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张乔 《安徽医药》2005,9(5):345-345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一氧化碳(CO)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方法在急性CO中毒常规综合抢救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纳洛酮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清醒时间缩短(P<0.01). 结论纳洛酮可常规用于急性CO中毒病人的抢救,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小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4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立迈青) 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 例, 对照组54 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LM WH 0 4 ml腹壁皮下注射, 每日2次, 连续10天。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连续30天。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血常规, 血小板, 出、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PT) 及肝、肾功能等变化, 观察有无出血等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1 2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 6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 01)。但无明显减少血小板数量, 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无明显变化。结论 小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简便, 疗效较好, 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常并发低渗血症。回顾我院1996~2004年收住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205例,其中出现低渗血症86例(占42.0%),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5例肺心病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根据血浆渗透压水平分成低渗血症组与非低渗组。低渗血症组86例,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53~86岁,平均64.01~12.68岁。非低渗血症组119例,其中男76例,女43例;年龄55~82岁,平均63.80~11.21岁。1.2血标本采集及各项生化指标测定:均采集晨间空腹静脉血,自动血生化仪检测血K+、Na+、Cl-、Glu、…  相似文献   
4.
有毒动物药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镇痛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炎作用等多方面对有毒动物药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合论述,进而阐述有毒动物药在药理方面的研究态势,为开发、利用有毒动物药以及研制新型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服药时间和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观察标准的受试对象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8例)在每日清晨顿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和苯磺酸氨氯地平5mg;观察组(B组44例)在晨起顿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夜间顿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mg。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治疗4周后24HMDBP 24HMSBP dSBP dDBP nSBP nDBP变化及降压效果。结果:A、B组治疗后24 h动态血压测定各个指标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血压下降差值比较24HMDBP d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MSBP dDBP nSBP n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早晚服用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D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中的整合状况,探讨其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28例HPV-16阳性并经组织学证实具有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及正常宫颈上皮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 DNA的整合状况;采用E2/E6的比值作为整合的替代标志物。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354例)包括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3例SCC及251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对照组(74例)包括34例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40例正常宫颈上皮细胞女性。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HPV-16 DNA整合率的变化采用χ2趋势分析;病毒整合与现患HSIL及SCC风险的优势比(OlR)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PV-16 DNA整合率随宫颈病变的加重逐渐升高,从对照组中的6.8%(5/74),升高至HSIL组的29.9%(75/251)及SCC组的68.0%(70/103),3组整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调整吸烟状况及合并感染其他高危型HPV后,HPV-16基因组整合与现患HSIL及SCC风险的优势比为OlR=2.30(95% CI:1.62,3.18)。结论 HPV-16 DNA整合发生在病毒感染自然史的早期,病毒整合在宫颈癌变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健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定量分析,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的心理健康研究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2019年12月1日到2022年5月9日期间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健康研究的7 332篇文献为样本展开文献计量分析,并利用VOSviewer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挖掘该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结果: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健康研究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科研产出有较高影响力,发文量居于前3位的国家为美国、中国、英国;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心理健康研究聚焦在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感染风险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医护人员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常用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等。结论: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研究应加深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覆盖面,并进行追踪研究,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链条;未来的心理健康服务应发挥社区的作用,探索建立以社区初级服务为基础、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协作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常并发低渗血症。回顾我院1996 ̄2004年收住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205例,其中出现低渗血症86例(占42.0%)。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5例肺心病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根据血浆渗透压水平分成低渗血症组(低渗组)与非低渗血症组(非低渗组)。低渗组86例,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53 ̄86岁,平均(64.01±12.68)岁。非低渗组119例,其中男76例,女43例;年龄55 ̄82岁,平均(63.80±11.21)岁。1.2血标本采集及各项生化指标测定均采集晨间空腹静脉血,自动血生化仪检测血K …  相似文献   
9.
蝎毒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蝎毒中的神经毒素是一类具有特异生物活性的多肽物质。笔者综述了近几年来蝎毒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癫痫、纤溶、抑制心率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对肿瘤、疼痛、炎症、癫痫等疑难顽症均有独特疗效,为今后蝎毒在各医学领域的合理应用提供前瞻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急诊胃镜检查重症监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病情严重而又复杂,常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如何能及时明确病因尤其重要。急诊胃镜检查作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最直接可靠的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4月间我院各病区的重症监护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159例患者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其对重症监护患者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