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优越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出血量>30mL患者120例分成两组,6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60例行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对照组),于入院5周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随访3个月,测定两组生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是减少脑出血患者病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究 胃癌(GC)患者血清环状RNA circ-PVT1 和miR-423-5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GC患者100例,根据治疗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64例)和未转移组(36例)。取同期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患者100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00 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血清circ-PVT1、miR-423-5p水平,分析血清circ-PVT1、miR-423-5p 水平与GC患者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Logistice回归分析GC患者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eirc-PVT1、miR-423-5p水平对GC患者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人 对照组相比,良性病变组和GC组患者血清ceirc-PVT1 水平( 1.04+0.30 vs 1.47士0.39 vs 1.83+0.54) 显著上调,miR-423-5p水平( 1.02+0.28 vs 0.85+0.20 vs 0.51+0.14)显著下降(F分别为87.933、 146.594,P<0.05);与良性病变组相比,GC组患者血清circ-PVT1 水平显著上调,miR-423-5p水平显著下降。血清circ-PVT1 、miR-423-5p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诊断GC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ROC)分别为0.729 、0.817、0.869,其中二者联合检测的AUCROC显著高于单独检测(Z分别为3.211、2.133,P<0.05)。与淋巴结未转移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组GC患者血清cire-PVT1 水平( 1.66+0.51 vs1.92+0.58)显著.上调,miR-423-5p水平( 0.74+0.22 vs 0.38+0.16)显著下降(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高水平circ-PVT1是GC患者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miR-423-5p是GC患者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irc-PVT1 、miR-423-5p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G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AUCROC分别为0.707、0.753、0.841,二者联合预测AUCROC显著高于单独预测(Z分别为3.595、5.167,P<0.05)。circ-PVT1 和miR-423-5p 存在靶向关系,且GC患者血清circ-PVT1水平与miR-423-5p 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46,P<0.05)。结论GC 患者血清eire-PVT1水平升高,miR-423-5p水平降低,且均与GC治疗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GC治疗后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全麻气管内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因气管插管致单侧杓状软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声嘶伴饮水呛咳,均为单侧杓状软骨脱位,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前脱位1例,后脱位2例.脱位原因分别为插管操作不熟练,插管时声门暴露不良、拔管时机不佳.3例均经环杓关节复位术而治愈.结论 气管插管时声门暴露不良及拔管时机不当是致环杓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及时确诊、早期复位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中医眼科学》是中医教学中的一门专业临床课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目前,《中医眼科学》的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重复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现状。对此,应采取深化教学内容应用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多媒体技术、增加示教与互动等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5.
报道225例老年人急腹症,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总结诊治经验。作者认为:①老年人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大多数不典型,医生应全面细致检查,减少误诊;②伴随疾病多:本组有伴随疾病116例(51.6%),治疗应全面考虑;③并发症多:手术组157例中并发症71例(45.2%),治疗原发病时,应早期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加强心理护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④严格把握手术时机,术式应简单、安全、有效,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针刺配合耳背割治对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割组、割治组、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4组均在口服中药汤剂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割组予针刺+耳背割治;割治组予模拟针刺+耳背割治;针刺组予针刺+模拟耳背割治;对照组予模拟针刺+模拟耳背割治。针刺取大椎、肺俞、肝俞、膈俞等穴,行常规操作;模拟针刺仅刺入真皮层,使毫针倾倒,但不脱落;耳背割治:取患者一侧耳背心用针进行割治放血;模拟耳背割治:取患者一侧耳背心约偏离0.5cm处为模拟割治部位。均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针割组有效率[57.1%(8/14)]高于割治组[14.3%(2/14)]、针刺组[7.1%(1/14)]和对照组[0.0%(0/14),均P0.05]。各组患者PASI评分治疗后均降低(均P0.05),针割组优于其他3组(均P0.05)。经析因分析,耳背割治的主效应,P0.05;针刺的主效应,P0.05;针刺和耳背割治的交互效应,P0.05。结论:针刺疗法、耳背割治配合口服中药汤剂均可降低血瘀型银屑病的PASI评分,具有明显疗效,且耳背割治、针刺疗法交互作用配合口服中药汤剂疗效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红斑、鳞屑。中医因其“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为临床特点,故有“白疤”、“松皮癣”等名称。有研究表明,自然人群的发病率为0.1%-3%,我国为0.123%[1]。由于该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皮肤受损明显,自觉瘙痒,易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患者的生活、学习或工作质量降低闭。因此,银屑病被认为是当今急需研究解决的皮肤专业领域内的疑难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手术前后血钾浓度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动态观察病人外科手术前后血钾浓度的变化。方法 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0min,12、24、48h检测209例病人血钾浓度。结果 病人手术后血钾浓度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至手术后48h低钾病人数目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腹部手术后血钾浓度与甲状腺手术后血钾浓度比较,前者降低更为显著。结论 手术后应早期补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音乐治疗和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用于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择期肺癌手术患者72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音乐治疗。分别在术后4h、12h及24h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疼痛变化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各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术后舒芬太尼总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4h、12h及24h时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h、12h及24h时的HR、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舒芬太尼总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择期肺癌手术患者,给予音乐疗法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干预具有更满意的镇痛效果,同时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盐酸培他啶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1年7月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药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盐酸培他啶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颅内大动脉血管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颅内大血管血流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盐酸培他啶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偏头痛,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颅内血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