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NIHSS评分。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的ADL、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预后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与脑梗死的关系,并探讨三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Hcy和DD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6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中hs-CRP、Hcy和DD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三者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8、0.517、0.569,P值均小于0.05),相关性较好,敏感性高。结论 hs-CRP、Hcy、DD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方法将9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1次/d,连用10d,同时低分子肝素钠0.5ml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10d,其他除不用肠溶阿司匹林外,余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45例,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血栓通250mg+NS 250ml静滴,1次/d,共10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均有明显控制病情发展作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使用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亚型卒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124例AIS患者按照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标准进行病因学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47例,小动脉闭塞(SVO)型37例,心源性栓塞(CE)型21例,其他明确原因(ODE)型和原因不明(UE)型19例.患者于入院第2天(发病后72 h内)、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抽血检测hs-CRP水平,并与8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LAA型患者发病后72 h内、发病后1周、发病后2周时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10.77±4.27)、(16.41±5.61)、(7.63±3.59)mg/L;SVO型分别为(3.99±1.56)、(6.45±3.25)、(4.22±3.21)mg/L;CE型分别为(11.60±4.85)、(25.14±7.12)、(9.24±4.61)nag]L;ODE及UE型分别为(6.09±2.43)、(9.65±4.65)、(5.89±2.68)mg/L.除SVO型血清hs-CRP水平与对照组(4.26±1.34)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型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除SVO型不同时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型同时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从TOAST各亚型变化不同表现出来,并随发病后的时间而变化.提示炎性反应可能在AIS的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并进行对比,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的风险相关性.方法 收集60例帕金森患者及15例健康人群血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组)及B组(常规治疗组)进行治疗,各30例,C组为健康人群,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A组与B组)Hcy水平高于C组(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血清Hcy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UPDRS评分均有改善(均P<0.05),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Hcy水平较健康人群增高,叶酸、VitB 12辅助治疗可能对帕金森病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5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入组,治疗组(A组)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传统康复训练,对照组(B组)单纯采用传统康复训练。通过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优良率分别为76.0%和48.0%,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传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肢功能恢复效果较单纯传统康复训练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与脑梗死患者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脑梗死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组和9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Lp-PLA2的浓度。计算脑梗死体积和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脑梗死体积与血浆中Lp-PLA2浓度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浆Lp-PLA2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Lp-PLA2浓度身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梗死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将1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治疗组45例,采用尿激酶20万u+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滴,每日2次,连5 d,同时低分子肝素钙0.4 ml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 d,余治疗同对照组;尿激酶组45例,采用尿激酶20万u+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滴,每日2次,连5天,余治疗同对照组;抗凝组45例,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腹部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 d,余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45例,血栓通300 mg+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共14 d。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抗凝组和对照组P<0.01(91.1%、77.8%、68.9%),抗凝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均有明显的疗效,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分析其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将56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成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脂Lp-PLA2水平,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情况分为轻、中及重型缺损三组,比较三组Lp-PLA2水平.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p-PLA2水平分别为(63.39± 11.30) μg/L、(30.68±12.19) μ g/L;轻、中及重型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患者的Lp-PLA2水平分别为(56.73±7.19)μg/L、(64.22±6.08)μg/L、(76.51±5.49) μg/L,两两比较P<0.05.ACI患者血浆中Lp-PLA2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饮酒、TG、LDL-C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HDL-C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 Lp-PLA2是ACI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水平可对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中年及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便对各组危险因素做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符合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病例74例,分成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比较其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73.7%)、高血压(52.6%)、高脂血症(47.4%)、糖尿病(3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6.3%)、酗酒(26.3%),中年组依次为高血压(78.9%)、高脂血症(73.7%)、糖尿病(63.2%)、吸烟(57.9%)、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6.8%)、酗酒(31.6%),老年组依次为高血压(77.8%)、高脂血症(66.7%)、糖尿病(47.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1.7%)、吸烟(25.0%)、酗酒(19.4%)。结论年轻者的危险因素与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嗜好关系更为密切,应更注重控制各种不良生活嗜好;而年长者则以代谢因素较多,更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