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秋燥咳呛,以及阴虚痨嗽,每见干咳无痰,喉痒、胸痛、咽干失音等症,两者证治的区别点是:秋燥咳呛,外因是秋凉束肺,内因是肺虚郁热,感外邪之后,易从燥化,见症多见咽干唇燥、喉痒鼻干、舌质红而苔白、脉细浮,治以辛凉透泄,方以桑菊饮化裁,加用沙参、麦冬、白前、牛蒡子、蝉蜕、梨皮、枇杷叶等。如有恶  相似文献   
2.
补中益气汤原出于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而设,李氏明确指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伤其内不足,不足者补之";他又指出"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日:"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甘温除大热".李氏的医学思想体系,就是重在脾胃,着眼于温补脾胃之气,本方剂的组成原则,就是"虚者补之","陷者举之","劳者温之",治疗脾气虚弱或清阳下陷,以及脾胃内伤的发热诸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