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中药当归补血汤加减坐浴配合维生素E乳膏外涂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VLS)皲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外阴硬化性苔藓皲裂患者60例,予当归补血汤加减坐浴治疗,并涂抹维生素E乳膏,用药1个疗程后分别观察外阴皲裂愈合及症状、体征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且治疗后,患者外阴瘙痒、疼痛及皲裂伤口程度变化及各评分总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减坐浴联合维生素E乳膏对VLS所致皲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以亚定点医院为代表的医疗管理模式。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亚定点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对其医疗供需、收治标准、运行效果、存在问题等逐一分析,结合本医疗队的经验,提出新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思路。亚定点医院为普通型和有基础疾病的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缓解了定点医院的运行压力,但也暴露出人员配置、信息化支撑、院感防控等方面的问题。采取“两级缓冲、双向转诊”的工作模式和“三个快、三个准、三个稳、三个全”的管理方案,可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适宜的医疗服务,缓解定点医院运行压力。  相似文献   
3.
背景 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率高,是其主要死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不多。目的 探讨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9 336例精神障碍患者进入研究队列,将住院期间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3(或更小的比例)匹配在同时段住院、同病区、同年龄段、同观察时长、未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血常规、合并疾病情况、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合并流涎/吞咽障碍情况(患者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症状或有误吸病史被确定为吞咽障碍)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精神障碍患者发生HAP的影响因素。结果 9 336例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HAP有124例(病例组),发生率为1.33%;按照1∶3(或更小的比例)比例匹配,共入组334例未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对照组)。病例组中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使用氯氮平、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2种、近半年发生过肺炎、有基础疾病、流涎/吞咽障碍、高血糖、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 〔OR=1.025,95%CI(1.004,1.047)〕、住院期间使用氯氮平〔OR=3.634,95%CI(1.842,7.171)〕、抗精神病药物≥2种〔OR=2.653,95%CI(1.380,5.100)〕、有基础疾病〔OR=2.268,95%CI(1.167,4.411)〕、有流涎/吞咽障碍〔OR=56.726,95%CI(7.534,427.078)〕、高血糖〔OR=4.129,95%CI(1.032,16.520)〕是精神障碍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为降低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生率,在选择使用氯氮平时尤其注意HAP的监测和防控,对于有流涎/吞咽障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高血糖、基础疾病及因疾病情况需住院时间长等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加强HAP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海绵窦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1例因鼻窦炎引起的海绵窦综合征患者全麻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并进行抗炎、激素对症治疗10~20d。结果经积极治疗,患者头疼、皮肤异常、眼部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个半月时,复视症状复发,继续给予激素治疗6周治愈,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多种病因可引起海绵窦综合征,明确诊断后应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因鼻窦炎引起的海绵窦综合征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辅以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构建某医院神经内科ICU感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果通过文献调查确定神经内科ICU感染相关的结构因素6个,以年龄≥60岁出现频次最高,达61.54%。治疗因素8个,以有创性操作和住院时间长出现频次最高。由上述指标中提取5个公因子(基础状况、年龄、季节、治疗时长、有创性操作),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896%。构建的指标体系由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组成。结论"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在感染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中具有适用性,为精准诊疗与照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斑膏对瘙痒模型小鼠PAR-2与组胺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小鼠颈背部皮内注射4-AP (1 mg/kg)建立小鼠瘙痒模型。中药高、低剂量组搽高、低剂量浓度白斑膏,阳性药物组涂适量盐酸曲安奈德乳膏。观察小鼠的局部皮肤反应情况及小鼠舔体搔抓行为,治疗3周后取小鼠后肢静脉血,用ELLE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组胺浓度,并取小鼠颈背部造模处皮肤,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AR-2蛋白的表达。结果: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均无局部皮肤红疹、渗出等现象;小鼠在用药第1周、第2周末舔体次数均低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给药第3周末未发现舔体反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白斑膏高浓度组血清组胺水平较低,PAR-2表达较弱,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白斑膏对实验小鼠安全有效,其止痒机制可能是抑制局部致痒物质的释放,也可降低组胺的血清浓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