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Erlotinib)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发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分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给予UC-MSCs加入EGF、吉非替尼、EGF+吉非替尼处理,分别以实时定量PCR方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IL-6及IL-8的浓度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吉非替尼可有效抑制EGF对UC-MSCs表达和分泌NF-κB因子刺激作用,组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吉非替尼与EGF共同作用于间充质干细胞其上清液条件培养基可显著抑制IL-6及IL-8的浓度(P<0.05)。结论吉非替尼可以有效抑制EGF对UC-MSCs作用,调节NF-κB分泌及降低IL-6及IL-8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正常Wistar大鼠发育及老化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磷酸化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这一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及磷酸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不同发育时期(1天、11天、1月、3月、15月) 磷酸化周期素依赖激酶2(CDK2)、磷酸化细胞分裂周期激酶2(CDC2)、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Rb)蛋白表达的规律,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不同阶段大鼠海马内磷酸化CDK2、磷酸化CDC2、磷酸化Rb的含量。结果:在各年龄组中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阳性细胞数量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提示神经元数量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磷酸化CDK2、磷酸化Rb阳性细胞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多,老年组增加明显,与其它各组间有显著差异,磷酸化CDC2阳性细胞在各年龄组神经元中表达量均较低;蛋白定量亦提示老年组磷酸化CDK2、磷酸化Rb的含量较其它组明显增高。结论:海马神经元数量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而其中磷酸化CDK2和磷酸化Rb却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提示老化过程中部分神经元再次进入细胞周期,说明磷酸化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表现为皮肤溃疡和骨髓炎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报告一例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和治疗结果。方法和结果 患者女,33岁。1年前上臂、肩、臀及大腿长结节,此间怀孕并早产。产后半个月新发结节泛发全身。3个月前诊断为“血源播散性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发现面部、牙龈、躯干、臀部及四肢共39个结节和溃疡,左胫、腓骨骨质破坏及窦道。脓涂片及病理活检见脓液和坏死组织内有大量真菌孢子,培养酵母样菌落生长,尿素酶及咖啡酸试验阳性。经API酵母菌反应条和血清学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将菌种接种于大小鼠后发现脑、肺、肝等易受累。临床分离株核糖体内转录间隔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为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停抗结核药,用抗真菌药治疗。强化段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维持段口服伊曲康唑。局部用两性霉素B.30d后结节消失,200d后溃疡和窦道全部愈合,277d时停抗真菌药,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4.
中医针灸在美国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取得了美国民众的不断认可。中医针灸师已取得美国职业独立代码,并有可能获得联邦医疗保险覆盖。美国中医针灸教育体系完善,拥有院校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继续教育体系等。美国中医教育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学生群体等方面有其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中医针灸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总结中美在中医针灸教育合作方面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角化棘皮瘤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 K A) 在细胞凋亡方面的生物学特点。方法: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 Td T)介导的d U T P 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 U N E L) ,原位检测20 例角化棘皮瘤中凋亡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皮损部位bax 和bcl2 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 K A 中80 % (16/20) 瘤中心出现凋亡细胞。30 % (6/20) 肿瘤边缘bcl2 呈弱阳性染色。全部病例bax 染色阳性。细胞凋亡指数与bax 表达强度显著正相关( r= 0680 , P= 0001) ,与bcl2 表达强度显著负相关(r = - 0618 , P= 0004) 。结论:细胞凋亡为角化棘皮瘤的典型生物学特征,可能在 K A 的自然消退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梅乾茵根据多年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充、通”二字贯穿于治疗始终,自拟补肾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癫痫和细胞因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参与癫痫的发病机制.本文通过综述癫痫发作早期,脑内多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等)表达增加,外源性及特定细胞因子转基因动物影响癫痫发作,说明细胞因子在癫痫发生过程中起作用.另外,抗炎药物治疗癫痫发作有效,提示抗炎药物可能通过调节与炎症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发挥作用.然而,细胞因子参与癫痫发作的具体机制与功能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甲真菌病诊断的准确率和阳性率,探索新的实验方法。方法 对疑为甲真菌病感染者61例采用20%KOH溶甲法从甲标本中检测真菌,并与直接镜检法、真菌培养法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20%KOH溶甲法检出率86.89%,高于直接镜检法、真菌培养法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论 20%KOH溶甲法是一种检出率高、可行性强的甲真菌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方法和结果 患者女,33岁。1年前上臂、肩、臀及大腿长结节,此间怀孕并早产。产后半个月新发结节泛发全身。3个月前诊断为血源播散性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发现面部、牙龈、躯干、臀部及四肢共39个结节和溃疡,左胫、腓骨骨质破坏及窦道。脓涂片及病理活检见脓液和坏死组织内有大量真菌孢子,培养酵母样菌落生长,尿素酶及咖啡酸试验阳性。经API酵母菌反应条和血清学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将菌种接种于大小鼠后发现脑、肺、肝等易受累。用抗真菌药治疗。强化段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维持段用伊曲康唑。30天后结节消失,200天后溃疡和窦道全部愈合,277天时停抗真菌药、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达临床获益(CR+PR+SD)的患者3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治疗前、化疗2周期至4周期后疗效达临床获益时,以及患者疾病进展时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将不同时期的TGF-β1和VEG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化疗疗效达临床获益时的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无统计学差异;在疾病进展时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较临床获益时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GF-β1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疗效相关,可作为患者疗效评价以及疾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