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益气通脬针刺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海南省中医院妇产科诊断为产后尿潴留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益气通脬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注治疗。于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下腹疼痛评分及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和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下腹疼痛评分分别为(2.65±1.79)分和(3.88±2.17)分,较治疗前的(5.98±2.35)分和(6.03±2.14)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和排尿后残余尿量分别为(3.23±2.16)h和(56.45±17.15)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39±3.84)h和(122.58±34.7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脬针刺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可靠,能较快的缓解患者尿潴留症状。  相似文献   
2.
史佳  唐南淋 《海南医学》2013,24(14):2145-2146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联合针刺组(35例)、单用针刺组(35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与治疗组一致的针刺治疗,不用穴位注射,疗程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肢疼痛及水肿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患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34.29%和4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和20.00%(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患肢疼痛及水肿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和单用针刺治疗都能明显地缓解患肢的疼痛,减轻水肿,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但穴位注射联合针刺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50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麻木程度(麻木VAS评分法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0%和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68.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麻木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的麻木VAS评分为(2.87±1.912)分,较对照组的(4.45±1.793)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隔姜灸及单纯针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均能明显缓解患者患肢麻木程度,改善症状,但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 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电针组,各30 例,采用汉密 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经过12 周的治疗,2 种治疗方法对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 障碍患者均有显著疗效,电针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对照组(P <0.05);电针组HAMD-17 总分低于药物对照 组(P <0.05);电针组抑郁症状、入睡困难症状评分较药物对照组低(P <0.05)。结论 电针可有效干预围 绝经期轻中度抑郁障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对寒凝气滞型痛经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和妇科门诊就诊的60例寒凝气滞型痛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每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积分的变化情况,并于第3个月经周期结束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及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远期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7%和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和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的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90.0%,明显高于对照组3.3%和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痛经疼痛积分分别为(2.37±1.64)分和(5.43±3.56)分,均较治疗前的(12.40±2.30)分和(11.93±2.41)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能缓解寒凝气滞型痛经患者的疼痛,改善症状,且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口服西药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腹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果、腰椎功能的恢复程度及其总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 例,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对照组20 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比较,腹针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显著上升(P〈0.01).结论 腹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作为一种新的针刺疗法,腹针疗法具有痛苦小,操作简便等特点,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祛风化痰针刺法对假性球麻痹患者构音障碍改善和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40例确诊为风痰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分别给予祛风化痰针刺法和模拟针刺法治疗,取穴一致,均取风池(双)、完骨(双)、廉泉、丰隆(双),每天上、下午各针刺1次,连续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4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和治疗4个疗程后言语和发声进行评分,根据分值的变化情况评定和比较临床疗效。最后进行疗效评定及比较。结果 第2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言语及发声积分有较明显的下降(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第4疗程结束后言语及发声积分进一步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4.2%、40.0%和9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风化痰针刺法对假性球麻痹患者构音障碍改善和康复有肯定、持续且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史佳  陈思环  唐南淋 《海南医学》2013,24(13):1972-1973
目的观察宣痹汤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和住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全部病例均先按就诊先后顺序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宣痹汤联合消炎散治疗,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治疗二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血尿酸、疼痛变化情况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临床痊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疼痛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宣痹汤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降低血尿酸,缓解疼痛,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点灸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点灸联合仙人掌外敷,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5 d后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两组退热时间、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89±1.01)d、(3.69±0.78)d、(2.51±0.36)d,均短于对照组的(4.23±0.95)d、(6.15±1.54)d、(4.57±1.4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87.9%、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7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点灸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能减轻症状、缩短疗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风寒湿证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风寒湿证肩周炎患者分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予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两组均配合功能锻炼,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与3个观察时间点的SF-MPQ评分、CMS评分,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SF-MPQ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SF-MPQ评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CMS评分均有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3个观察时间点的CMS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风寒湿证肩周炎在缓解肩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