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00篇
预防医学   9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苍附导痰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苍附导痰丸组成药物的成分数据,筛选其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检索Drug Bank、GeneCards、OMIM、PharmGKB及Uniprot疾病数据库中PCOS相关靶点;检索GEO数据库,选择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苍附导痰丸和PCOS成分、靶点间的相互关系网络,利用筛选出的关键靶点,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在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的基础上,得出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靶点之间结合的可靠性。结果 共筛选出活性成分单体46个,159个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的共同靶点。结论 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推测苍附导痰丸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微环境从而改善肥胖型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通过调节雌激素信号通路改善卵巢功能,因而可以改善肥胖及卵巢排卵的临床症状,为后期研究苍附导痰丸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肺上皮间质转化的体外模型,筛选出对肺纤维化有抑制作用的丹参活性成分。方法:设立丹酚酸A(10,20,40,80,160μmol·L~(-1))组,丹酚酸B(10,20,40,80,160μmol·L~(-1))组,丹参素(10,20,40,80,160μmol·L~(-1))组,丹参酮Ⅱ_A(10,20,40,80,160μmol·L~(-1))组及空白组作用于A549细胞,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法(MTS)检测这些有效成分对A549细胞的毒性作用,以筛选出丹参有效成分的安全浓度。在安全浓度范围下,再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丹酚酸B组,丹参素组及丹参酮Ⅱ_A组,用MTS法检测丹参有效成分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的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丹参有效成分对纤连蛋白(FN),I型胶原(COL-Ⅰ)表达的影响。综合以上结果,筛选出抑制作用较好的丹参有效成分,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对细胞E-钙粘(E-Cad)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丹酚酸A 40μmol·L~(-1),丹酚酸B 160μmol·L~(-1),丹参素160μmol·L~(-1)对A549细胞具有毒性作用(P0.05)。在无毒浓度范围下,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 10,20μmol·L~(-1),丹酚酸B 80μmol·L~(-1)在培养24 h后对TGF-β_1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培养72 h后,丹酚酸A 5,10,20μmol·L~(-1),丹酚酸B 40,80μmol·L~(-1)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P0.01)。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FN,COL-Ⅰ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20μmol·L~(-1),丹酚酸B 40,80μmol·L~(-1)对FN,COL-Ⅰ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E-Cad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A 20μmol·L~(-1),丹酚酸B 80μmol·L~(-1)时,细胞E-Cad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丹酚酸A,丹酚酸B对TGF-β_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具有抑制作用,可能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研究盐酸药根碱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心肌H9c2细胞,通过检测细胞总蛋白的方法评价细胞肥大程度,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盐酸药根碱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mRNA水平上升的影响。使用钙-4试剂盒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细胞转染β1肾上腺素受体,考察盐酸药根碱与β1肾上腺素受体竞争性结合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考察盐酸药根碱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ERK通路磷酸化的影响。[结果]盐酸药根碱显著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盐酸药根碱显著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细胞中ANP及BNP mRNA水平上升;ISO及盐酸药根碱与β1肾上腺素受体均具有一定的结合能力。盐酸药根碱抑制ISO诱导的ERK信号通路激活。[结论]盐酸药根碱能通过与β1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发挥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而抗心肌肥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服务流程重组,对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环节耗时的效果.方法 在相同的护理资源条件下采用流程重组设计、系统性整合相结合的方法,对入院流程进行重组,并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流程重组减少了患者来回询问、寻找入院办理点的环节;在相同的护理人力资源情况下,通过重组,护士工作内容由原来1项提高为目前的5项;患者或家属到达入院处置室耗时由重组前的(4.33±1.17)min减少为(3.63±1.03)min(P<0.05).结论 护理服务流程重组有利于提高护士主动服务及护理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HD)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选择2017年1~12月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基于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分别记录两组于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甲状腺旁激素(IPTH)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水平、钙磷代谢(CPM)情况、相关营养指标的达标率以及发生血管通路的并发症概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IPTH及β_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钙磷代谢情况以及相关的营养指标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D患者给予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可以对HD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退行性关节病,是中国和全世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4])。KOA最主要的症状是膝关节周围疼痛、厚硬、功能障碍,因此膝关节的治疗应着重于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限制残疾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分组管理护理干预后分析其凝血因子Ⅻ与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120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分别为60例,实验组采取分组管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运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因子Ⅻ与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凝血因子Ⅻ与D二聚体水平和未干预时对比,P0.05);和同期对照组对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分组管理护理干预,能够掌控血液透析患者的凝血因子Ⅻ与D二聚体的变化,有助于病情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