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从“神农氏出,尝草别谷”发现稻米中药,到“轩辕氏出,制为方剂”,及后人发掘稻米药用发展至今,稻米类中药因其味甘、性平、无毒成为日常食用健胃和脾之佳品,这是中药药用平民化、普及化的结果,也是传统中药惠及百姓的表现,然其药用本源被大家所遗忘.通过梳理历代经典本草著作,追根溯源,证明稻米是一味经典中药,从古至今在中医药防病治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探求稻米类中药的应用和药用价值,药食同源,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在我国已有60多年的发展及应用历程,近些年来不良反应的报道层出不穷.筛查中药注射剂的致敏成分群(致敏原群)的研究为世人关注,已成为国际性难题.该文先根据其产生免疫毒性的机制,分析中药注射剂致敏原筛查技术研究的现状,然后提出采用免疫底、盖芯片及免疫指纹图谱相结合的免疫综合分析筛查中药注射剂致敏成分群,旨在为中药注射剂的研制与临床使用构筑安全性评价屏障.  相似文献   
3.
从“神农氏出,尝草别谷”发现稻米中药,到“轩辕氏出,制为方剂”,及后人发掘稻米药用发展至今,稻米类中药因其味甘、性平、无毒成为日常食用健胃和脾之佳品,这是中药药用平民化、普及化的结果,也是传统中药惠及百姓的表现,然其药用本源被大家所遗忘。通过梳理历代经典本草著作,追根溯源,证明稻米是一味经典中药,从古至今在中医药防病治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探求稻米类中药的应用和药用价值,药食同源,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溶度参数的溶剂对中药复方成分溶出规律,为谱效学制样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溶度参数溶媒溶解补阳还五汤浸膏,所得溶解物通过HPLC获得其成分的指纹图谱,结合总量统计矩原理,采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评价不同溶解度参数的溶剂对总方成分溶出液指纹图谱的差异性。结果:样品的零阶矩AUCT、一阶矩λT、二阶矩珚σ2T的RSD分别为58.2%,12.8%,24.8%,说明不同溶度参数溶媒溶解所得的化学成分及总量存在明显差异,其总量统计矩标准相似度介于0.370~0.998。S4,S5,S6(溶度参数18.33~20.60 J1/2.cm-3/2)与其他样品的相似度,以及S7,S8(溶度参数21.73~22.87 J1/2.cm-3/2)与除了相邻样品之外的样品相似度均<0.9,说明其溶媒对总方溶出成分构成比不同。结论:溶度参数制样法能得到具有显著差异性的中药复方成分组成比,不同溶度参数的溶剂对总方的溶出具有明显规律,可为谱效学体外制样提供一种全新的、可借鉴的思路,为谱效学制样建立完整的理论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中药活性成分芦丁的完全抗原并进行鉴定及免疫原性研究,同时建立快速检测芦丁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碘酸钠法制备芦丁完全抗原,用紫外扫描和SDS-PAGE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以此抗原免疫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结果:紫外分析表明合成的完全抗原偶联比为13∶1,SDS-PAGE显示完全抗原与牛血清蛋白或卵清蛋白相比后移了.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特异针对芦丁的抗血清,芦丁抗体的效价为1∶4 000.经方法学考察,灵敏度IC50为5.37 mg ·L-1,最低检测限为1 mg·L-1,平均添加回收率为102%,批内和批间RSD均小于10%,抗体与其他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小于1%.结论:成功的合成了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的芦丁完全抗原,并成功的建立了快速检测芦丁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及复方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可分为化学与仪器分析法,其中仪器分析法占主流,主要有HPLC,HPLC-MS,HPLC-NMR,GC,GC-MS,生化及生物效应等方法。因中药及复方成分复杂,化学方法专属性不强,少用或慎用;而仪器分析因其专属性强,适用于复杂体单成分的分析,对于中药及复方多成分,目前已兴起了以指纹图谱为主要手段的分析技术,但这些分析方法均受到"需先分离才能分析"、"缺乏通用的检测器"的限制,难以实现中药及复方全成分的测定。自然界的生物对"异、己"成分是通过"抗原与抗体"决定簇的特异与非特异性进行识别,如将中药成分直接或化学合成抗原,注入到动物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先获取诸成分对特异抗体的交叉反应信息,对于没有交叉反应者,依标记抗体抗原特异性竞争反应抑制率曲线直接读出该成分的含量;对于有交叉反应者需建立交叉抑制率矩阵,再进行抗体与中药及复方成分半抗原标记免疫竞争反应,建立成交叉成分浓度或浓度对数与抑制率的多元线性方程,求解获得各成分的浓度,两者结合就能建立起中药及复方成分群免疫芯片综合法。  相似文献   
7.
中药分子印迹技术对中医药理论的特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根据分子印迹技术与实验研究现状探讨中药分子印迹现象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影响.方法:结合分子印迹理论基本原理,分析中药分子产生印迹现象的物质基础,结合中医药学科基础理论与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寻找更直接的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结果:与单成分结构相比,中药及复方成分可以相互络合、复合、螯合、包合、中和、自组装、化学反应形成超分子化合物,中药的物质基础是包括了单成分群在内的超分子体的混合物,超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印迹现象,因此在进行中药药性、质量控制、炮制、药物制剂制备、药理学研究时,应特别重视中药超分子之间的印迹作用,中药复方配伍能显著性地改变这一作用形式.结论:中药的物质基础是基于单分子群的超分子混合物,超分子与分子群之间按印迹规律形成作用,这是中药复方区别于单分子药物又一显著的地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