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其治疗原则是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灌注。然而。缺血后冉灌注使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这种现象即脑缺血再潜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ilsion injury,CIRI)。抑制缺吼洱灌洼所引起的脑组织损害,促进其恢复已成为目前治疗中风性疾病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骨间后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46例,显露骨间后神经后分别测量骨间后神经起始处(即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皮肤表面的垂直距离(深度)、与桡骨头的距离、与髁间线的距离、与肱骨外上髁和Lister结节连线的水平距离以及桡骨茎突与髁间线之间的距离.结果:骨间后神经的起始处即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均位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的尺侧,且与该连线的水平距离平均为(6.0±2.1)mm、与皮肤表面的垂直距离平均为(18.4±3.5)mm、与桡骨头的距离平均为(52.8±4.9)mm、与髁间线的距离平均为(60.3±15.8)mm,髁间线与桡骨茎突尖端的距离平均为(229.2±18.7)mm.结论:髁间线下方约60mm、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尺侧约6mm处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远端即骨间后神经起始处的定位标志,本实验可为骨间后神经阻滞麻醉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舌咽神经阻滞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应用35具成人头、颈部标本,逐层解剖,显露舌咽神经并追溯到颈静脉孔外口,仔细观察舌咽神经与周围诸结构的位置及毗邻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岩下窦及颈内静脉一起自颈静脉孔出颅,出颅后与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舌下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等结构关系密切.舌咽神经阻滞进针的深度即下颌角与外耳门连线的中点至颈静脉孔的距离,左侧为22.33±1.98 mm,右侧为22.45±2.03 mm,进针方向为斜向内上方稍偏前,与正中矢状面呈45~60°.结论:本研究可为舌咽神经阻滞入路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面神经颅外段及腮腺血供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采用血管乳胶灌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的方法,对婴儿面神经颅外段的位置、行程、分支、分布及腮腺的血供来源进行观测。结果:获得了有关婴儿面神经颅外段及腮腺血供的一系列相关数据。结论:本实验研究可为腮腺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旋髂深动脉与临近结构的位置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成年尸体20具(40侧,男尸12具,女尸8具),观察旋髂深动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旋髂深动脉与神经之间有密切的毗邻关系,结论:临床上在作髂骨瓣移植分离切断旋髂深动脉及其分支时,应注意保护有关的神经。  相似文献   
6.
背景封闭疗法可改善面肌痉挛临床特征,但穿刺点的位置、穿刺角度难以掌握,而穿刺深度不准确则严重影响疗效.目的探讨面神经阻滞入路相关结构的解剖关系,为面神经阻滞的进针入路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依据.设计以尸体为研究对象,模拟穿刺进行测量,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对象选择成年男性尸体28具(56侧,均为承德地区死后所捐献的尸体),对尸体进行面神经阻滞模拟穿刺,对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获得了有关数据.方法尸体仰卧,在其外耳门下、乳突前缘和下颌支后缘交汇处垂直进针,进针深度为针受阻为止;由穿刺点至下颌角作一纵行切口,向深面钝性分离找到面神经干、耳后动脉及颈静脉球在保留原位前提下,测量有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穿刺点位置、穿刺角度及穿刺点至面神经干的距离,面神经与穿刺针的位置关系及面神经与其主要毗邻结构间的距离关系.结果面神经阻滞穿刺点的位置为外耳门下、乳突前缘和下颌支后缘的交汇处,垂直于正中矢状面进针,左侧深度为(19.91±0.09)mm,右侧深度为(19.82±0.10)mm.结论确定了面神经阻滞准确的穿刺点、穿刺角度及深度,有利于阻滞治疗发挥确切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解剖一成年男尸时,发现双侧锁骨下动脉行径变异。左锁骨下动脉经前斜角肌前面达第一肋外侧缘,其长度为6.39cm,直径0.70cm;左斜角肌肌腹最大宽为1.05cm,抵止腱宽1.85cm。右锁骨下动脉穿经右前斜角肌两部之间,该肌前部肌腹最大宽2.99cm;后部肌腹最大宽为0.87cm;右前斜角肌抵止腱宽2.99cm;前后两部间裂隙最大宽0.39cm,高6.95cm,右锁骨下动脉长3.42cm,直径0.87cm。双侧臂丛及锁骨下静脉行径未见异常。双侧锁骨下动脉行径同时变异实属罕见,此种情况下,提示临床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及锁骨下动、静脉穿刺时应引起注意双侧锁骨下动脉行程变异一例@…  相似文献   
8.
局部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重要桥梁课程,它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正常人体各局部区域内结构和器官的位置、毗邻、层次关系.局部解剖学的特点是名词术语多,毗邻关系复杂,不易记忆,实践性强,也是历届学生认为难学、难记、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掌握局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以后临床学习打下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阴部管的位置、长度、宽度、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与坐骨结节下缘的垂直距离、内容及排列关系。方法: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30具(男18,女12),仔细剖查出阴部管,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结果:获取了有关阴部管的一系列形态学指标。结论:本实验研究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完整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第五腰神经椎管外受压的解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腰神经椎管外受压的解剖基础杜心如,张一模,孔祥玉,齐聪儒,刘建丰,孙贺,赵玲秀,翟栋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椎管外因素所致的腰腿痛逐渐被认识[1~3],如第五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等[4]。目前与之相关的解剖学资料尚少,为此作者对第五腰神经在椎管外的走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