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汗、泪、涎、涕、唾,称为“五液”,它们是体内的津液在五脏之气的作用下而化生的。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由于“五液”是五脏化生的,所以在临床上,不仅可以根据“五液”多少等情况判断津液的盈亏和疾病的寒热,而且还可以根据“五液”与五脏的所属关系,推断五脏的病变,从而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汗为心液:“汗为心之液”,是因“心主血脉”,而血与津液又有密切关系。津液在血脉中,是血液的  相似文献   
2.
调理脾胃复方对PTZ点燃大鼠神经肽含量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放免法观察大鼠PTZ点燃以及服用调理脾胃复方治疗后,脑内神经肽SS、SP、AVP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PTZ点燃大鼠海马内AVP明显降低,SS、SP无明显变化;大脑皮层内SS显著升高,AVP、SP明显减少。调理脾胃复方治疗后,上述脑区AVP显著增加;大脑皮层内SS明显减少,SP明显增加。提示癫痫发作及调理脾胃复方抗痫机制可能与脑内SS、SP、AVP等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人对《伤寒杂病论》序文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索问”、“九卷”二书各有八十一篇,其“八十一难”非今日之《难经》,这就否定了《伤寒杂病论》与《难经》的学术源流关系。今从《伤寒杂病论》对《难经》脉法的应用及其发展,探讨两者的学术源流关系,这对于研究中国医学史和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是不无裨益的。《难经》出现在《内经》之后,对脉学多有发挥,创造了比较完整的脉诊体系。而《伤寒杂病论》则是把《难经》脉法运用于临床的第一家,以下几方面可资说明。  相似文献   
4.
纵观历代有关痫证理论与实践的源流发展史,认为祖国医学对痫证的认识,随年移代革,不断充实、完善,对后世论治痫证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答:《素问·刺禁论》云:“心部于表,肾治于里”,是讲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心为阳中之太阳而主人身之  相似文献   
6.
头针配合定振丸治疗震颤麻痹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1980~1990年用头针疗法配合《证治准绳》定振丸加减内服,治疗老年性震颤麻痹24例,疗效尚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论中焦气机与神志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论中焦气机与神志关系翟双庆,王洪图(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中焦气机;脾胃升降;神志活动;神志疾病;五神脏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感知觉及意志行为活动;中焦气机,指中焦脾胃的升降气机。二者有着密切关系,今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经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五更泄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主要由于湿盛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病位在肠 ,且肝气之疏泄对脾气升清的调节和肾阳的温煦对脾气运化的帮助也不可忽略。可见 ,主要与脾、肝、肾有密切关系。据《现代汉语词典》 ,五更是指夜间分为五段的最后一段时间 ,但具体时间不明确。据临床表现 ,张秋才等[1、2 ] 认为 ,“时间一般在 4~ 6时 ,夏季时间靠前 ,冬季靠后。”因此 ,初步决定现在的五更泄之“五更”是约凌晨 4~ 6时 ,属于寅卯二时的时刻。五更泄 ,又名肾泄、肾虚泄、鸡鸣泄、晨泄、泄等。一般指黎明前作泄 ,多因脾肾虚所致的慢性疾病 ,但医界对其病机解释则并不一致 ,…  相似文献   
10.
达原饮方为明代吴有性所创,首载于《温疫论》之中,用以治疗邪气藏伏于“附近于胃”的半表半里(吴氏谓之膜原)之证。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将该方药味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