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10)以及CD4+CD25+Treg细胞占CD4比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 IL-6、 IL-8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0、CD4+CD25+Treg/CD4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IL-10、CD4+CD25+Treg/CD4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白头翁汤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中TNF-α、IL-6、IL-8,提高IL-10,提高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从而维持机体内免疫平衡,有效降低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曹亚萍  费素娟  李莉 《西部医学》2021,33(7):1010-1015
【摘要】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RLR)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20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501例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40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结直肠息肉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24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外周血RLR、CEA、CA19 9水平,比较RLR、CEA、CA19 9三者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率,分析结直肠癌组RLR与CEA、CA19 9之间的Spearman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患者外周血RLR水平高于结直肠息肉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R与CEA、CA19 9成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28、0227(P<005)。通过ROC曲线,RLR、CEA、CA19 9最佳截断值时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557%、637%、397%,特异度分别为676%、792%、879%。有远处脏器转移的晚期患者RLR明显高于无脏器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一检测RLR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低,RLR联合CEA、CA19 9检测可提高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有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病因和临床特征,为今后AP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AP患者3125例,其中男1932例,女1193例;年龄16~95岁,平均(48.03±18.05)岁。详细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钙、血钾、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碳酸氢根等),按病因分成8组:胆源性AP组、酒精性AP组、高脂血症性AP组、胆源性合并酒精性AP组、胆源性合并高脂血症性AP组、高脂血症性合并酒精性AP组、特发性AP组、其他类型AP组。分析AP不同病因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资料、严重程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3125例AP患者按年龄分组:青年组1258例,中年组1319例,老年组548例。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71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18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66例。其中胆源性(1245例,39.84%)、酒精性(464例,14.85%)、高脂血症性(407例,13.02%)位居病因前3位。胆源性胰腺炎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均为最常见病因,酒精性为男性患者中为第二常见病因,高脂血症性为女性患者中第二常见病因。另外,男女患者的不同病因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41,P<0.05)。中、老年组以胆源性胰腺炎为主,青年组以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性和特发性胰腺炎为主,年龄在不同病因导致的AP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95,P<0.05)。胆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胆源性合并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血症合并酒精性胰腺炎在MAP、MSAP、SAP中占比差异明显。其中胆源性胰腺炎在MSAP和SAP中的比例高于MAP,酒精性胰腺炎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在MAP和SAP中的比例均高于MSAP,特发性胰腺炎在MAP和MSAP中的比例高于S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7,P<0.05)。MAP、MSAP和SAP组中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占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MSAP和SAP三组之间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血钙、血钾、总胆固醇、碳酸氢根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SAP组比较,MAP组中白细胞计数、血钾、甘油三酯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徐州地区,胆源性、酒精性和高脂血症是导致AP的常见病因。男性更容易出现胆源性和酒精性胰腺炎,女性更容易出现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中老年人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患者,以及有吸烟、饮酒史患者更容易出现重症。另外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A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具有很好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与血清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STB)、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 E)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活动期U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将病例组按严重程度、临床类型、病变范围分组,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分析活动期UC与对照组的STB、Ch E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活动期UC患者STB和Ch 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STB和Ch E呈下降趋势,STB在轻度与重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Ch E在轻、中、重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病变范围的增加,STB和Ch E呈下降趋势,STB在E1与E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Ch E在E1、E2、E3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关性分析发现,STB和Ch E水平越低,UC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越重(P 0. 05)。结论 STB和Ch E水平降低对活动期UC的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的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徐曼秋  苏贞  甄玲玲  费素娟 《安徽医药》2019,23(9):1715-1720
目的 探讨藏红花素预处理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G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离并夹闭大鼠腹腔动脉30 min,去除动脉夹恢复血流1 h的方法制备GI-R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胃缺血再灌注组(GI-R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藏红花素预处理组(crocin组)、藏红花素预处理联合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crocin+LY组)。记录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并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测算大鼠胃黏膜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Bcl-2,Bax,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制备大鼠GI-R损伤模型。与GI-R组相比,crocin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细胞凋亡率降低;胃黏膜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强;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强,且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减弱(P<0.05)。而LY294002可减弱crocin的以上作用(P<0.05)。结论 crocin对抗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尼美舒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前列腺素E2(PGE2)合成及环氧合酶(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胃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进行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同浓度尼美舒利作用后细胞COX-2、PGE2、VEGF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尼美舒利100、200μmol/L作用48h后SGC-7901细胞的COX-2、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COX-2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80,P〈0.05);随着尼美舒利浓度的升高,PGE2分泌逐渐降低。结论抑制COX-2的活性与表达、减少PGE。的合成及由此引起的VEGF表达降低,在抑制胃癌血管生长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区饮食与胃癌发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费素娟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3,8(3):143-147
背景:近30年来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率已明显下降。1972~1999年,男性和女性胃癌的年龄调整发病率分别从62.0/10万和23.9/10万降至35.8/10万和17.5/10万。目的:研究环境因素,尤其是饮食因素与居住在上海市区15年以上的居民胃癌发病的关系,以探讨近30年来上海市区胃癌发病率逐渐下降的原因。方法:采用统一饮食频度问卷调查189例胃癌患者和567名对照人群,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胃癌发病前5年和10年的住房和收入状况、饮食和生活习惯、冰箱使用、吸烟和饮酒史、既往胃病史、肿瘤家族史等。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常服维生素、使用冰箱储存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豆、奶制品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等为预防胃癌的保护因素;肿瘤家族史、慢性胃病史、多食煎炸、盐渍、腌晒、烟熏食品、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白酒等为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结论:近30年来上海市区居民胃癌发病率的下降与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因素和广泛使用冰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萧树东  费素娟  汪奎 《胃肠病学》2003,8(3):162-165
背景:我国为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高发地区。1999年制定的H.pylori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有助于临床医师正确诊治H.pylori感染患者。目的:了解共识意见发表3年后我国临床医师如何处理H.pylori感染。方法:设计由16个问题组成的问卷调查表,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网站和医学空间网站上公布。结果:共收到合格答卷511份,57.1%的医师经常检查H.pylori感染。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快速尿素酶试验(RUT)60%,尿素呼气试验(UBT)40%,组织病理学检查36%。治疗H.pylori感染时,74.5%的医师选择三联疗法,19.0%选择四联疗法,5.7%选择二联疗法。50%的医师选用质子泵抑制剂(PPI) 两种抗生素,41%选用铋剂 两种抗生素,34%选用H2受体阻滞剂(H2RA)/PPI 铋剂 两种抗生素,14%选用雷尼替丁构橡酸铋(RBC) 两种抗生素;45%的医师选用呋喃唑酮。93%的医师认为H.pylori耐药是一严重问题。95%的医师选用四联疗法作为补救治疗,或更换更敏感的药物,或增加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83%的医师根除治疗后复查H.pylori感染情况。52%的医师获取诊治H.pylori感染相关信息的来源为1999年H.pylori处理共识意见。结论:共识意见对临床医师正确处理H.pylori感染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ufangkushen on gastric cancer cell killing by human γδT cells. Methods 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 method was used to amplify human peripheral blood γδT cells in vitro. Fufangkushen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was used to induce γδT cells and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SGC-7901 for 24 hours, MTr assays was used to detect inhibitory effect of Fufangkushen on these cell lines, LDH assays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γδT cells, and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apoptosis of γδT cells and SGC-7901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en days after cultivation, proliferation ra-tio of γδT cells increased from 4.21% to 70.35% and CD44 was up to 94.0%. Inhibitory rate of Fufangkush-en on SGC-7901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γδT cells (22.3% vs-22.4%, P<0.05). The negative inhibitory ratio on γδT cells showed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ith Fufangkushen's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5 to 1/400. γδT cells cytotoxic activity to SGC-7901 induced by Fufangkushen for 24 h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83.6% vs 71.2%, P<0.05). Apoptotic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γδT cells than in SGC-7901 (4.64% vs49.23%, P<0.05). Conclusion Fufangkushen, within routine concentration ranges, can promote γδT cells' proliferation, inhibit tumor cell growth and enhance γδT cells' cytotoxic activity. This may be beneficial to tum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ufangkushen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