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自抗结核药物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以来,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减少,尤其是眼部结核更为罕见。作者近年来收治了4例黄斑部脉络膜结核,现复习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46岁,最低视力FC/10cm,最高视力0.4;右眼发病1例,左眼3例,均为单眼发病;OT试验:2例强阳性,2例为阳性。  相似文献   
2.
<正> 我所自1987—1989年共收治复杂性白内障37例,57只眼,采用后房摘除法获良好效果。临床资料本组37例,57只眼,其中一眼已失明另一眼为复杂性白内障者为11例,双眼均为复杂性白内障为19例,一眼为正常眼另一眼为复杂性白内障者7例,年龄45—78  相似文献   
3.
患者阎×女38岁左上睑红肿、眼球运动障碍,于1988年9月来诊。全身检查无异常发现。视力右1.0,左0.9。左上睑肿胀,外上方近眉弓处最为明显,压痛,红肿弥散,未触及明显限局性肿块。眼球向外上转受限,球结膜水肿,以颞上部为著。屈光间质及眼底无异常,眼压指测正常。诊断为急性泪腺炎。入院后,抗炎治疗1周余,  相似文献   
4.
这是眼科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玻璃体脱离,系指基础部以后的玻璃体皮质和外壁分离而言。这是从1886年眼底镜问世方始认识到的一种病理变化。临床上乳头前胶质环的存在并不少见,这是后部玻璃体从乳头表面粘连处撕脱而造成的不正形环,亦称之为玻璃体后裂孔。这是玻璃体后脱离的证据。由于有时此环的神经胶质薄且透明,故有的后脱离并非就可见到此环。由于裂隙灯显微镜的问世,才使玻璃体后脱离这一病态得以直  相似文献   
5.
张××男23岁1984年8月24日来诊。主诉左眼球外突一年,近半年加重,双眼视力均为1.5。左眼下斜15°,向上运动受限。在眶上缘后方可触到一肿物,质地较硬,与皮肤无粘连,同眶骨粘连紧密,不移动,大小约2×1cm。眼睑无炎性改变,眼球突出度:右眼15mm,左眼24mm,眶距98mm。右眼屈光间质及眼底正常。左眼底正常。X光摄片显示左眼眶扩大,眶上壁可见一高密  相似文献   
6.
我所自1987—1989年共收治复杂性白内障37例,57只眼,采用后房摘除法获良好效果。临床资料本组37例,57只眼,其中一眼已失明另一眼为复杂性白内障者为11例,双眼均为复杂性白内障为19例,一眼为正常眼另一眼为复杂性白内障者7例,年龄45—78  相似文献   
7.
<正> 自抗结核药物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以来,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减少,尤其是眼部结核更为罕见。作者近年来收治了4例黄斑部脉络膜结核,现复习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46岁;最低视力 Fc/10cm,最高视力0.4;右眼发病1例,左眼3例,均为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