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紫杉醇诱导的大鼠外周神经痛的预防作用,并以脊髓大麻素受体为主要靶点,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AM630组、AM251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3,5,7天分别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预防组在建模的同时每天予补阳还五汤2.5 g/(kg·d)灌胃干预14 d;AM630组在预防组的基础上于每天灌胃前予3 mg/kg大麻素Ⅱ型受体(CBR2)阻滞剂AM630腹腔注射;AM251组在预防组的基础上于每天灌胃前予1.5 mg/kg大麻素Ⅰ型受体(CBR1)阻滞剂AM251腹腔注射。每7 d记录1次各组大鼠体质量,并使用von fery纤维丝测试各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WT),共观察28 d;实验观察28 d后使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BR1、CBR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第7,14,21,28天,各组大鼠体质量增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实验第7,14,21,28天的MWT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预防组、AM251组实验第14,21,28天的MWT均显著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但AM630组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与AM25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CBR2、CBR1、GFAP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预防组和AM251组CBR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AM630组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与AM251组比较各相关蛋白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预防紫杉醇诱导的外周神经痛,机制可能与其激活脊髓CBR2,并进一步抑制脊髓IL-1β、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斯蓝含量变化,分析大鼠急性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损伤及中药复方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1/2006-04在青岛大学医学院急诊研究室完成,选用SPF级Wistar雄性大鼠80只,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中药复方组,每组各20只。中药复方组成:钩藤、黄芩、丹参、川芎。购于青岛山大天源药业公司,均为地道药材,钩藤产自广东,黄芩、丹参产自河北,川芎产自四川,水提醇沉,配成浓度1g/mL。伊文斯蓝为美国进口分装,福州麦新公司提供。脑内注血法制备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中药复方组,造模后即予以6.3mL/kg中药复方灌胃(相当于6.3g/kg的生药)治疗,2次/d。各组大鼠均于术后6h,4,7,14d开颅取出血侧脑半球(每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杀检前采用舌下静脉注射伊文斯蓝,观测伊文斯蓝在脑组织中的含量以反映脑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从而评价急性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损伤及中药复方对其影响。结果:实验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6h,4,7,14d模型组脑组织伊文斯蓝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175.88±19.73),(10.15±1.65);(237.41±15.48),(10.62±1.84);(210.44±12.25),(10.11±1.95);(160.75±20.8),(10.27±1.77)μg/g;P<0.01]。②术后6h,4d中药复方组脑组织伊文斯蓝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68.54±18.87),(240.24±17.66)μg/g;P>0.05],术后7d,14d中药复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18.88±5.95),(12.35±2.34)μg/g;P<0.01]。③术后14d中药复方组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鼠脑出血后6h至14d持续存在血脑屏障损伤,中药复方治疗脑出血可能与促进血脑屏障损伤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运动训练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肢体功能恢复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并同时从分子角度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 ,采用线栓法制作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 ,MCAO)再灌注模型。运动组大鼠术后每天进行游泳训练 ,采用前肢放置实验及平衡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并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周边区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的免疫活性强度。结果 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 ,运动组大鼠前肢放置实验评分及平衡实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运动组大鼠前肢放置实验评分在术后第 9,11,13 ,15,17,19,2 1,2 3及 2 5天时 ,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 ;平衡实验评分在第 7,9,11,13 ,17及 19天时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或 0 .0 5) ;运动组大鼠皮层缺血周边区MAP 2表达水平亦高于对照组 ,在术后第 14 ,2 8天时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结论 运动训练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肢体功能恢复 ,其相关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周边区MAP 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gene,PLAU)基因近端启动子区变异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NINCDS-ADRDA年标准收集98例AD患者,以10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筛查PLAU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LAU启动子区多态位点分型,采用病例-对照相关性研究方法 ,研究其与AD发病的关系。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及它们与疾病的关联分析。结果中国人群中的PLAU近端启动子区存在两个多态性位点-25C/T(rs2227579)和43G/T(rs2227580)。-25C/C基因型增加了AD发病风险(校正后OR=1.671,95%CI:1.098~2.577,P=0.018),43G/G基因型增加了AD发病风险(校正后OR=1.773,95%CI:1.156~2...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LAU)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32例VD患者(VD组)和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的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VD发病的关系.结果 VD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53例(40.1%),C/T基因型72例(54.5%),T/T基因型7例(5.4%),C等位基因频率为67.3%,T等位基因频率为32.7%;对照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39例(32.2%),C/T基因型63例(51.9%),T/T基因型19例(15.9%),C等位基因频率为53.3%,T等位基因频率为46.7%;两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是VD发病的危险因素(OR=1.281,95%CI:1.098~2.577,P=0.037).结论 PLAU基因多态性与VD的发病相关,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可增加VD患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IL-6 mRNA基因表达规律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脑缺血冉灌注后假手术组、对照组与钊刺组再灌注2 h、6 h、12 h、24 h各时间点IL-6 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同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及针刺组再灌注24 h后大鼠缺血区额顶叶皮质超微结构.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IL-6 mRNA在皮层、纹状体呈基础水平表达,对照组缺血区皮层、纹状体于缺血后2 h IL~6 mRNA表达开始升高,于24 h达高峰.且纹状体区表达较皮层强烈.阳性细胞多位于梗死区周围.除在缺血再灌注后2 h外,针刺2组在缺血区皮层、纹状体区IL-6 mRNA各时间点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2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针刺对缺血再灌注后细胞核的变性,细胞器的坏死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使线粒体,内质网结构恢复正常,恢复细胞核的完整性,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针刺可明显增强皮层及纹状体IL-6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004年8月收治的16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以同期住院的65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糖水平、发热、白细胞增多、平均动脉压、糖尿病史和CT早期梗死征象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的糖尿病史(P〈0.05)、CT早期梗死征象(P〈0.05)、发热(P〈0.01)和白细胞增多(P〈0.001)的比例显著较高,血糖(P〈0.05)和纤维蛋白原(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史(P=0.029)、发热(P=0.0146)、白细胞增多(P=0.005)和CT早期梗死征象(P=0.0027)是缺血性卒中早期病情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糖尿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和CT早期梗死征象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验科微生物室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以及针对性防护对策。方法统计2008-2012年医院医务工作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对感染集中的科室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科室的空气、常用物品等抽样检查,采集样本,监测微生物感染情况;通过上述两项研究,评价检验科微生物室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护对策。结果对2008-2012年各科室医务工作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共调查1 498人次,发生医院感染58人次,感染率为3.87%;感染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检验科、呼吸科和消化科,感染率分别为33.45%、14.67%、12.82%,其中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发生率最高,为32.00%,与其他科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科医务人员感染的标本主要来自痰标本;感染者的病原体检查结果与抽样监测结果比对发现,20份样品中,出现阳性结果的病原体与上述描述中的致病菌基本相同,验证了上述医院感染的感染地点和途径。结论检验科微生物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存在诸多感染隐患,制定并严格遵守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那雄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2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18例,除常规手术过程之外,不采取其他治疗手段;观察组121例,在常规手术过程的基础上,让患者在手术前1周到手术前口服非那雄胺。通过术前及术后的血常规检查及冲洗液的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患者手术期间的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平均出血量为(197.1±43.6)ml,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平均出血量为(134.5±27.1)ml,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前对患者施用非那雄胺,可以较为有效地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出血量,对于增加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闭合复位结合PFNA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转子部骨折为髋部常见骨折,以老年病人居多,有统计该骨折5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90%。对于该骨折,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已成为大多数骨科医生共识。我院于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牵引床复位后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49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