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外直接、间接联合搭桥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技术要点,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成人烟雾病患者应用直接、间接联合搭桥术治疗效果,术中分别解剖游离出颞浅动脉额支、顶支,采用较粗一支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M4段直接搭桥;另一支行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间接搭桥术。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1天、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结果 25例患者,行30侧联合搭桥术,23例术后1周内复查CT血管成像或DSA显示吻合口通畅,头部CT灌注成像显示脑血流量较术前增加,缺血症状改善。无死亡病例,患者的中位m RS评分由术前的3(1,3)分恢复到术后1周的2(1,3)分及术后3个月的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14,P0.01)。患者的中位NIHSS评分由术前的5(4,8)分恢复到术后1周的4(2,7)分及术后3个月的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36,P0.01)。1例患者术后合并对侧半球梗死,另1例合并术侧半球出血,均遗留偏瘫症状。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直接搭桥联合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间接搭桥术,可显著增加患者近期、远期脑血流量;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Nimodipine,NM)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大鼠学习记忆改变及海马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尼莫地平对DAI大鼠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AI组和NM组,每组12只,通过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与NC组比较,DAI组大鼠第1~3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DAI组比较,NM组大鼠第1~3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与NC组比较,DAI组大鼠2 min内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DAI组比较,NM组大鼠2 min内穿越平台区域的次数明显增加(P<0.05)。与NC组比较,大鼠DAI后NF-κB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DAI组比较,NM干预后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DAI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主要表现为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穿越次数减少。大鼠DAI后NF-κB蛋白表达增加,可能与轴索继发性损伤有关,NM可能通过抑制NF-κB蛋白的活化来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时,不同品系大鼠的表现,探索自身免疫神经保护的遗传特性。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Wister大鼠各30只。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后分别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和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并进行EAE评分,损伤模型的行为学和组织学分析。结果Wister大鼠较SD大鼠EAE发病早、症状重、时间长;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结果亦差。结论对EAE敏感的Wister大鼠,体内缺乏自身免疫保护机制。不同品系大鼠在CNS损伤时,其遗传基因决定了最终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不同主动免疫方法建立不同节段大鼠脊髓损伤自身免疫神经保护动物模型,并以其行为学变化加以评估验证。方法:实验于2004-06/09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中心进行。①实验动物选择:取近交成年雌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髓鞘碱性蛋白免疫组;全脊髓匀浆免疫组;卵白蛋白免疫组;假手术组;单纯损伤组,每组15只。豚鼠5只用于全脊髓匀浆制备。髓鞘碱性蛋白、卵白蛋白(均为Sigma)。②模型建立:除假手术组以外,按Gruner改良法制作T7或T9脊髓背侧损伤模型,打击强度为25势能克厘米(gcf),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③主动免疫:在损伤前1周,髓鞘碱性蛋白免疫组,皮下注射髓鞘碱性蛋白100μg/只;全脊髓匀浆免疫组,皮下注射全脊髓匀浆300μg/只;卵白蛋白免疫组,皮下注射卵白蛋白200μg/只。假手术组亦用髓鞘碱性蛋白100μg/只。损伤后即刻免疫,各组抗原剂量、种类同前者,但行腹腔注射。单纯损伤组,不做主动免疫。④大鼠行为学评估标准:分别在术后1,7,14,21,28d进行斜板试验角度测评;开阔地运动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关节活动、步态稳定性,爪、尾巴的位置等,时间为4min。0~21分标准,分值高为功能好,低为差);网格试验和平衡试验。结果:实验用75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不同胸段脊髓损伤的开阔地运动评分:伤后7d,T7损伤大鼠评分明显低于T9损伤大鼠(1.5比4.2分,t=22.71,P<0.05);28d时,两者比较差异更显著,(2.9比8.2分,t=19.18,P<0.01)。②免疫组大鼠斜板实验角度:脊髓损伤后28d,髓鞘碱性蛋白和全脊髓匀浆免疫组均显著大于卵白蛋白组(65°,60°比35°,P<0.01)。③各组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开阔地运动评分:免疫组明显高于卵白蛋白组(14.5,13.0比8.0分,P<0.01)。④网格试验和平衡试验:各组评分结果与开阔地运动评分结果一致。结论: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时应用不同主动免疫方法建立的动物模型表明:①脊髓损伤的节段越低,恢复的效果越好。②髓鞘碱性蛋白或全脊髓匀浆主动免疫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康复,卵白蛋白为异体蛋白,非自身抗原,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本组 4 0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11例。年龄 5~ 5 2岁 ,平均 2 6 .5岁。全部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 GCS评分 7~ 15分。伤后至手术时间 1~ 14天 ,其中 1例为伤后 5 8天 ,平均 4 .5天。全组均经 CT扫描确诊 ,血肿位于左侧 2 2例 ,右侧 18例。血肿量 2 0~ 6 0 ml。血肿厚度1.2~ 2 .9cm,平均 1.7cm。 38例有不同程度的中线结构移位和脑室受压 ,环池变窄 4例。方法 :选择血肿量最多的 CT层面的血肿中心或稍后一点为穿刺点 ,在局部麻醉下用特制颅锥在穿刺点锥颅钻孔 ,然后放置硅胶管或塑料引流管于血肿腔中心 ,陈旧性血液从引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髓鞘碱性蛋白(MBP)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60只,脑出血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MBP组、磷酸盐缓冲盐水(PBS)组、卵白蛋白(OVA)组,每组30只。每天应用Longa五级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同亚组按相应时间点取材,分别测定出血周围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免疫组化评分。取脾组织制作匀浆,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Foxp3与β-actin的相对密度值。结果 MBP组在对应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GFAP和BDNF的表达均明显高于OVA组和PBS组(P0.05或0.01);OVA组与PBS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Foxp3mRNA在大鼠脾脏中的表达MBP组均明显低于OVA组和PBS组(P均0.01),OVA组与PB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BP对实验性脑出血后大鼠的行为学缺损有治疗作用,可减轻症状,上调BDNF、GFA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oxp3 mRNA的表达;对血肿周边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后MBP及β-app封闭蛋白FE65表达的变化,为DAI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应用ELISA法研究DAI后MBP的变化及应用实时RT-PCR方法研究FE65mRNA的表达变化。近交成年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只,4只为对照。制备DAI模型,在伤后0.5h、1h、6h、12h、24h几个时间点,取4只动物处死取材用于实验。结果:大鼠DAI损伤后12h MBP表达开始增加,24h时表达更明显(P<0.05),而对照组FE65mRNA的表达在损伤后0.5h即开始升高,至1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MBP在DAI后12h表达开始增加;FE65在伤后30min内表达即升高,1h时达到高峰。FE65是DAI诊断的一种特异性指标,Real-timePCR是诊断DAI的一种快速、敏感的方法,尤其适于早期检测极少量的RT-PCR产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眶上锁孔入路下Willis环前循环的显露范围,为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10个成人尸体头颅行眶上锁孔入路的手术解剖,手术显微镜下观察Willis环前循环的显露范围及其穿支动脉的显露情况。结果外侧可显露同侧大脑中动脉的最大范围(1.88±0.26)cm;内侧可显露对侧颈内动脉的最大范围(0.77±0.15)cm;上方可显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最高点距前颅底平面(0.66±0.17)cm。前交通动脉的穿支数(3.10±1.20)支;A1的穿支数(6.35±2.18)支;Heubner返动脉平均(1.20±0.62)支,其中11/24起源于ACoA水平,8/24源于A2,5/24源于A1。结论眶上孔、额骨颧突、前床突、视神经及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是眶上锁孔入路的解剖标志;眶上锁孔入路对于Willis环前循环及其穿支动脉显露良好,适用于Willis环前循环部位的动脉瘤手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神经外科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是否有了提高,作者通过对所在医院1980年~1990年收治的80例儿童患者的回顾分析,并与该院1965年~1974年收治的87例髓母细胞瘤连续病例进行了纵向对比,结果表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研究了三维 CT(3D-CT)螺旋扫描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情况。方法:使用 HITACHI CT-W2000 滑环旋转扫描系统,120KV,200mA层厚2mm.层数60~90,检查床移动速度2~5mm/s,层间距1mm。在3D-CT血管造影中(3D-CTA),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100ml,高压注射器注入静脉20~30秒后开始扫描。结果:3D-CT 螺旋扫描技术在脑血管病、颅底外科及颅骨成型术等方面有独到的应用价值。结论:3D-CT 螺旋扫描能显示病变的立体结构,可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