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的感染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 对4 359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支原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359例精液标本中检出支原体1 277例,感染率29.3%,其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1 087例(85.1%)、人型支原体(MH)感染19例(1.5%)、UU合并MH感染171例(13.4%).UU对抗生素敏感率较高的是交沙霉素(99.4%)、阿奇霉素(95.7%)和强力霉素(95.3%);MH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全部敏感;UU合并MH感染对交沙霉素(89.5%)、米诺环素(82.5%)较为敏感.结论 精液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与MH的耐药性不同,UU合并MH感染对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性;UU感染可首选交沙霉素、阿奇霉素或强力霉素;MH感染,UU合并MH感染可首选交沙霉素或强力霉素.临床上男性不育症患者应常规做精液支原体检查,对提高不育症诊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主要细菌的药物敏感情况,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脓液标本,培养后进行分离、鉴定,对分离的主要细菌使用药敏卡或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细菌的分布及药物的敏感率。结果 43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111例,培养阳性率为25.45%,细菌分布以棒状杆菌为主,分离率达70.27%(78/111),其中以微小棒状杆菌和G群棒状杆菌为主(48/78),棒状杆菌对青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克林霉素敏感率较低(<55%),对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利福平有较高敏感率(>90%)。结论 棒状杆菌感染与肉芽肿性乳腺炎具有密切关系,伴有棒状杆菌感染的肉芽肿性乳腺炎可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等敏感性较高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婴幼儿感染性眼部疾病致病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婴幼儿眼部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统计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7月~2010年5月眼科门诊和病房430例疑似眼部感染疾病婴幼儿眼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Biomerieux VITEK2 Compact拿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430份标本中分离出致痫菌97株,阳性率为22.6%,革兰阳性球菌54株占55.7%;革兰阴性菌43株占443%,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次之。其中,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奎诺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烷的耐药率为0;青霉素耐药率最高,为97.78%。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率较高的是喹诺酮类抗生素。结论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利奈唑烷、喹诺酮类抗生素是跟部细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临床应根据不同的患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纤维支气管镜采集肺部感染性疾病患儿支气管冲洗液,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9月本院儿科和新生儿科送检的120份支气管冲洗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以法国梅里埃生产的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VITEK-2 compact)对分离的病原菌做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结果从73例患儿的支气管冲洗液标本中分离出细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41株,排名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10株)和铜绿假单胞菌(6株);革兰阳性(G+)菌7株;真菌17株;咽部正常菌群18株。余47例患儿支气管冲洗液无菌生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以及头霉素类抗生素均敏感,对其他类型抗生素耐药性较高。结论小儿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冲洗液中病原菌分布以G-杆菌为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生素对病例的治疗和减少细菌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药敏情况,及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8月-2009年5月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肺炎71例痰液标本,采用法同BioMerieux 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ESBLs发生率为71.8%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敏感率达100%,对近几年在新生儿较少用的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80%~90%,而对常用氦苄西林不敏感,对头孢菌素敏感率低。产ESBLs菌株耐药性比非产ESBLs菌株强。结论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中为产ESBLs菌株比例较高,耐荮胜强。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泌尿生殖道分离的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从泌尿生殖道分离的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别、计数、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了784株支原体,其中UU 564株(71.9%)、MH 10株(1.3%)、UU合并MH 210株(26.8%)。UU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和氧氟沙星类抗生素较为敏感;MH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林可霉素较为敏感;UU合并MH感染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强力霉素较为敏感。同时,从男性泌尿道分离出的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氧氟沙星敏感,而从女性泌尿道分离出的支原体对交沙霉素最为敏感,对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低于男性。结论UU与MH有不同的耐药谱,UU和MH混合感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同时男女感染的支原体的耐药性也有部分区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AmpC)酶的情况及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87株.用双纸片确诊法检测ESBLs,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87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 119株(41.5%),产AmpC酶47株(16.4%),同时检出产ESBLs和AmpC酶16株(5.6%).单一产ESBLs或AmpC酶的菌株有较高的耐药性,同时检出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对多种抗菌药耐药,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ESBLs和AmpC酶的分离率及耐药率都较高,同时检出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具多重耐药性;亚胺培南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应加强ESBLs和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是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和产AmpC酶情况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医院儿科病房分离的饱曼不动杆菌.采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儿科病房共检出226株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29株,AmpC酶阳性率为12.83%;其中PICU检出132株,25株产AmpC酶,AmpC酶阳性率18.94%;非PICU检出94株,产AmpC酶4株,AxnpC酶阳性率为4026%。并且PICU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PICU科室感染。结论P1CU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分离率及耐药率都较高,临床应加强耐药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川抗菌活性相当的㈣类抗生素中低耐药性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体外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耐药性形成及对OprD2基因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设立3个组,实验组为hUCMSCs组,对照组为细胞对照组(即人肺成纤维细胞组,NHLF组)和空白对照组。次抑菌浓度肉汤诱导PA耐药传导过程中,hUCMSCs组和NHLF组分别加入其与PA共培育所得的上清液,空白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观察3组诱导耐药所需代数以及抑菌圈的大小。诱导耐药前后分别采用K-B法及real-time PCR法测定PA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OprD2基因的表达量。 结果经次抑菌浓度的亚胺培南诱导后,hUCMSCs组PA耐药性的出现较NHLF组及空白对照组延迟。NHLF组和空白对照组PA于诱导的第17代出现亚胺培南耐药,而hUCMSCs组PA于第19代出现耐药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诱导耐药后PA中OprD2表达量较诱导前出现减少或消失。其中hUCMSCs组PA OprD2的表达量减少至诱导耐药前的10.96%,而NHLF及空白对照组OprD2无表达,即诱导后出现OprD2基因缺失。 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延迟PA耐药性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分泌抗菌肽LL-37和人β防御素-2从而抑制OprD2表达的减少,而外膜蛋白OprD2表达量减少或缺失是引起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施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质量控制等综合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院内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治疗的10 57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住院日期,将其分为干预前组(n=4 122,住院日期为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和干预后组(n=6 455,住院日期为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干预后组采取院内感染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院内感染例数发生率(6.23% vs.5.31%)和例次感染率(7.52% vs.6.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和5.42;P<0.05).两组患儿胃肠道、血液系统、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率比较(5.81% vs.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院内感染病原菌构成方面,干预前组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9.52%)和肺炎克雷伯菌(25.71%),干预后组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36.50%),两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2,P<0.05).干预后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合计隔离率可达90.25%.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70.32% vs.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P<0.001).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敏感送检率及特殊类型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师会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87.58,440.14,-;P<0.05).结论 对NICU进行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抗菌药物使用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