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患者头痛天数及外周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头痛程度将90例MO受试者区层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Ⅰ组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治疗Ⅱ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非经非穴点,每次留针30分钟,5次/周,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的随访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头痛天数的变化情况以判定疗效,并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肘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各组治疗前患者的头痛天数无显著差异( > 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头痛天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 0.05);治疗Ⅰ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 < 0.001),治疗Ⅱ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 < 0.05);②3组治疗前CGRP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 0.001),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 0.05);治疗Ⅰ组CGRP治疗结束4周随访的表达较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 0.01),治疗Ⅱ组CGRP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 0.01)。结论 ①八脉交会穴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能明显改善MO患者的头痛天数,同时降低MO患者血清CGRP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MO的机制之一;②非经非穴点的针刺效应无持续性,而八脉交会穴的针刺效应具有持续性;③八脉交会穴可以充分发挥复式针刺手法的治疗效应,提示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腧穴配伍,恰当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事半功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异位内膜组织中IGFBP3基因突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和基因测序鉴定1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178例正常子宫内膜中IGFBP3基因rs2854744A>C、rs2132570T>G与rs2132572A>G 3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及其分布情况。结果:IGFBP3基因rs2854744和rs2132572 3种基因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854744等位基因(A和C)和rs2132572等位基因(A和G)分布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2854744:72.7%,27.3%vs 79.2%,20.8%,P=0.038;rs2132572:69.6%,30.4%vs76.4%,23.6%,P=0.014),rs2132570基因型(TT、TG和GG)和等位基因(T和G)在两组间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平衡连锁分析显示,不携带ATA(rs2854744A/rs2132570T/rs2132572A)单体型等位基因比携带ATA纯合子的女性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高2.4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7%,42.3%vs68.3%,31.7%,P=0.003)。结论:IGFBP3基因rs2854744A>C和rs2132572A>G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UC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确诊EMS病例300例为病例组,年龄相匹配的功血行诊刮者306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MUC2基因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377198521A/G,rs11245936A/G,rs10794288C/T,rs10902088C/T)。观察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MUC2基因rs377198521A/G在EMS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40.7%和52.6%,对照组分别为9.8%、42.5%和47.7%,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245936A/G基因在EMS组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26.7%和67.0%,对照组分别为6.5%、34.6%和58.9%,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794288C/T基因在EMS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45.3%和33.7%,对照组分别为24.8%、50.0%和25.2%,两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794288等位基因C频率在EMS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7%vs 49.8%,P<0.05)。rs10902088C/T基因型CC,CT,TT频率在EMS组分别为34.0%、51.3%和14.7%,对照组分别为28.8%、49.0%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OR=0.56,95%CI:0.35~0.90),rs10902088 T等位基因频率在EM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3%vs 46.7%,P<0.05)。EMS临床分期3,4期与rs10794288 T等位基因和rs10902088 C等位基因显著相关(OR值分别为1.469、1.84,均P<0.05)。rs10794288C/T 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在EMS中度疼痛组(51.9%,69.6%)高于轻度(23%,49.1%)、重度(38%,57.4%)及对照组(30.8%,50.2%)(P<0.05),而在轻度组、重度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902088C/T CT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在EMS重度疼痛组(55.6%,60.2%)均高于轻度(35.4%,49.6%)、中度(50.6%,51.9%)及对照组(38.8%,49.8%)(P<0.05),而在轻度组、中度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唐山汉族人群MUC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EMS发病及疼痛程度相关。rs10794288的T等位基因和rs10902088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重度EMS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河北省唐山某医院医护人员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态度和接受性,探究全科医师和护士对HPV疫苗接种的看法,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自填式匿名方式调查唐山市某医院200名医护人员对HPV病毒及其疫苗的认知态度。结果:198名医护人员中,91.5%的医师和75.0%的护士曾经听说过HPV,53.2%的医师和47.7%的护士曾经听说过HPV疫苗,超过半数的医师和护士担心HPV疫苗的安全性(61.2%vs 65.8%)和有效性(59.6%vs 65.1),仅有23.4%医师和34.8%护士愿意接受该疫苗,53.1%医师和30.9%护士建议患者使用HPV疫苗,仅有30.0%左右医师和护士赞同让自己的子女接受HPV疫苗,65.3%医师和55.7%的护士建议满18周岁接种HPV疫苗。结论:医师和护士关于HPV病毒的认知水平较高,但不够全面,对HPV疫苗认知不足,多数医师和护士对HPV疫苗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5.
马冬  刘建化 《循证医学》2011,(3):131-131
NSABP试验C-08组旨在检测改良FOLFOX6(mFF6)新辅助化疗联合贝伐单抗(B)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该研究入组2710例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配到mFF6(化疗6个月)组和mFF6+贝伐单抗(5mg/kg,每2周1次,治疗1年)组。55个月中位随访期后,mFF6+贝伐单抗组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定量参数术前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Ki-67表达的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64例ESC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SCC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 Ki-67表达指数≥30%为Ki-67高表达组(47例), <30%为Ki-67低表达组(17例)。测量光谱CT定量参数值, 包括动脉期和静脉期120 kVp混合能量图CT值、40 keV虚拟单能级图CT值、碘密度(ID)值、标准化碘密度(NID)和有效原子序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Ki-67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间各参数的差异, 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预测Ki-67表达的效能, 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 Ki-67高表达组动脉期120 kVp CT值、40 keV CT值、ID、有效原子序数和静脉期120 kVp CT值、40 keV CT值、ID、NID、有效原子序数均高于Ki-67低表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间动脉期NI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 P=0.070)。...  相似文献   
8.
温妙云  马冬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9):2118-2118
患者女,22岁,因咳嗽、胸闷、气促1月余入院。该患者1个多月前曾因发热伴咳嗽、乏力、胸痛在当地医院就诊,X线检查发现双侧胸腔积液,B超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纤支镜检查示:支气管内膜炎症,纵隔占位病变可能,胸部CT检查见前上纵隔占位病变,考虑:(1)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可能性大;(2)恶性淋巴瘤;(3)侵袭性胸腺瘤。曾多次胸水检查均未发现抗酸杆菌及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在粒细胞缺乏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感染症状,53例患者均有发热,35例患者发生口腔感染,8例发生肛周感染,2例发生面部皮肤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及相关护理措施后症状消失;死亡2例。结论 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期的护理有其特殊性,除了应做好粒细胞缺乏期的相关护理外,应加强对口腔、肛周等常见感染的观察与护理,以及疾病缓解期的饮食、活动、感染预防及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控期间,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危重患儿家长转科应激压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该院PICU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转科患儿家长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优质护理模式;选择2020年2-3月转科患儿家长为观察组,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转科应激压力、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转科应激压力总分[(83.78±3.49)、(39.27±4.68)分]比较,观察组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转科应激压力总分[(75.77±3.36)、(29.06±2.64)分]明显降低;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满意度由对照组的(7.27±2.10)分提高至(9.61±0.84)分,两组对象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CP防控期间,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降低患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转科应激压力,提高其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