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1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249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481篇
口腔科学   141篇
临床医学   478篇
内科学   545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93篇
特种医学   1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46篇
综合类   67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319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512篇
  4篇
中国医学   277篇
肿瘤学   3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生物大数据信息分析、分子病理检测和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等技术进步及其应用, 临床医学发展迈向精准诊疗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 传统诊断病理学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正在向"下一代诊断病理学(next-generation diagnostic pathology)"迈进。下一代诊断病理学以病理形态和临床信息为诊断基础, 以分子检测与生物信息分析、智慧制样与流程质控、智能诊断与远程会诊、病灶活体可视化与"无创"病理诊断等创新前沿交叉技术为主要特征, 以多组学和跨尺度整合诊断为病理报告内容, 实现对疾病的"最后诊断", 并预测疾病演进和结局、建议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反应, 形成新的疾病诊断"金标准"。未来, 需要激发病理学科创新活力, 加快下一代诊断病理学成熟和应用, 重塑病理学科理论和技术体系, 发挥诊断病理学在疾病"防、诊、治、养"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临床医学进一步发展, 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护理员认知障碍照护相关的核心技能指标体系。方法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认知障碍照护理论,拟定护理员认知障碍照护需具备的相关技能指标初稿,选择15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为0.87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8(P<0.01)。护理员认知障碍照护核心技能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沟通与建立良好关系、环境利用与保障安全、日常生活能力支持、参与计划与促进有益活动、精神行为症状的管理,共21个二级指标。结论 护理员认知障碍照护核心技能指标体系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理念,可作为护理员认知障碍照护能力评价及培训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mpt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visco-goniosynechialysis, combined with pseudo-pupilloplasty for refractory 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APAC) with atonic dilated pupil and to describe a feasible method of pupilloplasty.MethodsA consecutive series of refractory APAC patients who had atonic dilated pupil and undergone prompt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pseudo-pupilloplasty at our cent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Pseudo-pupilloplasty referred to a method of pupilloplasty which included 4.5-mm capsulorhexis, postoperative opacification of anterior capsule residue, and ultimate pseudo-pupil formatio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measurements included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pseudo-pupil formation was also observed.ResultsA total of 20 eyes of 19 APAC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9.7 ± 9.8 months. IOP was lowered from preoperative 44.0 ± 9.8 mmHg to 15.5 ± 2.6 mmHg at final visit (t = 11.945, P < 0.001). ACD was deepened from preoperative 1.77 ± 0.21 mm to 3.40 ± 0.20 mm at final visit (t = –27.711, P < 0.001). Twelve of 20 eyes had residual angle synechiae, whereas only 3 eyes needed anti-glaucoma medications. No severe complication was observed. All eyes had pseudo-pupil gradually formed within 3 months, accompanied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BCVA from preoperative 1.18 ± 0.55 to 0.58 ± 0.22, 0.26 ± 0.09, 0.11 ± 0.09, and 0.11 ± 0.09 at postoperative day 1, month 1, month 3, and last visit.ConclusionsPrompt phacoemulsification-goniosynechialysis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refractory APAC with atonic dilated pupil. Pseudo-pupilloplasty is a feasible procedure for pupil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4.
A 2-year-old girl was diagnosed as Weill-Marchesani syndrome with typical systemic features of short stature, short and stubby hands and feet, language disorders and mental retardation. He developed bilateral angle closure glaucoma, ectopia lentis and suffered visual loss from the ocular features of Weill-Marchesani syndrome. The child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combined CO2 laser-assisted sclerectomy surgery and trabeculectomy.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与气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文献条文,总结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疾病及其配穴规律,为临床针灸对气海穴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将气海穴及气海穴的别称“脖胦”“下肓”“丹田”“肓之原”“肓原”“下言”和“气泽”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及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条文,通过建立本研究的数据库,频次分析、条形统计图比较分析等方法,总结出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的运用频次及其配穴规律。结果:在《针灸大成》所涉及的条文中,气海穴尤善治疗内科疾病,在治疗内科疾病中排名前3位的是脾胃系病症、气血津液疾病、肾系病症和妇科疾病,气海穴配穴习惯为上下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以及前后配穴法,其中主要为前后配穴法和同名经配穴法。结论:气海穴《针灸大成》中单穴应用占比最高,而在气海穴众多配穴中,运用了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配穴归经主要来自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同名经配穴法,同气相求,可增加疗效;与气海穴配伍较多的足太阳膀胱经以背腧穴为主,此为前后配穴法,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腹部为阴,腰背为阳,前后配穴法可起到“从阳引阴”亦可“从阴引阳”的作用,以达到调节阴阳,调和脏法,调畅经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7.
赵胜楠  侯鹏 《中国药事》2020,34(7):759-765
异常毒性最初是一种确保复杂成分制剂生产工艺一致性及安全性的辅助检测手段,后来成为针对外源性毒性污染物的通用安全性检测项,曾在世界范围内被各国药典收载。由于该检测与药品质量、安全性之间的关联性受到质疑,各国药典逐渐在各论及通则中删除该检测项,目前仅《中国药典》保留异常毒性。由于该检测存在设定限值难以统一、给药体积及给药剂量不合理、结果易受干扰且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等试验原理及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其试验结果没有实际参考意义。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分析,国际监管机构及卫生组织对异常毒性有了更为科学的认知,并已逐渐形成统一的监管共识:严格的生产控制措施和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比异常毒性检测更为重要;异常毒性检测结果或与产品质量及污染不具相关性;在异常毒性检查中使用大量动物不符合动物福利和“3R”原则。本文从科学角度试论异常毒性作为药品质量控制指标的合理性,并总结异常毒性修订的科学原则,希望能为我国监管机构、制药行业修订异常毒性相关内容提供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8.
9.
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之核心在于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浊、瘀毒为标,病久则伤及脾肾,由实转虚。中医内治法主要以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或单方验方为主,外治法以中药洗浴、中药灌肠、肛门给药、针灸为主。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应继续完善对中医药作用机制的认识,制订统一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标准,针对效果显著的名方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