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随着抗生素种类的不断增多以及在临床的广泛使用[1],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的发生率逐年增加[2-4]。PMC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difficile,CD)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黏液血便、水电解质及血生化指标异常,与肠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4阳性T(CD4~+T)细胞分泌的Bcl2L12蛋白介导Th2细胞活化对小儿溃疡性结肠炎(UC)进展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20例UC患儿及健康儿童的外周血样本,测量血清中Th2细胞因子(IL-2,IL-5,IL-13)和Bcl2L12蛋白水平,检测并对比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2细胞比例。以CD4~+T细胞内Bcl2L12特异性敲除小鼠(Bcl2L12-KO)及野生型(WT)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硫酸葡聚糖(DSS)进行UC造模,比较Bcl2L12-KO和WT经DSS造模后结肠病变的严重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结肠组织内Th2细胞凋亡比例等。结果:UC患儿血清中IL-4、IL-5、IL-13和Bcl2L1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BMC中Th2细胞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DSS诱导的UC模型中,Bcl2l12-KO小鼠的结肠炎症情况体及重降低程度明显低于WT小鼠,结肠长度长于WT小鼠。此外,Bcl2L12-KO小鼠的外周血Th2细胞、IL-4、IL-5、IL-13和Bcl2L12水平也显著低于WT小鼠,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离结肠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并进行凋亡流式分析后发现,Bcl2l12-KO小鼠的Th2凋亡细胞比例显著高于WT小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儿血清中Bcl2L12和Th2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处于Th2细胞偏向性炎症反应状态,而CD4~+T细胞分泌的Bcl2L12蛋白能够抑制Th2细胞凋亡、促进Th2细胞活化和Th2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而促进UC进展。  相似文献   
3.
4.
邹开芳  杨天  张细元 《胃肠病学》2007,12(3):156-158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防御素家族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目的:研究UC患者结肠组织中中性粒细胞防御素人中性粒细胞肽(HNP)1-3与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相关性,了解三者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6例活动期UC患者结肠组织和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HNP1-3mRNA的表达,分别以硝酸还原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显色法检测结肠组织NO和MDA水平。结果:UC患者结肠组织HNP1-3mRNA和NO、MD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UC受累黏膜又显著高于未受累黏膜(P〈0.01)。UC受累黏膜中HNP1-3mRNA与NO、MDA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s^1=0.643,P〈0.01;rs^1=0.831,P〈0.01)。结论:HNP1-3可能参与了UC结肠组织的炎症损伤过程,NO和MDA可能与HNP1-3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 ,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侯群。本文就近年IBS的病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肠道动力异常多年来 ,许多学者认为肠道动力异常是IBS症状产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IBS病人的肠道动力异常主要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 ,广泛性 ,即可涉及到全胃肠道 ;第二 ,高反应性 ,即对各种生理和非生理刺激的动力反应过强。最近的研究证实 :小肠的易激性与IBS产生症状密切相关。有人观察到试餐后 ,胆囊收缩达最大限度时的小肠动力 ,发现腹泻型和…  相似文献   
6.
张细元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0):1350-1352
目的了解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内镜特点,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相关病因。方法对本科住院的91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行内镜检查;并检测食入性变应原及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观察治疗过程中腹痛缓解情况。结果91例行胃镜检查患儿中胃十二指肠黏膜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占89例(97.8%)。内镜下主要表现59例为略高出黏膜的点状出血和淤斑伴周围渗出(66.3%),22例出现糜烂或多发溃疡伴出血(24.7%),其中病变以十二指肠降段出现率最高(81例,91.0%),其次为十二指肠球部(45例,50.6%)、胃(29例,32.6%)。91例患儿中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64例;其中有82例对一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内镜下胃十二指肠为出血斑及溃疡为特点,内镜检查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食物过敏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性粒细胞(PMN)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是血液中数目最多的白细胞。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5%-70%。该细胞胞浆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颗粒,主要分为两类,分别出现于中性粒细胞成熟过程的不同阶段。第一类为嗜苯胺蓝颗粒,主要包括:防御素、蛋白分解酶、组织蛋白酶、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及  相似文献   
8.
1 中性粒细胞概述中性粒细胞 (PMN)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 ,进入血液或组织。是血液中数目最多的白细胞。成年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 5 %~ 70 %。该细胞胞浆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颗粒 ,主要分为两类 ,分别出现于中性粒细胞成熟过程的不同阶段。第一类为嗜苯胺蓝颗粒 ,主要包括 :防御素、蛋白分解酶、组织蛋白酶、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及溶菌酶。第二类为特异性颗粒 ,包括 :乳铁蛋白酶、胶原酶和Lipocalins。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所谓趋化作用 ,就是细胞向着某…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共观察高脂血症患者 72例 ,其中男 42例 ,女 30例 ;年龄 46~ 78岁 ,平均年龄 6 1 2岁。合并Ⅰ、Ⅱ期高血压病者 34例 ,合并冠心病者 2 0例 ,室性早搏者 5例 ,心房颤动者 1例。诊断参照 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颁布的《新药 (中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2~ 4周采血2次 ,连续 2次检查血清TC≥ 5 98mmol/L ,或TG≥2 2mmol/L~≤ 5 5mmol/L ,或HDL -C男性≤ 1 0 4mmol/L ,女性≤ 1 17mmol/L ,且肝肾功能无异常者。治疗前 1个月停用其它血脂调节剂。2 治疗方法血脂康胶囊 (红…  相似文献   
10.
气管原基迷入型食管狭窄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女,2岁,因反复呕吐胃内容物16个月入院。患儿9月龄时因添加辅食后出现呕吐,非喷射性,无胆汁及咖啡渣样物,平素进食流质饮食时有呛奶,夜间睡眠时,时有奶汁从鼻腔流出,先后多次因肺炎住院治疗。大小便正常。足月顺产出生,生后无窒息。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食管灼伤史。1岁3个月独坐不稳、不会爬,1岁6个月仍不能独站、独行。入院体查:T?36.5℃, P?105次/min,R?24次/分。不能独行,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软,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检查均正常;食入性过敏原阴性;血糖、血氨、血气分析均正常。头部MRI检查示双侧侧脑室大,髓鞘化迟缓。PPD试验阴性。胸片双肺呈毛玻璃样改变。上消化道碘水造影示食管下端鼠尾样狭窄,考虑贲门失迟缓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