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兽医临床药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按照社会发展对兽医学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结合动物医学专业实验,从学习兴趣、增加实验课、改革教学方法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兽医临床药物学》的授课质量4个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2.
湖北地黄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及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超声波提取湖北地黄多糖的最佳工艺和测定湖北地黄各部分中多糖的含量。方法对超声波提取湖北地黄多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湖北地黄各部分的多糖含量。结果由正交实验得出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湖北地黄与水的质量比为1∶40,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30 m in。采用蒽酮-硫酸法于624 nm比色,得湖北地黄中各部分多糖含量为:根、茎、叶分别为15.74%,8.36%,4.21%。结论湖北地黄的多糖依据不同提取方法、不同部位含量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评价其质量。方法 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波长为207、240、277、350 nm,检测杜仲叶中12种活性成分含量并建立指纹图谱,应用SPSS 25.0和SIMCA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不同产地杜仲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不同产地杜仲叶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原儿茶素、绿原酸、儿茶素、车叶草苷、咖啡酸、京尼平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芦丁、异槲皮素、紫云英苷差异显著,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53%~4.563%、0.078%~0.977%、0.018%~0.084%、2.63...  相似文献   
4.
凌伟红  陈燕  冯淼  王超纯  龚慧敏  田春莲 《中草药》2023,54(17):5725-5733
目的 建立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以及近缘种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对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使用Ultimate X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检测波长为280、360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进样量20 μL,柱温30 ℃下梯度洗脱,建立显齿蛇葡萄以及近缘种HPLC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层次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显齿蛇葡萄及近缘种的质量。结果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18批显齿蛇葡萄属样品指纹图谱有31个共有峰,经对照品定性指认4、9、11、14、15和24号峰对应的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儿茶素、二氢杨梅素、芦丁、杨梅苷和杨梅素,且相似度>0.8;所有样品按产地经CA分为2类,PCA结果与其一致;OPLS-DA筛选出不同产地显齿蛇葡萄及近缘种的13~14个差异标志物,以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为主要差异标志物。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用于作为藤茶原料的蛇葡萄属植物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布洛芬颗粒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18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试剂或参比制剂布洛芬颗粒600mg,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布洛芬颗粒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2.56±0.51)和(2.56±0.51)h,fmax(42.81±8.00)和(42.76±7.84)μg/mL,t1/2(1.79±0.17)和(1.75±0.21)h,AUC0~15(105.10±12.90)和(105.67±10.32)μg·h·mL^-1,AUC0-∞(105.99±12.94)和(106.60±10.33)μg·h·mL^-1。结论: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29±4.66)%,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中药材苘麻根中弱极性成分的GC-MS分析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冷浸法、超声提取法、索式提取法对苘麻根中的弱极性成分进行提取,比较其浸膏得率,采用优化的提取方法提取苘麻根中的弱极性成分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时,苘麻根中的弱极性成分较多,利用GC-MS方法对苘麻根中的40个弱极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论作者建立的苘麻根中弱极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苘麻根中弱极性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头发的代谢是整个机体代谢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某些金属元素对毛发具有特殊的亲和力,能与毛发中角蛋白的巯基牢固结合,使金属元素蓄积在毛发中,因此其含量可反映相当长时间元素的积累状况,间接反映机体微量元素代谢和营养状况。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线性范围宽、耗样量少、测定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苘麻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并测定主要脂肪酸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用GC-MS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甲酯化后以二十一酸甲酯为内标同时测定苘麻子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结果: 共分离出10种脂肪酸,占脂肪油总量的99.43%。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线性分别为33.6~336 mg·L-1(r=0.999 0), 6.58~65.8 mg·L-1 (r=0.999 9),33.4~334 mg·L-1 (r=0.999 8),128.3~1 283 mg·L-1 (r=0.999 5)。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100.6%,101.6%,101.0%,RSD分别为1.3%,1.5%,1.6%,2.1% (n=9)。结论: 鉴定了苘麻子中的10种脂肪酸并首次建立了其中4种主要脂肪酸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为苘麻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苘麻的根、茎、叶、种子、种壳中Cr、Cd、As、V、Ni、Li和Pb共7种元素的含量。方法:将苘麻各部位经硝酸-高氯酸(4∶1,V/V)浸泡过夜,次日置电热板上300℃消解处理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结果:Cr、V、Ni、Li、Pb的平均含量,苘麻根中分别为9.39、3.16、1.17、1.02和0.52μg/g;茎中分别为8.06、2.00、1.04、0.49和0.79μg/g;叶中分别为6.20、3.83、1.07、1.11和1.78μg/g;种壳中分别为7.69、2.74、1.32、0.49和2.13μg/g,Cd、As均未检出。种子中Cr、V、Ni、Li平均含量分别为4.45、1.54、1.84和0.56μg/g,Cd、As、Pb未检出。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0.53%-105.73%(n=9),RSD〈4.73%。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ICP-OES法测定苘麻不同部位中7种元素含量,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苘麻积累了资料。该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细辛药材中10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水(7∶3,v/v)超声提取后,用正己烷进行液液分配,提取液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OV-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同时检测。结果:各农药回归方程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03~0.9991;仪器精密度为1.2%~3.4%;方法精密度为6.5%~7.4%;加样回收率为84.0%~103.2%,RSD为2.5%~8.8%。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