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尺骨近端骨肿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1例行定制型肘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尺骨鹰嘴骨巨细胞瘤病例并进行肘关节功能评价;计算机检索1990~2014年,Pubmed、Cochrane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文献,手工检索已发表的骨科论文及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研究并讨论。结果本例患者随访5个月,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50分升至术后5个月80分,肘关节屈伸范围从60°(30~90)°改善至120°(0~120)°。6篇文献详细报道了尺骨近端肿瘤的手术方式、疗效及并发症,其中4篇报道7例尺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病例。结论尺骨近端骨巨细胞瘤患者行定制型肘关节假体置换治疗,术后随访效果满意;对尺骨近端恶性肿瘤、复发肿瘤及浸润范围过大肿瘤,定制型肘关节假体置换术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法在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在三峡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班级,以视频反馈教学法替代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技能操作训练,并对其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视频反馈教学法在学生中有较高的接受度,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感觉收获较大.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积极性和自主性上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要求学生必须花更多的课外时间用于技能训练.结论:视频反馈教学法适用于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训练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且能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视频反馈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技能训练中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文章简要介绍视频反馈教学法基本实施步骤,并评价其在临床技能训练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旨在使医学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视频反馈教学法,促进这种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系统多发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可同时累及人体各系统器官,目前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均有报道。自1969年,由Rosai和Dorfman将其正式命名后[1],国内外罗道病相关个案报道达1 200余例,国内80余例。其中骨骼系统罗道病报道近200例,胫骨罗道病个案报道不足20例,现结合文献综述报道1例左侧胫骨罗道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脊柱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对脊柱骨母细胞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3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10例脊柱骨母细胞瘤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3.4±16.7(9~70)岁;病程9.2±3.5(3~15)个月。总结其临床、影像及治疗方法,随访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前症状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肿瘤复发、恶变和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4例存在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脊柱侧弯1例且为复发病例,2例术前穿刺活检明确诊断,5例术前影像学表现典型,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考虑为骨母细胞瘤,2例误诊为骨样骨瘤。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D级3例,C级1例,术后3个月随访D级1例,E级9例,VAS评分由术前5.1±2.3减小到1.0±0.8,VAS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不同采取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并予以内固定的方式,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手术时间平均3.8(2.2~5.3)h,平均出血量1200(600~2500)ml。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骨母细胞瘤,其中1例经病理科及影像科会诊考虑为侵袭性骨母细胞瘤。均获得随访,平均32±5(23~40)个月,术后疼痛和神经功能损害表现均有明显改善,1例脊柱侧弯患者畸形得到纠正,1例出现脑脊液漏,经更换抗生素和输注白蛋白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分泌物培养示阴性,经彻底清创,予以VSD负压吸引后愈合,2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的症状,予以扩管,脱水,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逐渐缓解,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随访中1例于术后18个月复发,其余末次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脊柱骨母细胞瘤在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CT和MRI检查对诊断脊柱骨母细胞瘤有重要意义,部分病例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术前穿刺病检作出临床诊断,根据肿瘤的部位,精确的术中定位加上完整的切除是防止肿瘤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内外“人工智能+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培养难点,提出相应培养策略,包括加强“人工智能+医学”课程设计与建设,建立考核与评估体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学校-医院-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加强校际、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成人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7例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女性7例,男性20例,年龄29~78岁(54.1±10.8岁)。以横韧带断裂作为不稳定的标准,其中单纯不稳定性寰椎骨折16例,寰椎骨折合并枢椎齿状突骨折10例,合并枢椎Hangman骨折1例。致伤因素为交通伤6例,高处坠落伤20例,重物砸伤1例。均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手术,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和植骨融合情况、有无内固定物松动和/或断裂以及伤口感染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9~125min(103.7±9.3min),术中出血90~180ml(135.6±24.2ml),未出现椎动脉损伤、脊髓损伤或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21.6 3±4.64个月),随访期内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和伤口感染等情况,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前颈部疼痛VAS评分6.70±0.70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为1.59±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为10.85±1.11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JOA评分为15.96±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手术对成人不稳定性寰椎骨折能重建良好的上颈椎稳定性,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成骨分化在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常以组织或时间特异性的方式发生,在组织发育和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高等真核生物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之一。成骨细胞分化是一个多步骤有序发生的过程,涉及一系列转录因子的协同表达。AS在调节成骨细胞功能和骨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骨分化过程中超过120余种基因发生AS,包括RUNX2、Sp7、Vegf-A和FosB等。该综述详细总结了成骨分化过程中发生AS的关键转录因子,以及所产生的各剪接体在成骨分化分子遗传网络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