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痹症散中士的宁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痹症散是我院用于治疗各类痹症的传统方剂,由马钱子、川乌等中药组成。其中马钱子量约占总处方量的1/3。因马钱子所含有效成分毒性较大,为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有必要进行质量控制。近年来曾有报道用各种方法检测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但所采用的方法比较繁琐,或对仪器的要求较高,或预处理复杂。本文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本草纲目》对食疗理论、食疗药物收载、食疗禁忌等方面的贡献。认为《本草纲目》不但总结了明代以前对食疗的认识,而且完善发展了祖国医学的食疗思想,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食疗思想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把人体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采用取类比象、同类相补的观点应用食疗。  相似文献   
3.
张明昌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明昌系河南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幼承家技,早年就读于河南中医学院,悬壶济世五十载,善于治疗内科杂病,尤长于胃肠疾病的治疗,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形成了自己的治疗特点。现整理介绍如下。1重在通降,以通为补胃以通为补,以降为顺,通降是其最基本...  相似文献   
4.
5.
子午流注针法根据人体气血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开穴,因此掌握地方时辰的具体北京时间对提高子午流注针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两方面问题,不妥之处,还请同行批评指正.1 古代时辰是固定的而实际却是波动的1.1 十二时辰总时长为24 h及时辰间距相等的证明太阳日平均为24 h,古人分为十二时辰.如果十二时辰不等于24 h,如为24 h 30 s,则4年后约慢12h而出现日夜颠倒现象.对于时辰间距问题,向谊等[1]认为在古代时辰间距相差很大,如"午时与酉时……相差了近1.9个钟表时".笔者认为古代时辰间距是相等的,向谊的结论受他们参考的日圭精确度、日圭图和测量误差影响,理由如下:第一,古代的计时工具为手工制造,精确度很低;第二,故意让时辰间距不等不符合简单方便的原则;第三,时辰是由时刻构成的,每个时辰的时刻数相同决定时辰间距相同.  相似文献   
6.
<正> 张明昌系河南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幼承家技,早年就读于河南中医学院,悬壶济世50载。善于治疗内科杂病,尤长于胃肠疾病的治疗,对慢性胃炎形成了自己的治疗特点。现整理介绍如下。 1 重在通降,以通为补 胃以通为补,以降为顺,通降是其最基本的生理功能。通降失常则痞满、疼痛、呕恶。张老认为,胃之通降相辅相成,又以通调为首要,通是前提,降是结果;不通则胀,不通则痛;不通则无以降,不降则浊气逆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鼓胀”的范畴。自1984年至1985年,我们对住院和门诊的5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43.4岁;病程3~5年6例,半年~2年44例;腹水第一次出现者13例,2次以上者37例。  相似文献   
8.
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蟛蜞菊性甘、凉、微酸,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凉血平肝之效。以笔者所生活的潮汕地区为例,当地农民常用单味大剂量蟛蜞菊治疗病毒性结膜炎,效果良好,现举例介绍如下。患者,女,20岁,2011年6月11日初诊。近日来自觉两眼灼热疼痛,有干涩及异物感,白睛发红,怕光流泪,眼眵多而黏稠,右眼为  相似文献   
9.
消炎排石散配合耳压治疗胆石症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采用消炎排石散和耳穴压迫治疗胆石症300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男82例,女218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18岁,35岁以上者占92%。病程在两个月以内者58例,2个月~1年146例,2~8年者81例,8~20年15例。结石部位及大小:300例中,胆囊结石281例;肝内胆管结石10例,总胆管结石5例;多部位结石4例。结石直径在5毫米以下者78  相似文献   
10.
<正> 笔者以银翘白虎汤治疗外感高热,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数例如下: 1 流感高热 陈某,男,42岁。1991年12月23日入院。主诉:发热口渴,头痛身痛7d。患者所居地流感盛行,因劳累汗出而染及。病初有恶寒发热,头痛咽干,继而高热,在当地县医院给静滴青霉素、庆大及地塞米松等,热退一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