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测定82例脑卒中病人(实验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内皮素-1浓度.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内皮素的浓度为(37.18±5.26)pg/ml,脑梗死组为(24.21±5.58)pg/ml,脑出血组为(27.06±6.54)pg/ml,健康对照组为(3.13±4.67)pg/ml.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卒中病人血ET-1明显升高,应用ET-1对抗药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卒中.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痫性发作及癫痫的再发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研究中风 ,以试图揭示中风后痫性发作的再发因素。方法 对 415 2例住院的中风病人的所有曾经有过第 1次痫性发作的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176例有痫性发作 (4.2 4% )。其中缺血性中风后痫性发作为 78例 ,出血性中风发作者为 98例。皮质病变 137例 ,占 77.84%。早期发作者 12 9例 ,晚期发作者为 47例。 136例 (77.2 7% )观察了 2年以上的病史 ,其中 5 6例发生了第 2次痫性发作。对于晚发者有 39例复发 ,早发者为 17例 ,(P<0 .0 1)。 5 6例复发者中 15例为单纯发作 ,41例为复杂发作。结论 出血性中风 ,枕叶、颞叶病变 ,大面积 (两叶以上 )脑梗塞 ,大量脑出血 (>40ml)及晚期发作者易发生痫性发作的复发。中风后癫痫应分为早期发作和晚期发作 ;早期发作复发者少 ,1月后如不再发作可暂不予抗痫治疗 ,如出现第 2次发作应正规抗痫治疗。枕叶病变与复杂部分性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资料与方法患者女性,53岁,突发言语不清4小时余。2005年5月20日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收入神经内科。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不伴有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稍感四肢乏力,不伴头晕、头痛,行头CT未见出血,于急诊给予醒脑静。麦普宁静脉滴注。既往高血压病,其他无特殊。查体:内科无特殊。神经系统:神清,反应迟钝,言语迟缓,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欠佳。颅神经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Ⅳ(GPⅣ)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3天及发病后10-14天进行了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Ⅳ检测。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3天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及Ⅳ表达较对照组极显著增高(P<0.01)。发病后10-14天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Ⅳ表达较对照组极显著增高(P<0.01)。发病后10-14天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Ⅳ表达较发病后1-3天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Ⅳ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生化汤不同含量水提取物对正常未孕小鼠、雌激素预处理小鼠及产后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未孕小鼠、雌激素预处理小鼠及产后小鼠离体子宫标本,以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生化汤水提取物(3~12 mg.mL-1)对子宫的收缩幅度及频率的影响。结果:生化汤水提取物对正常未孕小鼠及产后小鼠子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活动力减弱;对雌激素预处理小鼠子宫收缩频率及子宫活动力均表现为明显增强,且未见明显量效关系。结论:雌激素预处理小鼠子宫对生化汤的反应不能代表正常未孕及产后小鼠子宫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6.
焦俊杰 《中国针灸》2002,22(4):31-39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头痛奇穴或者叫全息头穴(笔者自定),针刺该穴治疗枕大神经痛 、枕小神经痛、耳神经痛及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疗效非常显著,即刻解除疼痛,较西药卡 马西平等疗效迅速,且无副作用。现就临床情况及发现该穴的过程,作一报道,作为与针灸 爱好者的交流。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9天。其中 枕大神经痛8例,枕小神经痛4例,耳神经痛1例。其中1例开始疼痛位于三叉神经第1支分布 区,后出现疱疹,而诊为带状疱疹;另有1例疼痛开始位于耳大神经分布区,后出现疱疹…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的周围血流式细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选择素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1~2天及发病后10~14天进行P选择素的研究。结果:(1)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3天内其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发病后10~14天内的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1)。(3)发病后10~14天的P选择素表达量较发病后1~3天显著下降(P〈0.01)。结论:P选择素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再发高血压性脑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分析再发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追踪调查9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追踪年限平均2.2年,分析出血组和再次出血组病人的血压和其他临床特点。结果 再次出血组的舒张压明显高于出血组,P〈0.01,再次出血组的收缩压亦高于出血组,P〈0.05。舒张压≥95mmHg和收缩压≥200mmHg是再次高脑出血的直接相关因素。结论 高舒张压和高收缩压均与再闪脑出血有关,而高舒张压比高收缩压更有意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痫性发作及其再发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第2位的疾病,而老年痫性发作的常见原因则是脑血管病[1]。以前的许多报道对卒中的诊断标准和痫性发作的分型都不一致,因那些研究多基于一些特殊的病种。我们对我院1988年1月至2000年1月计4152例住院的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再发的影响因素。1 方法  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依我们原来的研究资料[2],主要记录第1次痫性发作的时间、类型,第2次发作的时间、类型;CT或MRI扫描结果;病变的性质、位置、大小。  痫性发作的分类根据国际抗痫联盟1981年的规划标准[3]。临床资料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的“开放式缝合”方式应用于角化黏膜增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同时伴有角化黏膜缺失的患者84例,对其进行适合种植手术方案确定后,应用PRF进行“开放式缝合”。术前及术后3个月拍摄CBCT,进行口腔扫描记录并测量角化黏膜宽度,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术前与术后3个月相比较,角化黏膜宽度增加(2.81±1.12)mm(P<0.05),牙龈指数和改良出血指数分别降低0.85±0.76(P<0.05)和0.58±0.28(P>0.05),前庭沟深度在两个时间点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低,患者自身疼痛感较轻,术后1周的VAS评分为1.58±0.43。结论 结合PRF“开放式缝合”这一无皮瓣减张缝合技术,可维持骨-骨膜界面处的血液供应,保留了初始缺损周围硬组织和软组织的三维结构,实现了软硬组织的协调及稳定,减少了创口裂开及黏膜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此外,无需骨膜分离或进行游离龈移植,通过微创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