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人类历史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升高,老龄化时代悄悄来临,全民保健、崇尚养生、追求健康、追求长寿,业已成为男女老少现代生活的一道时尚风景线。在此大背景之下,独具特色、源远流  相似文献   
2.
张振中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他特别注意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专病专方的有机结合,擅常治疗萎缩性胃炎、顽固性溃疡、老年性痴呆及血液病等,尤其对消化病和痴呆病,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药规律。笔者有幸侍从张氏应诊受教,完成课题,屡有所获,现将其治疗内科疑难病的经验略述于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家医疗实践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其内容上及天文,下及地理,中及人事,包罗万象,无所不备,兹此,研习《内经》的重要性及意义就不言而喻了。但有些同志对学习《内经》成书于数千年之前,知识老化过时;《内经》明理多而切事少,或谓《内经》文字深奥难懂,苦读  相似文献   
4.
<正> 狂症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及他人生命的疾病,目前尚缺乏较好的治疗方法,所以有必要对中医理论进行反复温习。笔者在学习《内经》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有着丰富的记载,较完整地反映了当时对本病的认识,尤其在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等方面更为详尽,而且有一些至今未用的独特疗法,故略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对张学文教授运用丹参药对的经验进行总结,包括:丹参配连翘,活血又解毒;丹参配桂枝,行血能通阳;丹参配菊花,预防小中风;丹参配川芎,上行治头痛;丹参配葛根,相合治颈椎;丹参配黄芪,益气可救急;丹参配当归,养血治经病;丹参配山楂,开胃又消脂;丹参配麝香,速愈脑积水。  相似文献   
6.
中医养生学既有古代哲学思想之精髓,又有现代科学思想;既有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理论,又有极其丰富的各种养生技术方法及各种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教师宜将它们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用和阐述,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废,加强学生对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解。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着眼点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健康水平,因此教师授课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深入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另外在教授具体方法时,还可通过直观教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7.
脾胃与肝胆作为中医的两大系统,二者在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上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主要表现在:部位上同居中焦;功能上共主气机升降;病理上处于健则同健,损则俱损的互相影响,因而在立法处方及用药上有相同之处,故认为脾有与肝胆在临床辨治中有一定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名老中医刘俊岑先生 ,今年已 83岁 ,出身于河南洛阳一世医之家 ,自幼饱受祖传药香的熏陶 ,耳闻目染 ,收益颇多。入道之后 ,更是善思善问 ,勤奋苦学 ,尤其是从 6 0年代开始 ,刘老潜心钻研中医外治理论 ,悉心总结祖传独特用药经验 ,汲取中中药精华 ,革新中医传统治疗技术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摸索 ,终于创造和发明了重在攻克癌瘤类疾病的一种新型中医药疗法 ,刘氏中医药圈疗法 ,通过近 5 0年的临床反复实践、总结 ,再实践、再总结 ,逐渐发展和完善了这种自成体系的独特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圈疗法 ,又称“生物药圈疗法” ,是指在人体…  相似文献   
9.
<正> “胆胀”一病早在《内经》中便有详载,《灵枢·胀论》云:“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辛,善太息。”此与现代医学中肝胆系统急、慢性炎症及结石表现有一定的雷同之处,临床多辨为肝郁化火证,治宜从解郁泻火入手。经文所列诸症可谓此类疾病之主要特征。胁下胀痛及善太息均为肝胆气滞,郁而不达之征,口中苦乃系郁火上逆,胆汁泛溢之候。除此之外,病人还可能出现胁痛切背,胸乳憋胀,心烦失眠,口渴目涩及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等不同表现。笔者认均“胆胀”之病以郁为本,由于肝经不但“属肝络胆”,而且“布胁肋……连目系……别贯膈,上注肺”,(见《灵枢·经脉》)所以肝郁不但  相似文献   
10.
心虚证左心功能及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