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提高补中益气汤的临床用方效果,从补中益气汤的配伍特点入手,通过对补中益气汤相关理论文献和临床研究资料综合分析,为提高补中益气汤临床用方水平提供指导。认为补中益气汤在治疗气虚下陷证时要准确把握黄芪与陈皮的用量关系;甘温除热时,要把握其主治证阴火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院1998-03/2007-07收治的胃癌穿孔2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7例,年龄33~78(55.36±15.24)岁;既往行胃镜或钡餐透视确诊胃溃疡者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例,平素表现为上腹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者14例,消瘦、贫血者7例,黑便或呕血3例;饱食后穿孔8例,酗酒后穿孔1例,服消炎痛药物后穿孔1例,诱因不明穿孔12例;就诊时间2~33(9.36±8.69)h,临床表现为腹部压痛,反跳痛,板状腹,肝浊音界减少或消失,影像学表现膈下游离气体和移动性液体。1.2治疗方法本组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打开腹腔后见:腹腔血性积液,胃周围淋巴结肿大;胃窦部穿孔6例,胃小弯侧穿孔6例,胃底部穿孔2例,胃体前壁穿孔5例,胃大弯侧穿孔3例;穿孔最小径0.8~2.7 cm,18例胃壁穿孔处见肿块,外形不规则,边缘不齐,肿块最大6.5 cm×5 cm×2.5 cm,最小4 cm×3.5 cm×1.8 cm,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4例未见明显肿块,但溃疡面呈硬化增生,周围不规则,取组织病检证实为溃疡恶变;22例肿瘤病理学类型:乳头状腺癌2例,管状腺癌11例...  相似文献   
3.
玉液扶胰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60例卢彩平,熊志明辽宁中医学院龙江医院(沈阳110031)笔者自1993年始,应用自拟方玉液扶胰胶囊治疗糖尿病百余例,现将资料完整60例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0岁;病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术式与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PHT)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将90例PHT病人分为联合组和断流组各45例,联合组采用脾切除脾肾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术治疗,断流组采用脾切除加断流术治疗,术中测量门脉压力,手术前后彩色多普勒观察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随访3~48个月,记录再次出血和死亡情况,Kaplan-Meier用于生存分析。结果①术后联合组和断流组门脉压力(FPP)分别是(23.8±1.8)mm Hg和(26.1±1.9)mm Hg,t=-5.761,P=0.000;②两组术后均见血流呈向肝方向,静脉口径缩小,流量下降,最大流速减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联合组门脉(PV)流量和最大流速低于断流组,P<0.05;联合组脾静脉血流方向由术前的向肝变为离肝;③联合组再次出血4例(8.9%),断流组11例(24.4%),χ2=4.026,P=0.045;两组死亡分别是7例和9例,χ2=0.011,P=0.916。结论断流术和联合术均可作为PHT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联合术在阻断门-奇静脉间侧支降低门脉压力的同时,仍然保持一定的向肝性血流,术后并发再次出血率低,比单纯断流效果更佳,是目前较为理想的PHT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门脉高压性胃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因门脉高压引起的胃黏膜非炎症性病变,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出血的第二位因素。了解PHG患者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对PHG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25例PHG患者病因学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