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比较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3月~2008年9月,对1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A固定62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57例,分析比较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①PFNA组手术时间30~95 min,平均(52.34±13.81)min;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0~135 min,平均(91.49±15.12)min,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PFNA组术中出血100~300 ml,平均(142±45)ml;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00~500 ml,平均(319±74)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髋关节功能改良Harris评分下降情况,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比较,PFNA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原因,以期防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脱位.方法:选择2002-01/2007-06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共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48例(406髋),在治疗和随访中,共有15例(15髋)患者发生脱位(占3.7%),男6例,女9例;年龄35~76岁,平均58岁.原发病包括股骨颈骨折3例(其中1例为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翻修病例),股骨头坏死5例,髋关节发育不良5 例,骨性关节炎2例.髋关节置换手术采用外侧入路8例,后外侧入路7例.首次脱位时间:2周以内2例,2~4周3例,4~6周6例,6~12周3例,12周以后1例.发生脱位时的动作主要为:搬动患者2例,翻身2例,转身4例,由坐位试图站立3例,穿袜2例,拾物2例.根据临床分析和手术切开发现,前脱位6例,后脱位9例.根据双髋关节正位X射线片,发现假体位置安放正常5例,假体位置安放不当10例.发现假体脱位后,立即行闭合复位,其中11例成功复位,4例闭合复位失败行切开复位手术,并限制肢体活动.7例再次发生脱位,4例延长佩戴外展支架固定时间,另外3例行翻修术.结果:随访10~60个月,8例首次复位即获得成功,关节稳定性好,以后未再脱位.4例再次发生脱位患者,复位后延长支架固定时间,未再脱位.3例翻修者未再发生脱位.Harris评分为 (87±5)分.随访中未发现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反应.结论:髋关节置换早期脱位应强调以预防为主,复位后外固定时间要足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2种手术方法治疗保守治疗失败的儿童盖氏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本组51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克氏针内固定2种方法治疗桡骨骨折,手法复位下尺桡关节解剖关系或尺骨远端骺骨折,根据其稳定性决定是否以克氏针经皮固定尺骨远端骨骺或下尺桡关节,并置屈肘位长臂石膏托外固定4~6周。结果:2组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6个月。根据Berton评分标准,钢板组28例:优9例,良1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9%。克氏针组23例:优5例,良9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达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对比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桡骨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结合长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保守治疗失败儿童盖氏骨折可以获得更佳的骨折稳定性及腕和前臂功能。  相似文献   
4.
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2月至2007年7月,共52例移位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的患者,男3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6岁.按照Mayo分型:其中ⅡB型31例,ⅢB型21例.所有骨折均行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 术后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4.2个月.所有骨折均于3个月内愈合,无伤口感染;3例由于钢板皮下激惹,取出内固定后症状缓解.术后采用Broderg和Money评分标准进行评估:30例ⅡB型骨折中优22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19例ⅢB型骨折中优6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3.7%.两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型钢板是治疗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Mayo分型可作为判断骨折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与髁部支持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的63例(Ⅰ组)及采用髁部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76例(Ⅱ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HSS膝关节评分。结果:①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63,P=0.000;U=3.759,P=0.000;U=5.007,P=0.000)。②两组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存在时间效应(F=105.801,P=0.000),不存在组别效应(F=0.344,P=0.558),测量时间与处理方案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0.069,P=0.856)。结论:对于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而言,股骨远端微创固定系统和髁部支持钢板固定相比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的优势,但二者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无差别。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对于需行手术者,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常规后路手术中常需广泛剥离椎旁肌以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然而对椎旁肌大面积的剥离和长时间牵拉,致使椎旁肌缺血坏死和失神经支配,往往导致顽固性腰背痛、腰背肌无力等并发症的发生。为了减少手术对椎旁肌的损伤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wiltse等于1968年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来替代传统后正中入路用于腰椎的后外侧融合和不需椎管减压的椎弓根置钉。我们应用Wiltse人路即椎旁肌入路治疗无需椎管减压、单节段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并与传统后正中人路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79年以来收治肱骨骨折并桡神经损伤26例,经2年以上随访,现将结果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最大38岁,最小5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跌伤8例,石头或其他压砸伤5例,机器辗伤2例.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13例.桡神经伤漏诊15例,其中3例继发于骨折手法整复后.桡神经损伤类型:本组26例均经手术探查,完全断裂12例;不全断裂3例;挫伤11例,其中5例桡神经被骨折断端或移位骨折片嵌压.肱骨骨折部位:中段7例,下段7例,髁上12例.骨折类型:横形9例,斜形或螺旋形4例,粉碎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受伤当天,最长4个月.  相似文献   
8.
9.
四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治疗(附7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经后路手术治疗胸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椎骨折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脊柱骨折,由于胸椎解剖的特殊性,临床上有别于常见的胸腰段骨折。T11和T12骨折其特点与腰椎骨折相似,不列入胸椎骨折范畴内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