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对其恢复期临床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合用六味地黄汤实施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期临床证候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配合以补肾益气活血法,使用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恢复期临床证候情况,相比单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79例,给予口服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5~8个疗程的治疗,并随访1个月,治愈41例,显效24例,显愈率82.28%。结论: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对中医(中药汤剂结合针灸)治疗紧张型头痛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阳江市中医医院脑病中心门诊、病房与阳江市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病房诊断为紧张型头痛患者166例,将2016年1月至11月收治的78例患者纳为对照组,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8例患者纳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中药汤剂口服结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有54.55%的患者按照医嘱完成治疗计划,对照组有38.46%的患者按照医嘱完成治疗计划。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中药结合针灸治疗紧张型头痛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讨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中,抽取50例纳入到讨论中,5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25例(常规性治疗)和研究组25例(补阳还五汤治疗),将两组治疗状况纳入到对比研讨中。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00%比对照组80.0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疾病时可考虑将补阳还五汤作为首选方式,疗效突出,血液黏度得到降低,血脂改善明显,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有所提升,临床应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合酸枣仁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并结合针刺足临泣穴、风市穴、神门穴治疗紧张型头痛中辨证为少阳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紧张型头痛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以小柴胡汤合酸枣仁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同时针刺足临泣穴、风市穴、神门穴。对照组根据2007年中国紧张型头痛诊疗专家共识予西医治疗方案。2周为一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一周、二周进行数字分级法(NRS)疼痛评分、头痛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评分,最后对2组治疗前后的相关量表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治疗一周2组受试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伴随症状明显减少;治疗2周2组受试患者疼痛均完全缓解,伴随症状显著减少,治疗组临床症候评价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通过本研究验证这一治疗方案能较快缓解头痛,效果跟西药相当,但是缓解伴随症状,改善患者的体验明显优于西药组,不良反应极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对其恢复期临床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合用六味地黄汤实施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期临床证候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疗效评估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配合以补肾益气活血法,使用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恢复期临床证候情况,相比单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通窍活血汤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瘀阻脑络型偏头痛患者80例,给予升降散合通窍活血汤(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川芎、柴胡、赤芍、川芎、白芷、桃仁、红枣、红花、老葱、鲜姜)加减,1 d 1剂,分早晚2次温服。10 d为1个疗程,治疗6~9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42例,显效2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愈显率为85.0%。结论:升降散合通窍活血汤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李爱民主任医师认为郁病的发生往往是先天禀赋不足,肝肾的阴阳精血亏虚,肝气不旺,再遇上情志诱因而致病。治疗上须肝肾同治,精血充足后才能肝气舒畅,以祛除郁病诸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中心静脉置管到位率,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医学影像归档与传输系统对837例中心静脉置管进行监测,分析到位情况。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的总到位率为91.6%;1~20岁患者在各年龄段中到位率最低(P=0.002);在各种穿刺方式中,右颈内静脉置管到位率最高,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到位率最低(P=0.000);异位导管管尖主要分布于右颈内静脉,且其主要来源于右锁骨下静脉置管。结论:导管异位是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右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右颈内静脉是其主要形式,年龄≤20岁是危险因素之一,右颈内静脉置管最能保证导管到位。  相似文献   
10.
锁骨下静脉置管异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异位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应用计算机医学影像归档与传输系统(PACS)对我院2002年1月~2008年7月443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住院患者的X线胸片图像资料进行复习,并分析静脉置管的异位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本组资料中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总异位率为14.0%(62/443);不同年份异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患者中,1~20岁异位率最高, 41~60岁异位率最低;男、女性置管异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异位率明显高于左锁骨下静脉.62例异位导管分布情况:导管尖端异位于右侧颈内静脉57例(91.9%),左侧颈内静脉、右侧头臂静脉各2例(各占3.2%),右侧锁骨下静脉1例.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异位率显著高于左侧.异位于同侧颈内静脉者占导管异位的95.2%(59/62),其中右侧置管381例,异位于同侧颈内静脉57例,异位率15.0%,占右侧导管异位的96.6%(57/59);左侧置管62例,异位于同侧颈内静脉2例,异位率3.2%,占左侧导管异位的66.7%(2/3).结论:导管异位是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年龄≤20岁是危险因素之一;导管异位多误入同侧颈内静脉,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异位率和同侧颈内静脉误入率均高于左侧,提示临床宜选择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以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