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徽州地区菊花的指纹图谱,鉴别菊花不同品种类型,更好地评价徽州地区贡菊的质量。方法 采用Topsil HPLC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建立20批徽州地区菊花的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批菊花样品之间相似度在0.703~0.989之间,不同品种菊花可分别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确定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2.401%。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指纹图谱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为徽州地区菊花的内在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提供初步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摸清皖南野生药用植物分布的新种类,为后期安徽省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的统计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文献查阅和标本鉴定的研究方法.结果 皖南有4种药用植物分布新记录,新记录种分别是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Sida rhombi folia Linn.、景天科植物土佐景天Sedum tosaense Makino、大戟科植物飞扬草Euphorbia hirta Linn.和荨麻科植物小叶冷水花Pilea microphylla (Linn.) Liebm..结论 这4种药用植物标本可为其在安徽的分布提供依据,可丰富安徽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安徽省不同产地野生丹参花、叶、根的颜色与其脂溶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方式,对安徽省14个产地野生丹参性状特征进行观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地区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结果 安徽不同产地丹参在花冠颜色、复叶颜色及根皮颜色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花淡紫、紫红、深紫,叶黄绿、绿色、深绿,根皮棕褐、砖红、赤红。以花深紫、叶深绿、根皮赤红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以花淡紫、叶黄绿、根皮棕褐者为低。结论 安徽不同产地野生丹参的性状特征和脂溶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状特征与脂溶性成分含量高低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金雀根进行鉴定研究,为安全用药和开发利用建立基础。方法对原植物进行看、量、嗅、尝等性状鉴定,并对药用部位根进行微观形态及薄层色谱鉴定。结果药材性状特征、粉末及根横切面显微特征均较明显,薄层色谱展开分离结果较好。结论为制定规范化金雀根药材质量标准及扩大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体内实验验证探讨霍山石斛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文献检索霍山石斛活性成分,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潜在靶点,采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NAFLD靶点,并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并采用AutoDock等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NAFLD小鼠模型,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10 mg/kg)组和霍山石斛低、中、高剂量(200、400、600 mg/kg)组,连续给药8周。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相似文献   
6.
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在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本科生中有非常明确的体现.李山川[1]研究发现:低年级的大学生更多的将考试分数、避免受罚和对某门课程知识的单纯兴趣作为自己学习的内驱力;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动机仍然属于直接性学习动机.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间接性学习动机开始占据主流,学生们更多地去考虑学习的长期社会意义——比如"在关...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曾一同作为芍药药用的白芍和赤芍的区别与联系,笔者通过梳理我国历代本草著作中关于芍药和白芍、赤芍的记载,从基源、功效、采收加工及区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并结合了日本本草文献对芍药的记叙,理清了从芍药到白芍、赤芍区别论述再到功效主治上的区分这一演变过程,明确了白芍、赤芍的区别和其内在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白及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加工方法白及样品的多糖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白及中多糖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多糖含量依次为:鲜白及去皮切片蒸20min去皮切片煮20min去皮切片。结论:鲜白及采用去皮、切片、60℃烘干方法加工其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