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和栀子苷元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15∶85),检测波长238 nm.测得栀子苷、栀子苷元与小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和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8.1±4.2)%和(63.4±1.2)%,(17.6±4.9)%和(81.5±6.2)%,以及(24.5±3.8)%和(94.6±1.0)%.结果表明栀子苷元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高于栀子苷.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肠损伤(radiation-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RIII)是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放疗而引起的一种肠道不良事件,其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限制了放疗剂量及临床效果。目前,临床上防治RIII的主要手段有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中药因含有结构多样化的活性单体成分在RIII防治方面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研究发现,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等中药单体具有减轻肠道放射性损伤的功效,主要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调节线粒体凋亡途径、调节肠道菌群和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作用。该文检索了近10年国内外有关中药单体防治RIII方面的研究文献,以期为防治放射性肠损伤新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经皮微针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针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剂形式,具有微创、无痛的优势,可以克服其他经皮递送系统吸收差的潜在缺陷,穿透角质层实现药物递送。中药经皮微针是将中药以微针形式或在微针帮助下输送至真皮层,通过微循环进入血液,到达治疗部位。对固体中药经皮微针、涂层中药经皮微针、可溶性中药经皮微针、水凝胶中药经皮微针和中空中药经皮微针的优缺点和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多中药经皮微针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可实现药物的特异性释放,提高药物的利用率。按照刺激方式的不同可将该类制剂分为内源性刺激响应型、外源性刺激响应型和联合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其中,内源性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可通过载体材料对病变部位温度、pH等改变作出特异性响应,从而将药物递送至靶部位;外源性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可利用光、热、磁、电等外部刺激使载体材料发生相变,进而实现药物的递送;联合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则是结合2种或2种以上的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如温度-pH双响应型给药系统等。目前,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的相关研究多处于实验阶段,未来还需更深层次的稳定性、毒性及皮肤刺激性评估,为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