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椎体结核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45例多椎体结核患者抗痨治疗 3周 ,手术彻底清除病灶 ,行前方或侧前方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5例患者并行椎体前路内固定。结果 45例获 12— 40个月随诊 ,术后 5周内 40例背部痛减轻 ,术后 3周 44例血沉与术前比较不同程度降低。 3 8例后凸畸形的患者 ,畸形矫正 90 % ,随访期内 ,仅有 1例丢失度为 3°。 15例有神经损害的患者 ,都有 1— 2级 (Frankel分级 )的恢复。在随访期内 ,44例植骨融合 ,未复发。结论手术治疗多椎体结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中进行B超定位下低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入选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行上肢手术的患者90例,按麻醉方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进行低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进行常规配制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运动时间、麻醉持续镇痛时间、镇痛起效时间等,臂丛神经阻滞优良率,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恢复运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持续镇痛时间、镇痛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的臂丛神经阻滞优良率分别为88.9%、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手术患者在B超定位下行低浓度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评估改良Pauwels'股骨转子间截骨术在儿童创伤性髋内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作者近年来收治10例儿童创伤性髋内翻患儿,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11.2岁,采用改良Pauwels'股骨转子间截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颈干角、双侧肢体长度的变化.结果 10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3~5)年,...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急性白血病(AL)、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虽然骨髓移植是目前根治恶性血液疾病最先进的方法,但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成功几率小,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都可以接受骨髓移植,所以目前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仍以传统的放疗和化疗为主,再辅以分子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二十年里,进展期胃癌患者通过治疗后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但是其治疗方法并没有获得显著进展。虽然胃癌的中位生存期大约在7~11个月,且存活超过2年的已经〉10%,但是,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来说,其最合适的一线化疗方案一直存在争议,且大多数人对化疗仍持有偏见。最近,肿瘤生物学的显著进展促进了靶向致癌关键途径的新药物研究。在国际随机研究中,对进展期胃癌来说,多数分子靶向因子被证实有效,一种抗HER-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显示在抗HER-2阳性的进展期胃癌方面有抗肿瘤活性。然而,只有20%的HER-2阳性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此获益。因此,发展更有效的因子和鉴别预测及预后的标记物因子来选择哪些患者能从特定的化疗方案和靶向治疗中获益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进展期胃癌的靶向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机器自动分割肝癌CT图像纹理特征的可行性。方法 用强度、纹理、形状和边缘的图像特征来描述分割的情况,计算从操作者分割提取的特征与机器分割的相关性,测量不同操作者分割CT图像与机器分割CT图像的一致性。结果 操作者在选择不同层面时并不一致。操作者的分割结果也并非重叠。每个机器分割与其操作者手动分割的平均重叠程度与两个操作者之间的重叠程度相当(74% vs 69%)。机器分割与操作者手动分割组内相关性(ICC)结果表示纹理和强度特征是最显著的,边缘和形状特征最小。结论 本研究通过在每个操作者分割的最大圆来确定机器自动分割,从而有助于临床中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对CT图像进行分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短期认知功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拟行腹部手术的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0例选择单纯全麻方案,研究组100例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案。监测2组患者入室后静卧5 min(t_0)、麻醉诱导即刻(t_1)、气管插管即刻(t_2)、切皮即刻(t_3)、术毕前5 min(t_4)、拔管即刻(t_5)时的心率、血压与术前、术后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同时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2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结果与t_0时比较,研究组t_1、t_2、t_3时的血压、心率均明显下降(P均0.05),对照组t_1时的血压明显下降(P0.05),t_2时血压、心率明显上升(P均0.05),t_5时收缩压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t_2、t_4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t_3时舒张压、t_5时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术后1 d、3 d时的(MVV-VE)/FEV_1、MVV/FEV_1比术前1d及研究组均明显降低(P均0.05),RV/TLC明显升高(P均0.05),而研究组无显著变化(P均0.05)。与术前1 d比较,研究组术后3 h、6 h及对照组术后3 h、6 h、1 d、3 d时的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术后3 h、6 h、1 d、3 d时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术后3 h、6 h、1 d、3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与呼吸功能的影响较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评价生物素化CD45单抗介导的99mTc-生物素在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中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的价值。【方法】 CD45单抗及DTPA-生物素的99mTc标记采用直接标记法。取人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1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9只。实验组为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组,静注生物素化CD45单抗100 μg,48 h后静注亲和素200 μg,再过48 h静注99mTc-生物素7.4 MBq(20 μg);对照组为99mTc-CD45单抗放免显像组,静注99mTc-CD45单抗100 μg。上述两组裸鼠分别于注药后3、6、12 h分别进行SPECT显像,每个时间点各取3只裸鼠断颈处死后,取脏器组织及肿瘤,称重后在γ计数仪中测量放射性计数,经放射性衰变校正后计算各脏器的%ID/g及肿瘤/非肿瘤(T/NT)比值。【结果】平均每分子CD45单抗约结合12分子生物素,CD45单抗及DTPA-生物素的99mTc标记率分别>70%和>80%。三步法给药后荷瘤裸鼠SPECT显像及生物分布示:整个显像期间血池内放射性均较低,肝脾见较多放射性浓聚;注射标记物后3-6h,肿瘤显影清晰,并持续到12 h;注药后3、6和12 h肿瘤的%ID/g分别为1.73 ± 0.22、1.24 ± 0.03和0.94 ± 0.07;肿瘤/血液比值分别为3.5、4.9和7.8;肿瘤/肌肉比值分别为8.2、8.9和10.4。而静注99mTc-CD45单抗后则可见肝脾及肾脏明显放射性聚集,12h血池内见较多放射性分布,肿瘤部位见有少量放射性集聚,12 h肿瘤的%ID/g为0.89 ± 0.13,肿瘤/血液及肿瘤/肌肉的比值分别为1.6和2.5。【结论】与99mTc-CD45单抗相比较,99mTc-生物素三步法预定位放免显像明显改善肿瘤T/NT比值,标记物注射后3 h即可使肿瘤显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利用fac[99mTC(CO)3(H20)3]+中间体标记IgG的方法,了解99mTc(CO)3(H20)3-IgG在体内外的稳定性,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方法 自行合成fac-(99mTc(CO)3(H20)3]+中间体,并采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法测定其放化产率,利用放化中间体fac-[99mTc(CO)3(H20)3]+直接进行IgG的放射性标记,用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放化纯度.并分别观察99mTc标记IgG在人血清白蛋白(HSA)及生理盐水(NS)中的稳定性.取9只小白鼠,分别经尾静脉注人99mTc 标记IgG(3.7x104 Bq/100μl),于注药后2,4和12h分别先进行SPECT显像,然后处死小鼠分离各脏器,称重后测定放射性计数,计算各脏器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ID/g),结果fac-[99mTc(CO)3(H2O)3]+中间体的放化产率为82.48%,室温放置4h保持稳定.99mTc(CO)3(H20)3-IgG的标记率为57.04%,放化纯度均大于90%,在HSA中温育24h放化纯度保持稳定,而在NS中温育24h放化纯度则降为20%.体内生物分布显示99mTc(CO)3(H20)3-IgG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肝、脾、肾,可较长时间存留于血池中.结论 利用放化中间体fac-[99mTc(CO)3(H20)3]+直接进行IgG放射性标记,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稳定性,在小鼠组织中分布特点符合IgG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规律,可满足进一步的单抗及多肽标记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