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立华  唐正秀 《新中医》1992,24(5):44-44,6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所创,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用于治疗肿虚气弱,饮食劳倦,内伤寒热等证。笔者临床用此方治疗妇科疾患,疗效亦著,现介绍于次。例一:胎漏曾××,30岁,1976年4月5日初诊。患者婚后  相似文献   

2.
补中益气汤系金代李东垣根据《内经》"损者益之"理论确立的方剂,是治疗气虚发热的代表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证、中气下陷证和气虚发热证。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中,以肺、脾、肾不足尤为突出。补中益气汤在儿科临床应用较广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方剂"要药"是指方剂中除君臣药以外,在整首方剂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增效作用的药物。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是东垣治疗脾胃病的核心方,其配伍特点符合东垣治疗脾胃病的两大用药特点:一是组方以补气药与升阳药为主,二是升阳药善用升麻柴胡,方剂配伍分析中升麻柴胡为佐药,其升举阳气的作用对于方中君臣药黄芪、人参、白术等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由此我们推导升麻柴胡为补中益气汤"要药",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结果也验证了升麻柴胡为该方的"要药"。通过本文的研究考证,既证实了方剂"要药"理论的客观存在,又运用"要药"的理论阐明了李东垣补中益气汤中升阳药配伍的科学性,为该方的方解剖析、临证合理组方配伍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广此类方剂"要药"的研究考证,对于方剂的理论解析、临证组方、创制新方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连建伟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连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以患者右关脉虚大,重按虚弱无力为辨证重点;临床运用该方常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多变;并总结了运用补中益气汤的方药化裁。  相似文献   

5.
傅菊初 《中成药》2000,22(7):517-518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医家李东垣所创,是治疗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摄纳无力所致诸证的有效名方。后世以补中益气汤名方者约有20余首,分别出自金元至明清的众多医著,如《丹溪心法》、《万病回春》、《外科正宗》、《幼科金针》、《傅青主女科》、《幼幼集成》、《喉科种福》等。上述医籍所载之补中益气汤,方名虽同,实则有所差异,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者,当推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创立的补中益气汤。余者不仅晚于东垣方,而且就组成而言,大多数由东垣方加减变化而成,故景岳赞曰:“补中益气汤乃东垣独得之心法。”[1]李东垣补中益气汤由黄…  相似文献   

6.
刘陈刚  邱隆树 《河南中医》2012,32(8):1091-1092
补中益气汤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现代多用于治疗内脏下垂、脱肛、久泻久痢、月经不调、产后发热等证属脾胃气虚者。笔者临证时将补中益气汤应用于诸如鼻鼽、便秘、腹胀等内科杂病,皆验。  相似文献   

7.
陈龙 《河南中医》2014,(6):1185-1186
方剂的变化还是在遵从辨证论治,就补中益气汤而言,处于不同时代的医家演化出的新补中益气汤就是对《内外伤辨》的继承与发展:继承其精髓部分,再根据自己所遇见的具体证而进行加减,从而使之成为能为自己所用的方。  相似文献   

8.
霍学文 《吉林中医药》2010,30(8):714-715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8味药所组成,用于治疗饮食劳倦,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之证,为调理脾胃的代表方;笔者临床试验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中医脑病科(神经内科)疾病,获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向东 《陕西中医》2009,30(5):612-612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此方为主,根据病情巧妙配伍,灵活加减,拓展了补中益气汤的使用范围,收到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阳光  陶双友 《新中医》2018,50(3):196-198
正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炙甘草共八味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功效,主治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气虚发热、气虚下陷诸证,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然此方的功用并不限于此,历代医家运用此方加减辨证治疗疑难杂症,亦每获奇效,如方刚强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暑热证、功能性子宫出血、骨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1]);杨勤龙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嘴角糜烂、局部发凉、尿浊,每获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调中益气汤治疗各科疾病验案3则。调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是治疗脾虚湿滞证的效验方,笔者临证裁疏此方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本方由补中益气汤去白术、当归,加苍术、木香化裁而来,以黄芪、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治脾虚之本;以柴胡、升麻升发清阳;辅以苍术、陈皮、木香和中祛湿。文中"耳鸣耳聋"一案,证属脾虚湿滞、气闭湿阻、湿蒙清窍;"赤带"一案,证属脾虚气陷、阴火下乘;"咳嗽"一案,证属脾虚为主、兼有土不生金;均采用调中益气汤治疗,充分证实"异病同治"之理,只有把握疾病证机,辨证施治,才能获得奇效。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加减外用治疗肛肠病50例湖南省常宁县柏坊医院(421521)廖祥程主题词肛门疾病/中医药疗法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补中益气汤常用于治疗中气不足的虚损证。现临床上运用此方范围已涉及各科。笔者在摸索中把内服剂改为外用薰洗法治疗肛肠病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首载于金元时期李杲(号东坦)的《内外伤辨惑论》,又见于《脾胃论》,是根据《黄帝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意而制,为中医经典名方之一,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治疗饮食劳倦、脾虚气弱、内伤寒热之证,历来就被推崇为调理脾胃的代表方。该方以黄芪、升麻、柴胡为补气升阳的基本结构,进行加减化裁,重用补脾益气药物,配伍举陷升提之品,方中仅八味药,补而不滞,又有升阳补气之效,众多医学大家都给予此方极高的评价。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补中益气汤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促进代谢、抗突变、抗肿瘤、抗缺氧、保肝等药理作用,并且该方有双向调节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两种不同的病证,其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在内、外、妇、骨、男、儿、皮肤、五官等临床各科疗效确切。补中益气汤目前在临床上仍广泛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且现代剂型较多,临床用药方便,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补中益气汤作为经典名方,其加减方在临床应用亦十分广泛,现代医家在各领域均有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目前对于补中益气汤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故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后期该方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双歧杆菌片、多塞平片、止泻宁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4.7%,对照组为49.0%,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5.
刘海慧  赵远  梁超 《光明中医》2016,(7):939-941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在现代教科书中被归纳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治疗脾虚气陷证和气虚发热证。但认为这过于局限对补中益气汤的理解及合理的应用。气机对于人体极其重要,是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基础,补中益气汤正是调理气机的良方,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的功效是通过其对气机的调理而实现的,并且补中益气汤加减变化后也可应用到其他气机不调的疾病之中。故本篇文章将从气机的角度谈谈对补中益气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证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脾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肝组织细胞凋亡和相关因子p53、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中医病因学理论,采用连续造模的方法复制脾气虚证和脾气下陷证病理模型。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TUNEL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补中益气汤通过上调bcl-2基因和下调p53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使脾气虚肝组织病理变化恢复正常;补中益气汤通过上调p53基因、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使脾气下陷证肝组织病理变化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补中益气汤可改善脾气虚证和脾气下陷证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或诱导细胞凋亡、清除损伤细胞有关;补中益气汤具有双向调节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是李东垣益气升阳理论的代表方,均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然各方运用症状轻重、证机、治法却略有不同。文章总结认为:补中益气汤,气虚程度较重,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下陷,热不显,治疗重在补中升阳;升阳益胃汤,气虚程度较前轻,证属脾胃气虚,湿热中阻,湿热兼见,治疗偏于祛湿清热;升阳散火汤,气虚程度最轻,证属脾胃气弱,气郁化火,内热明显,治疗偏于升散郁火。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八味药组成。功效为补中益气升提清阳 ,主治中气虚馁所致的虚劳内伤 ,气虚发热 ,腹胀泄泻、淋证、癃闭、内脏下垂诸证。以黄芪为君、人参、炙甘草为臣。补中益气针灸处方出自《卫生保监》 ,由中脘、足三里、气海、脾俞组成。针用补法重灸 ,功能主治同补中益气汤。笔者常加百会穴 ,由单用补中益气汤到补中益气方针灸药同施 ,有个发展过程 ,李东垣是补土派的鼻祖。补中益气方是《脾胃论》中的名方 ,但东垣对灸法颇具戒心 ,尽述其害。东垣的得意门生罗天益…  相似文献   

19.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经典方剂之一,历来作为治疗脾虚气陷的基础方。近年来,随着大家对补中益气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临床治疗疾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且显示出了确切的疗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的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今对近年来补中益气汤在中风病及其后遗症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粗略梳理,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中风患者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发展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郭明毅  张宏亮 《河南中医》2012,32(12):1697-1698
补中益气汤为补气升阳之代表方,临床以气短懒言、体倦无力、饮食乏味、中气下陷、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临证时可用于便秘、经期发热、子宫脱垂等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