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风止痒汤辅助雷公藤多苷片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WBC)、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风热型急性荨麻疹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干预,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风止痒汤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检测患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IgE、WBC、5-H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瘙痒、水肿、风团数量、风团大小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E、WB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H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风止痒汤辅助雷公藤多苷片可有效改善风热型急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IgE、WBC、5-HT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9岁。全身反复红斑、结节、水疱,痒5年,加重1个月。皮肤科情况:头皮、躯干、四肢见黄豆至甲盖大小红斑、结节。结节孤立互不融合,基底浸润,表面粗糙、肥厚,其上可见抓痕、结痂。红斑及结节上散在绿豆至指甲大小水疱,疱壁厚,紧张发亮,尼氏征阴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见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皮肤基底膜带Ig G线状沉积。Ig A,Ig M,C3阴性。诊断:结节性类天疱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荨麻疹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荨麻疹汤或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患者血IL-4,IgE含量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并作比较.结果:荨麻疹汤能降低患者血IL-4,IgE含量及嗜酸粒细胞数,而咪唑斯汀无此作用.结论:荨麻疹汤可能是通过降低血IL-4,IgE含量及嗜酸粒细胞数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慢性荨麻疹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荨麻疹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测定荨麻疹汤或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患者血IL-4,IgE含量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并作比较。结果:荨麻疹汤能降低患者血IL-4,IgE含量及嗜酸粒细胞数,而咪唑斯汀无此作用。结论:荨麻疹汤可能是通过降低血IL-4,IgE含量及嗜酸粒细胞数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慢性荨麻疹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对变应性鼻炎肠鼠环核苷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上云  王岩等 《中医药学刊》2002,20(3):366-366,370
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给予口饲桂枝汤治疗,并与扑尔敏,大佛水鼻喷雾剂进行疗效对比,从环核苷酸含量方面观察了桂枝汤对豚鼠变应性鼻炎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桂枝汤可有效地治疗豚鼠就奕性鼻炎,使豚鼠的鼻炎症状好转,血及组织中环核苷酸含量恢复接近正常。提示:桂枝汤治疗豚鼠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为通过提高体内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抑制介质释放,减轻和缓解局部症状。  相似文献   
6.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predominantirritable bowel syndrome,C-IBS)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困难症状可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组织病理改变证据,经检查不能用器质性病变解释。目前西医治疗C-IBS主要是对症治疗,仅局限于解除症状,易产生耐药性且症状易反复。近年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能取得良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8岁,因躯干部起环状红斑伴瘙痒4个月就诊。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躯干部出现手掌大环状红斑,边缘隆起,离心性扩大,皮疹中央逐渐消退,边缘颜色鲜红隆起呈环状,轻度瘙痒,未予治疗。发病以来无发热,无疼痛,无肌痛,无关节疼痛,无蚊虫叮咬史……  相似文献   
8.
痤疮的中药外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上云  王岩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98-998
目前治疗痤疮的药物及方法繁杂 ,但单用任何一种药物疗效都不十分理想。大多采用内外合治。1 辨证分型中医治疗痤疮多从肺胃血热 ,痰瘀辨证论治 ,治则多以清热凉血解毒 ,祛痰活血化瘀为原则。根据“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所异者法耳” ,中草药外用亦应辨证 ,不可一方人人均可 ,各各病程阶段都用 ,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 ,有的放矢地制定方剂组成。1 1 肺经风热型 皮疹以丘疹为主 ,量不甚多 ,呈皮肤色或淡红色 ,可伴有小结节 ,小脓疱 ,舌苔薄润微黄 ,脉数。1 2 肺胃蕴热型 颜面皮肤潮红 ,丘疹脓疱 ,黑头白头粉刺多见 ,皮损多分布于额、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瘦素、IL-4、IFN-γ、IgE与女性慢性荨麻疹的关系;观察荨麻疹汤对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血瘦素、IL-4、IFN-γ、IgE的影响。方法:比较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与健康女性血瘦素、IL-4、IFN-γ、IgE水平,测定荨麻疹汤或咪唑斯汀治疗前后患者血瘦素、IL-4,IFN-γ,IgE含量,并作比较。结果:荨麻疹汤能降低患者血IL-4,IgE水平;提高血瘦素、IFN-γ含量,而咪唑斯汀作用不显著。结论:女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高IL-4,IgE水平,低瘦素、IFN-γ水平的特征。荨麻疹汤可能是通过提高血瘦素、IFN-γ水平,降低IL-4,IgE含量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慢性荨麻疹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荨麻疹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荨麻疹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咪唑斯汀进行比较。方法:共178例慢性寻麻疹患者入选,其中中药组60例,中药加咪唑斯汀组60例,咪唑斯汀组58例。观察治疗前后及停药1周后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4周后,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0.0%,中药加咪唑斯汀组为86.67%,咪唑斯汀组为77.59%。中药加咪唑斯汀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咪唑斯汀组。停药1周后,中药组、中药加咪唑斯汀组、咪唑斯汀组分别有9(18.75%)、8(15.38%)、16(35.56%)例患者病情出现反复;中药组、中药组加咪唑斯汀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咪唑斯汀组,且有显著性差异(x^2=3.46;x^2=381,P〈0.05)。结论:口服荨麻疹汤或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疗效相似,但荨麻疹汤停药后远期效果优于咪唑斯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