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狄玉敏  田玲 《河北中医》1995,17(3):15-16
夏锦堂教授指导治疗眩晕验案三则狄玉敏,田玲,王彩仙(河北中医学院050091)夏锦堂教授:主任医师,业医执教50年,医理精深,勤于临床,对眩晕颇有研究,疗效卓著。笔者有幸跟师临床,兹就随师点滴,录治验三则如下。例1,韩某,女,49岁,工人,初诊:19...  相似文献   
2.
治胃四法     
胃为六腑之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总司”。故历代医家将胃与脾并称为“后天之本”。胃的生理特性有二,一是主降,胃脉下行,胃气以下降为为顺,食物经过胃的腐熟,下行而入小肠,所以说“胃气降则和”。二是,胃为阳土,又称燥土。唐容川说:“胃土以燥纳物。”正因为胃土在身是燥的,因而胃的病易从燥化,过燥化热,热盛则伤阴。胃发生病变,一则影响胃的受纳而食滞中焦;二则胃气失于通降而上逆;三则胃土燥热进一步导致胃阴虚,可见胃的基本病证是胃热,胃气上逆,胃阴不足,食滞内停,所以治  相似文献   
3.
浅谈血痹     
狄玉敏 《河北中医》1988,(1):F0003-F0003
一血痹的成因血痹是祖国医学中痹证的一种。有关血痹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如在《九针篇》中就曾谈到“邪入于阴,则为血痹”。关于血痹的成因,《金匮、血痹虚劳篇》指出:“……”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由于肾阳不足而致骨弱,脾阴有余则肌肤盛,重因疲劳,阳气外泄,肌肤不固而汗易出,如卧时辗转动摇,感受微风,阳不能卫,阴不能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消渴康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Wistar大鼠 60只 ,采用腹腔注射STZ 3 0mg/kg,加高脂高糖高热量词料喂养造膜 ,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渴康高剂量组、消渴康低剂量组、美吡达组 ,8周后处死。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内皮素、一氧化氮、SOD、血栓素。结果 :检测项目指标消渴康高剂量组、美吡达组明显优于模型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消渴康能多途径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逆病象而治称为“正治”,顺病象而治即为“反治”。“正治”与“反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两大法则。仲景在《金匮》记载的四十多种病中,“正治”运用本来广泛,然亦重视“反治”。从辨证论治的总体来说,“反治”一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辨证的精髓,且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浅谈一下“反治”在《金匮》中的运用。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方法,用于通证。如《呕吐哕下利篇》第37条“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8条“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9条“下利脉反滑者,当  相似文献   
6.
“阴中求阳”一语,出自《景岳全书》。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所谓“阴中求阳”,是指慢性病肾阳虚者,在温补肾阳之同时,一定要兼以养阴,即将补阳药寄托于滋阴药之中,亦即“刚柔相济”,“阴阳双补”之意。因为肾为水火之脏,内藏肾阴和肾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久病不愈往往阴虚及阳。因此在治疗上必须采用温柔养阳之法。若单用温补肾阳之剂,必致耗伤肾阴,出现阴伤而阳炽的结局。“阴中求阳”之法源于《金匮要略》的八味肾气丸。《景岳全书》之右归饮,右归丸,则是其进一步发展。这一治法的主要药物是:肉桂、附子、鹿角、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杜仲以及  相似文献   
7.
重视证候变化河北中医学院狄玉敏,田玲(050091)指导夏锦堂“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的。临床上辩清证候以后.下一步就是治法和选方用药。例如湿热痢.由于湿热交结肠腑*气血变滞.因而其治法是清热化湿.行气和血.用药如黄奇...  相似文献   
8.
狄玉敏  刘月林  王英 《河北中医》2002,24(5):361-361
中药的配伍,是根据病情需要,把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例如临床上常常当归、白芍药同用,苍术、川厚朴同用,等等.中药的这种配伍是有规律的,不是随便凑合的.现在我们通过一个常用成方半夏泻心汤浅谈一下中药的基本配伍.  相似文献   
9.
论辨证的实质狄玉敏,王彩仙,田玲(河北中医学院050091)指导夏锦堂(河北中医学院050091)中医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比较完整的理论,这些理论一直在指导着中医防治疾病的医疗实践,且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这说明中医理论是科学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它。...  相似文献   
10.
“止嗽定喘汤”是笔者自拟方,经多年的临床验证对风热袭肺、热邪壅肺、燥热伤肺,以及肝火犯肺热性咳嗽气喘疗效显著。现将其运用及对4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简介如下。 1 方药组成及辨证运用 1.1 方药组成桔梗、紫菀、炒杏仁、浙贝母各9g,沙参、麦冬、制枇杷叶各10g,白前、炙麻黄、甘草各6g,生石膏15g,芦根20g。水煎服,日1剂。小儿用量酌减。 1.2 辨证运用若为风热袭肺者加桑叶、菊花薄荷;邪热壅肺者重用生石膏,加鱼腥草、黄芩;燥热伤肺者加天冬、知母;肝火犯肺者加黛蛤散。若咯痰黄稠量多者加冬瓜仁、生薏仁、鱼腥草;痰胶粘成块者加冬瓜蒌、海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