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乌灵菌发酵液对小鼠抗辐射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试验、血清溶血素和凝集素水平检测、碳粒廓清试验观察乌灵菌发酵液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检测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液学指标、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细胞微核率与血清及脏器中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观察乌灵菌发酵液对氧化应激与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乌灵菌发酵液3,0.6 g·kg-1剂量组DTH反应明显增强(P<0.01),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血清溶血素、碳粒廓清指数及胸腺系数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骨髓有核细胞数与骨髓细胞微核率无明显差异,血清与心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乌灵菌发酵液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调节能力与造血功能来发挥抗辐射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HPLC测定人血浆中舒尼替尼浓度,并结合平衡透析法和超滤法测定舒尼替尼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WatersXBridgeTM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1磷酸二氢钠(70∶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10 nm。结果舒尼替尼在0.0575~34.5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0575μg·mL^-1;舒尼替尼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平衡透析法测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4.1±2.1)%,(81.0±1.8)%,(80.6±1.6)%,超滤法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0.8±1.7)%,(84.2±2.0)%,(82.6±2.2)%,2种方法结果比较接近。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能满足分析要求。舒尼替尼与人血浆蛋白有较高的结合率,且蛋白结合率与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在大鼠血液和脑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米诺环素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大鼠尾静脉注射米诺环素,测定给药后10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液、海马CA1区中游离药物的浓度。结果:米诺环素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2.08%,给药后迅速进入脑组织,在给药后3.83h左右浓度达到峰值,其后缓慢下降,脑组织的游离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h)可达血液的62.42%。结论: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测定米诺环素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并实现大鼠血液和脑组织中游离米诺环素浓度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米诺环素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且能长时间维持较高浓度,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微透析技术测定葛根素的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与超滤法比较。方法:微透析探针依次浸入含葛根素20、60、200μg/mL的大鼠、人血浆中,灌注器以2.5μL/min的流速依次灌注含葛根素0、10、30、100、300μg/mL的林格氏液,每15分钟收集1次样品,HPLC分析葛根素浓度。以灌注液与透析液中葛根素的浓度差对灌注液浓度进行线性回归,计算血浆中游离葛根素的浓度,进而计算葛根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与超滤法进行比较。结果:微透析法测定葛根素与大鼠、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值分别为31.14%、29.92%,超滤法分别为28.57%、28.83%,两种方法结果比较接近。结论:葛根素与大鼠、人血浆蛋白有较低的结合率,微透析法和超滤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HPLC法观察改性钠基蒙脱石(NM)对盐酸雷尼替丁(RH)胶囊犬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分成8组(每组2只):RH对照组、RH/NM组、NM后3个不同时间(0.5,1.0,2.0 h)RH组、NM前3个不同时间(0.5,1.0,2.0h)RH组。交叉试验3周期。在给RH后0.25,0.5,1.0,1.5,2.0,3.0,4.0,5.0,6.0,8.0,10,12 h采血。HPLC法测定血浆雷尼替丁浓度,DAS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RH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3.62±1.32)μg.mL-1,AUC0-t为(8.73±1.88)μg.mL-1.h,AUC0-∞为(9.38±2.35)μg.mL-1.h,MRT0-t为(2.90±0.15)h,t1/2z(3.82±3.13)h,Tmax为(0.917±0.376)h。NM后3个不同时间(0.5,1.0,2.0 h)RH组的Fr值分别为52.0%,73.1%,86.4%。NM前3个不同时间(0.5,1.0,2.0 h)RH组的Fr值分别为57.0%,64.8%,86.9%。RH/NM组的Fr值仅29.1%。结论改性钠基蒙脱石明显抑制盐酸雷尼替丁在犬体内的吸收,建议临床应避免给药间隔低于1 h,不仅避免NM过高地抑制RH在体内的吸收,并且能提高体内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虫草多糖对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悬液建立小鼠荷瘤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香菇多糖(1 mg·kg-1)组、虫草多糖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g·kg-1)组,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13 d后,检测虫草多糖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以及荷瘤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和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 虫草多糖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抑制S180肉瘤生长,提高荷瘤小鼠脾脏重量和脾脏系数;提高外周血CD3+细胞(总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数量及CD4+CD8-/CD4-CD8+比值,提高Th1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TNF-α和IL-2水平,并显著促进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结论 虫草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与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微透析技术研究虎杖苷的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与超滤法比较。方法 微透析探针依次浸入含虎杖苷20,60,200μg·mL1的大鼠、人血浆中,灌注器以2.5μg·min1的流速依次灌注含虎杖苷0,10,30,100,300μg·mL1的生理盐水,每15min收集1次样品,HPLC分析虎杖苷浓度。以灌注液与透析液中虎杖苷的浓度差对灌注液浓度进行线性回归,计算血浆中游离虎杖苷的浓度,进而计算虎杖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与超滤法进行比较。结果 微透析测定虎杖苷与大鼠、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平均值分别为86.15%,89.08%,超滤法分别为85.60%和87.24%,两种方法结果比较接近。结论 虎杖苷与大鼠、人血浆蛋白有较高的结合率,微透析法和超滤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氢气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应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发现,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吸入氢气、氢盐水注射或滴眼、饮用含氢水及促进肠道细菌产氢的方式预防和治疗如缺血再灌注损伤、器官移植损伤、神经变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与传统抗氧化剂比较,氢气具有多种优点,如选择性抗氧化、可快速扩散至靶点及无毒副作用等。而且,氢气还具有独立于抗氧化作用之外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深入研究氢气医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饮子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的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加味地黄饮子加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疗程两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动态血压、动态血压节律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下降,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压杓型节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地黄饮子对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使动态血压趋于正常,心率变异性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噬在米诺环素保护PC12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C12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模型,采用米诺环素(MC,1、10、100μmol/L)或3-甲基腺嘌呤(3-MA,5mmol/L)进行干预,MTT检测细胞活力,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观察自噬泡,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泛素结合蛋白P62/SQSTM l的表达。结果:氧糖剥夺处理后,1μmol/L和10μmol/L的MC能显著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而100μmol/L则会加重细胞的损伤。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与MC的浓度呈正相关性,自噬抑制剂3-MA能够降低LC3Ⅱ和Beclin1,增加P62/SQSTM l的表达逆转MC的保护作用。结论:低剂量(1、10μmol/L)MC能够通过增加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诱导PC12细胞产生自噬从而保护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处理后的PC12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