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利浊汤治疗老年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抗生素,治疗组口服补肾利浊汤,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及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完全治愈率(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8周及治疗后6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利浊汤治疗老年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疗效显著,作用持久,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中药配方治疗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8年10月.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97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配方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总有效率[RR=1.31,95%CI(1.16,1.49),P<0.0001]、口干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SMD=-0.51,95%CI=(-0.17,-0.32),P<0.00001]、眼干 VAS 评分[MD=-0.55,95%CI=(-0.88,-0.22),P=0.0009]、唾液流率[SMD=0.46,95%CI(0.23,0.69),P<0.0001]、血沉(ESR)水平[SMD=-0.51,95%CI(-0.65,-0.37),P<0.00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SMD=-0.59,95%CI(-0.85,-0.32),P<0.0001]优于口服西药.其中清热养阴与益气养阴中药治疗SS的疗效明显;补肾滋阴中药在改善SS患者口干、眼干方面疗效明显.结论:口服中药配方在治疗SS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为临床应用中药治疗SS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2015年中国肾脏疾病年度科学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患病率10.8%,估算患者数量约1.2亿人,截止2019年,我国血液透析患者55.3万人,腹膜透析患者5.5万人[1],庞大的患者群体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本研究制定诸多慢病管理方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管理CKD3~5期非透析患者,观察中医慢病管理对保护残余肾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9例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置人过程中的配合流程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患者1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0例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均顺利置人,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充分准备物品,严格无菌操作,每日做好导管留置评估和护理,可避免导管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8)予以常规性护理方案,实验组(n=38)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环节,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7. 89%vs 28. 94%),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7. 37%vs 78. 95%),组间比较均有P 0. 05。结论在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度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帮助,同时还可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护患关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药对包括生黄芪与潞党参;炒当归与蓬莪术;淡干姜与淫羊藿;石韦、土茯苓与六月雪;厚杜仲与怀牛膝。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