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扩散张量成像以其特有的观察参数和指标,在神经系统生理功能和多种疾病的影像诊断和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其在神经生理、脑梗死、脑肿瘤、多种脑组织变性性疾病、颞叶癫痫和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研究和实验进展情况。提出扩散张量成像的广泛应用必将引导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更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面积测量法胰胆管水成像(MRCP)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禁食6~8h空腹行MRCP及多层螺旋CT检查,在每个患者MRCP及CT图像的标准轴位上,取相同长度扩张或狭窄的病变胆管,分别测量其截面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命名为相对扩张度,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中,良性梗阻10例,其中结石7例,炎性狭窄3例。恶性梗阻23例,其中肝门癌3例,胆管中段癌3例,胆管下段癌4例,胰头癌5例,壶腹癌8例。MRCP和CT两组截面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最大截面积之间的差值、最小截面积之间的差值以及相对扩张度之间的差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面积测量法MRCP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相对扩张度可以反映病变胆管扩张与狭窄的程度,把影像特征数据化,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动脉栓塞(PAE)在多层螺旋CT(MSCT)强化下扫描及后处理图象中的特征,评价其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可疑PAE病人均行MSCT强化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窥镜(VE)后处理。结果35例受检者主干肺动脉至段肺动脉的显示率为100%;对亚段及5级肺动脉的显示率为80.23%。在35例中32例可见到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和形态的充盈缺损,并有不同种类的间接征象。3例未见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其中2例各有1种间接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后处理是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安全、简便可行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MR各向同性扫描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动态增强序列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腹盆部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检查及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扫描检查,并进行相同层厚和层距的多方位图像重组及立体重建,观察图像特点。在平扫的特定层面设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及病灶作为参照物,量取它们各方向的径线长度,使其与相同方位的重组图像中相同层面上的参照物径线相对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腹盆部病变在平扫及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中都得到明确地显示,后者还同时显示出病变的血供特点及更加直观地展示出与邻近血管和脏器的毗邻关系;平扫各方位上的参照物径线与相同方位的重组图像中相同层面上的参照物径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各向同性扫描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可以更好的显示腹盆部病变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多方位图像重组和立体重建,可以更直观清晰地显示病灶及其与重要脏器的毗邻,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相似文献   
6.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胚胎时脊神经胚胎形成和脊神经管闭合障碍引起的脊髓脊柱等结构的先天发育异常.表现为脊髓圆锥位置下移,圆锥和马尾位置固定,常伴发其他畸形和椎管内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膀胱尿道及肛门的进行性功能障碍.X线、B超、CT对其诊断均有局限性.MRI以其高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多参数的成像特点,为该病的诊断及手术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内弥漫性病变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CT定位导引下使用槽式切割活检针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对28例弥漫性小结节病变、25例弥漫性斑片及磨玻璃状病变、11例弥漫性网格及蜂窝状病变(共64例)进行了75次切割活检,切割取材成功率为96.88%(62/64);病理检查确诊率91.94%(57/62),检查结果假性率17.74%(11/62),并发症发生率23.44%(15/64)。结论 (1)使用锋利的切割针、选择病灶密集的部位切割是取材成功的关键;(2)采用快进快出快切割的“三快”操作方法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3)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是肺内弥漫性病变可以选择的一种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各期相脑梗死DTI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7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Osborn分类方法,分为超急性期(6例),急性期(8例),急性晚期(15例),亚急性早期(12例),亚急性晚期(15例)以及慢性期(14例)。对每例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在所生成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DCavg)、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容积比各向异性(volume ratio anisotropy,VRA)、各向同性(isotropy,Iso)、衰减指数(exponential attenuation,Exat)、T2加权迹线(T2-weighted Trace,T2-WT)等参数图像中测量病灶中心值,并取对称区域作为正常对照;观察病灶与正常对照的6项参数在脑梗死6期演变中的变化。结果:①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其DCavg明显低于对侧正常组织(P0.05),Iso、Exat及T2-WT均高于对侧正常组织(P0.05),FA及VRA和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急性晚期及亚急性早期病灶DCavg、FA及VRA均低于对侧正常组织(P0.05),Iso、Exat及T2-WT值均高于对侧(P0.05);亚急性晚期病灶DCavg值较对侧增高(P0.05),FA、VRA及Exat值则较对侧减低(P0.05),Iso及T2-WT值和对侧变化不大(P0.05);慢性期病灶DCavg明显增高(P0.05),FA、VRA、Iso、Exat及T2-WT值呈减低改变(P0.05)。②DCavg、Iso、Exat及T2-WT在脑梗死超急性期、急性期、急性晚期及亚急性早期中的变化不明显(P0.05),而其DCavg均明显低于慢性期(P0.05),Iso、Exat及T2-WT均明显高于慢性期(P0.05);FA及VRA于超急性期、急性晚期、慢性期逐渐变小(P0.05)。结论:通过DTI参数测量比较及诸功能图观察,不仅可以诊断脑梗死,还可以判断其期相。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三维重建影像的左房间隔囊袋(LASP)检出情况,以及LASP的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月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受检者332例。其中男200例、女132例,年龄31~83(57.3±9.4)岁,按照年龄分为A组(≥50岁)271例、B组(<50岁)61例。将受检者的CTA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LASP。观察项目:(1)比较LASP在性别及A、B年龄组间的检出率差异;观察LASP形态及开口方向。(2)测量并比较A、B组受检者中LASP的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结果 (1)332例受检者中共检出LASP 69例(20.8%),其中男46例(23.0%,46/200)、女23例(17.4%,23/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P=0.220);A组检出LASP 56例(20.7%,56/271)、B组检出LASP 13例(21.3%,1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10)。囊袋口的形态多数为弧形,开口朝向上方或前上方,其中朝上方开口30例,朝前上方开口39例。(2)69例LASP的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分别为2.59~15.44(7.79±2.91)mm、0.58~3.21(1.57±0.41)mm、0.80~4.75(1.98±0.72)mm,其中≥50岁的LASP分别为(7.64±2.77)mm、(1.58±0.43)mm、(1.95±0.74)mm,<50岁的LASP分别为(8.43±3.50)mm、(1.51±0.34)mm、(2.09±0.68)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7、0.55、0.63,P值均>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三维重建可观察囊袋的形态特征,其检出率未见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并且年龄≥50岁与<50岁者LASP囊袋深度、囊袋壁厚度、囊袋口宽度也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10.
陈军  秦昕东 《上海医学影像》2005,14(2):133-133,136
目的探讨肿块形包裹性积液的超声表现。方法采用Aloka-SSD1400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对19例肿块形包裹性积液行超声检查。结果B超检查的19例患者,结合其它检查,17例确诊为包裹性积液。其中心功能不全导致的4例,结核性11例,癌性2例。结论超声检查可较全面地显示肿块形包裹性积液的范围,了解胸水的性状,应作为临床诊断包裹性积液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