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阑尾代后尿道及回盲、升结肠作储尿囊在膀胱正位重建术中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9年6月应用回盲肠及部分升结肠作储尿囊,以阑尾根部与后尿道吻合原位排尿的方法治疗膀胱肿瘤12例,应用尿动力学方法对其近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7例完全控尿,2例有尿失禁,3例有夜间尿失禁。术后6个月排尿次数白天4~6次,夜间1~2次,每次量150~400 mL。尿动力学:平均尿流率10.5 mL/s,平均膀胱初始感觉压力27 cmH2O,最大充盈压35 cmH2O,相应储尿囊容量分别为152 mL和420 mL。后尿道闭合压力为52 cmH2O,残余尿量0~65 mL。结论:阑尾代后尿道和回盲、升结肠作储尿囊正位膀胱重建术,储尿囊内压低,容量大,有可控性和原位排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化疗治疗7例膀胱小细胞癌(SCC)患者,放疗前接受4-6周期化疗,化疗药物为VP-16100mg/m^3、第1-3天,DDP25mg/m^2、第1-3天,每3周重复一次。化疗结束后7-10d给予3D-CRT,1.8-2.0/次,5次/周,肿瘤量50-55Gy。随访6-48个月。结果放疗有效率100%。放疗毒副反应主要为早期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统反应,以1级为主。无瘤生存期〉48个月3例,死亡2例。认为SCC临床罕见,3D-CRT联合化疗方案治疗SCC有效。  相似文献   
3.
局部复发鼻咽癌超分割调强放疗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疗后局部复发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经过及时、正规的根治性放疗或综合放化疗,仍有20%~30%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仍以放疗为主,但再程放疗疗效远不如首程放疗,且后遗症较多。近年发展的调强放疗(IMRT)技术,可提高靶体积剂量,从而提高局部控制率。为减少IMRT的远期副反应,笔者采用了全程超分割IMRT方法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TRAIL真核表达质粒并初步研究其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提取Jurkat淋巴瘤细胞总RNA,进行RT-PCR反应,产物测序证实后插入经同样酶切的质粒PcDNA3.1中,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RAIL.Western blot法鉴定其能否在膀胱癌细胞中表达.结果 Jurkat淋巴瘤细胞的RT-PCR产物经测序证实为TRAIL基因的全长序列;经酶切、测序证实成功构建PcDNA3.1-TRIAL质粒;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上述质粒的膀胱癌细胞中有TRAIL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全长TRAIL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Westernblot验证其可在膀胱癌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5.
放化疗和单纯放疗鼻咽癌所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放化疗与单纯放疗造成鼻咽癌患者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差异性.方法 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新确诊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与放化疗组.放疗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化疗采用以铂类为基础方案(顺铂每天25 ms/m2,连用3 d,共4周期).治疗后1周、6个月、1年和2年分别行纯音测听检查.数据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与单纯放疗组相比,放化疗组1、2年听力学检查示高频听力阈值明显升高.在单纯放疗组中位听阈损伤在治疗后立即发生,第1年内有所好转,但2年后又加重;而放化疗组中位听阈损伤在放疗后立即发生,1年后趋于稳定但无好转.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比单纯放疗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要重,尤其在言语听阈的高频范围.对放化疗者的内耳耐受剂量需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期推量调强放疗(sMART)并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多叶光栅的静态调强技术实施IMRT,鼻咽肿瘤(GTVnx)和颈部阳性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为66~72 GY,分次剂量为2.2~2.4 Gy;鼻咽亚临床病灶及中上颈部淋巴引流区域(CTV1)处方剂量为60 Gy,2.0 Gy/次;下颈部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域(CTV2)处方剂量为54 Gy,1.8 Gy/次.56例患者放疗同期给予2个周期顺铂单药化疗;31例放疗同期给予2个周期PF+CF方案的化疗.放疗结束后1个月均行PF方案辅助化疗3~4个周期.结果:中位随访46个月(19~69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4.6%和91.3%.PF+CF方案同步化疗组与单药DDP组疗效相似,但前者的急性黏膜反应明显高于后者.结论:SMART技术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同时,可提高靶区内生物等效剂量.同步放化疗提高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肿瘤控制率及生存率,单药DDP作为同步放化疗药物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尿动力学方法评估回盲结肠膀胱原位重建术在老年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回盲肠及部分升结肠作储尿囊,以阑尾根部与后尿道吻合原位排尿的方法治疗膀胱肿瘤患者12例,应用尿动力学方法对其近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12例中11例患者能达到完全控尿,1例有尿失禁,3例有夜间尿失禁.多数患者能达到控尿目的.术后3个月内白天排尿次数8~10次,夜间3~5次;6个月后白天平均4~6次,夜间0~2次.每次量约150~350 ml.术后6个月~1年分别随访12例患者.尿动力学结果显示:平均尿流率10.5 ml/s,平均膀胱初始感觉压力27 cm H2O(1 cm H2O=0.098 kPa),最大充盈压35 cm H2O,其储尿囊容量分别为152 ml、420 ml.后尿道闭合压力为52 cm H2O,残余尿量0~65 ml.结论 正位膀胱重建术具有储尿囊内压低、容量大、可控性和原位排尿的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urinary reservoir constructed with ileocecum-appendix in the elderly with bladder cancer. Methods From March 2002 to June 2008, 12 cases were treated using ileocecum-appendix as the reservoir after radical cystectomy. They all received the imaging urodynamics examination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 Results The 11 of 12 patients had urinary continence completely. Only 1 case had incontinence and 3 cases had incontinentia urinae at night. Times of uresis were 8-10/day and 3-5/night within 3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 4-6/day and 0-2/night 6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urinary output was 150-350 ml/time. Urodynamics showed that mean urinary flow rate was 10.5 ml/s, mean initial bladder pressure was 27 cm H2O, the maximum filling pressure was 35 cm H2O. The average reservoir capacity was 152 ml and 420 ml, respectively. The out let pressure of posterior urethra was 52 cm H2O. The volume of residual urine was 0-65 ml. No evidence of ureteral reflux occurred, no hyperchloremic acidosis was observed. Conclusions Orthotopic bladder reconstruction is considered as an ideal form of urinary diversion characterized by low pressure, larger capacity and continence.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早年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剂量重建。方法用1^#、4^#全染色体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了22名探伤人员及10名对照者的染色体畸变。结果探伤人员染色体易位率、总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染色体易位率随探伤工龄增加而增加;探伤人员生物剂量与物理剂量比较基本一致。结论用FISH方法检测染色体畸变对早期受照射人员进行剂量重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及微核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长期小剂量受照者辐射损伤细胞遗传效应.方法用微量全血法培养检测X射线工作人员的微核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法(CB法)及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X射线诊断组与介入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分别为0.38%、0.62%、12.80%、20.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X射线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呈现剂量累积效应,可作为检测细胞遗传学辐射损伤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不同医生勾画的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大体靶区 ( grosstumorvolume ,GTV )差异对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 (normaltissuecomplicationprobabili ty ,NTCP)的影响。方法 :选取 5例拟行三维适形放疗的NSCLC患者 ,由 5名医生独立勾画GTV ,然后以不同医生勾画的GTV为基础 ,制定适形放射治疗计划 ,时间剂量分割模式为每次 2Gy ,每周 5次 ,肿瘤总剂量为 60Gy。按Kutcher的算法计算肺脏和心脏的NTCP。结果 :不同医生勾画的 5例患者的GTV最大差异最小为 1 2 8倍 ,最大为 2 94倍 ,虽然基于不同医生勾画的GTV计算的各脏器的NT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某些患者其NTCP的差异非常大。结论 :部分NSCLC大体靶区勾画的差异所导致的肺脏和心脏NTCP的变化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