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髂骨移植并腹部皮瓣修复指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32指外伤所致指骨及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一期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3~6个月行自体髂骨移植修复指骨缺损。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26例32指皮瓣血运良好,植入的自体髂骨与相邻指骨愈合好,未出现骨坏死、骨感染及骨吸收等情况。结论自体髂骨移植并腹部皮瓣修复是治疗指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排腕骨切除术治疗腕骨陈旧性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旧性腕骨骨折脱位临床上比较常见,多由于早期治疗不当所致,常有腕痛、腕关节活动受限及握力减弱,给患者带来工作和生活上的不便.作者自1986年5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该类患者88例,对其中32例实行了近排腕骨切除腕关节成形术,经3月至10年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O微型板钉固定在掌指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与优缺点。方法2000年8月至2005年8月,对118例165指掌指骨骨折病人,采用AO微型板钉固定治疗,术后早期指导性康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8个月,149指术后伤口I期愈合,16指伤口愈合不良、钢板外露、皮肤坏死或板钉断裂,经换药、皮瓣修复、植骨再固定获得痊愈。骨折愈合时间为4-18周,平均5.2周,全部愈合。按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39指(84.2%),良18指(10.9%),可6指(3.6%),差2指(2.3%),总优良率为95.1%。结论AO微型板钉固定在治疗掌指骨骨折中疗效显著,但强度稍差,术后需指导患者正确锻炼。  相似文献   
4.
<正> 足踝部及胫骨中下段外伤或术后骨外露的皮肤覆盖一直是临床骨科医生较难处理的问题。以往多选用对侧足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腹股沟皮瓣及带蒂胫前动脉皮瓣等来处理。这些皮瓣多牺牲主干血管或需行血管吻合,对供区影响大、操作较复杂。1992年Masquelet等经过解剖研究提出了神经皮岛的概念,证实了依靠腓肠神经的血管轴以远端为蒂掀起岛状皮瓣的可靠性。国内贾淑兰、王和驹、肖能坎等自1996年以来,也先后报道了该皮瓣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经验。我院自1997年9月开始应用该皮瓣18例,皮瓣全部存活。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7年9月至1999年12月共做该皮瓣18例,男12例,女6例。最大皮瓣面积16×9cm,最小8×6cm。足背皮肤撕脱、肌腱骨外露期皮瓣转移修复3例,足跟及内踝皮肤缺损骨外露一期修复6例,延期修复2例;跟骨骨髓炎2例,踝周瘢痕挛缩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外露5例。除1例跟骨骨髓炎骨外露患者术后皮瓣锭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存活,经6~8个月随访,皮瓣外观、感觉反弹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多见于小腿和前臂,手部发生相对较少。而手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临床表现常和外伤混淆,易被忽视,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致手内在肌缺血挛缩,产生手功能障碍。自2001-2005年,作者先后收治手筋膜室综合征1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闭合性肱骨中下1/3段骨折及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应用物理和电生理诊断技术和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患者均采用物理和电生理诊断技术进行诊断,12例骨折致桡神经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2例桡神经牵拉伤及9例桡神经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患者桡神经损伤症状完全恢复,3例桡神经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患者桡神经损伤症状部分恢复。结论电生理诊断技术及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对桡神经损伤是一种较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46例创伤性浮膝手术的治疗经验,探讨创伤性浮膝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4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的46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治疗方法为两处骨折均一次性完成内固定手术,手术分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A组)、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组(B组)及钢板内固定组(C组),将三组的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46例患者经6~60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参照Karlstrom和Olerud评定标准对三组内固定方式的总体疗效进行判定,A组优良率94%,B组优良率86%,C组优良率73%,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结论创伤性浮膝在治疗中选择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是内固定手术疗效较为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 1990~ 2 0 0 0年间经临床表现、CT、B超、核素扫描、酶学检查等 ,符合原发性肝癌 (简称肝癌 )诊断标准的2 92例患者进行了甲胎蛋白 (AFP)测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92例中 ,男 2 2 8例 ,女 6 4例 ,年龄 2 5~ 82岁 ,平均 5 8岁。就诊时间为 2h至 0 .5年 ,均有B超、CT、核素扫描等一种或多种检查提示肝占位性病变。肝占位在右叶 182例 ,左叶 36例 ,左右叶均有 74例 ;酶学异常 194例。1.2 方法 受检测者均采用郑州播赛生物试剂实验研究所生产的AFP单克隆抗体酶免疫诊断试剂盒 ,用ELISA双抗…  相似文献   
9.
腱鞘巨细胞瘤是手部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发病原因不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发,女性多于男性,手术切除是唯一方法,但术后易复发是该肿瘤的特点。1986-2001年,我院对18例腱鞘巨细胞瘤复发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5年,疗效满意,无病例再次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断指再植末梢温度控制设计研发温度控制仪,应用于临床断指再植术后的局部温度控制,以替代传统的持续烤灯照射。方法结合临床请专业人员设计并研制出温度控制仪,使再植术后的手能放入温控仪中,调整温度在23℃~25℃,保持温度恒定。温控仪使用透明且可通透材料制作。结果临床应用23例,通过临床观察其效果较传统烤灯更加恒温、更加科学、更安全适用,且仪器内部可定时消毒,大大降低了术后的感染率,明显提高了再指术后的成活率。结论对断指再植末梢温度控制观察,应用温控仪对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的提高作用显著,且安全规范价格低廉,轻便,便于携带和使用,操作十分简单,有利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