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氯吡格雷治疗对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6期间收治的214例行PCI术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PCI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采用PCR测定患者全血CYP2C19基因分布,比较患者CYP2C19基因型特征,分析其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狭窄的关系。结果:214例患者CYP2C19*1、*2、*3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66.36%、29.21%及4.43%;快代谢型的频率为44.86%,中代谢型的频率为42.99%,慢代谢型的频率为12.15%。其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快代谢基因型出现的频率为9.76%,中代谢型基因出现的频率为53.65%,慢代谢基因型出现频率为36.59%(P0.05);且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等位基因出现频率为36.59%,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而*2等位基因及*3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1.22%及12.19%,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再狭窄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率较高,主要以中代谢及慢代谢基因型为主,且患者CYP2C19*2和CYP2C19*3基因突变是导致预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再狭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将178例成功接受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三组,HbA1c< 6.0%组、HbA1c 6.0% ~ 7.0%组、HbA1c>7.0%组.用冠脉造影(CAG)及IVUS随访6~ 12个月,以CAG直径狭窄率≥50%为支架内再狭窄,用IVUS观察三组冠脉支架术后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新生内膜面积,初步探讨HbA1c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178例患者共201处病变,CAG随访示支架内再狭窄30例,再狭窄率14.9%,再狭窄患者的HbA1c水平为6.87%±0.56%,明显高于无再狭窄患者的6.05%±0.4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其中HbA1c<6.0%组发生再狭窄10例,HbA1c6.0% ~ 7.0%组8例,HbA1c> 7.0%组12例,HbA1c> 7.0%组再狭窄率为31.6%,明显高于HbA1c 6.0%~7.0%组的13.8%和HbA1c≤6.0%组的9.5%(P<0.01).相关分析表明HbA1c与新生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5和0.617,P< 0.01).结论 HbA1c升高可能与冠脉内膜增生有关,测定HbA1c有助于评估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风险,控制好HbA1c对预防冠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14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在50%~70%的病变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特征,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测定各组血清中MMP-9、hs-CRP浓度,分析斑块特与血清MMP-9、hs-CRP浓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有不稳定斑块存在,不稳定斑块组血清中MMP-9、hs-CRP浓度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稳定斑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MMP-9、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有不稳定斑块存在,血清中MMP-9、hs-CRP浓度增高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梅百强  杨希立  梁茜  周昭仑  岑锦明 《医药导报》2013,32(10):1325-1328
目的 观察短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防治慢性肾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后对比剂肾病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效果. 方法 将120 例拟行 PCI 术的轻度慢性肾病 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 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基础上,强化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1,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d-1,观察 PCI 术前基础血清肌酐(Scr),术后24~72 h Scr、术前及术后eGFR、mALB等指标. 观察两组对比剂肾病及随访6个月内的MACE发生情况. 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13例(10.83%) 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强化治疗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8.3%和13.3%,χ2=0.428,P=0.358) ,术后mALB高于常规治疗组(14.41±8.32 和 13.75±12.13,P=0.53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随访6个月MACE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6.6%和18.3%,χ2=5.13,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短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轻度慢性肾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MACE的发生率,有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的趋势,且无显著增加蛋白尿的肾脏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iR-26a-1 rs737220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探讨miR-26a-1 rs7372209基因多态性与华南地区汉族人冠心病遗传易感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分析技术,对295例冠心病患者和283名对照个体的miR-26a-1 rs7372209(C>T)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统计该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的相关性。结果 CC、CT、TT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4.6%、37.6%和7.8%,在对照组中分别是57.2%、37.5%和5.3%,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4,P=0.460)。携带miR-26a-1 rs7372209 T变异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无明显相关(OR=1.15,95%CI=0.88~1.49,P=0.315)。结论 miR-26a-1 rs7372209(C>T)多态位点与华南地区汉族人冠心病易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连续随访常用于评估动脉硬化进展,可作为药物治疗临床观察终点指标。自从1994年第1项他汀类药物降脂试验斯堪的纳维亚辛伐他汀生存率研究(4S)结果公布后,随后相继结束的以强化降脂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试验(REVERSAL)、普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评估和感染疗法研究(PROVE-IT)、治疗达新目标研究(TNT)、强化降脂进一步减少临床终点试验(IDEAL)、瑞舒伐他汀对血管内超声检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研究(ASTEROID)、他汀类药物用于一级预防合理性研究(JUPITER)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他汀类药物降脂试验均有力证实,应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强化降脂治疗),在获得心血管保护作用增加的同时能够逆转斑块的进展。但国内外学者对强化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治疗的是非功过一直存在争议,而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性行动(ACCORD)强化调脂研究结果的公布,可能引起新一轮争论,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与动脉粥样斑块进展和逆转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治方法及疗效,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基础疾病、血培养病原学种类、药敏试验结果、超声心动图改变及治疗效果、预后等.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临床特征仍为发热与心脏听诊有杂音;7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酿脓链球菌19株占38.78%,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占36.73%;心脏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74例,占93.67%,高于血培养阳性率;右心感染13例,占17.58%;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好转及康复的55例占69.62%,需手术的18例占22.78%.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心脏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较高的检出率,右心感染比例有所上升,多学科合作能使疾病得到较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40例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271例为对照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分析技术对TGF-β1-509C/T(rs1800469)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该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CC、CT和TT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9C/T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无易感相关性(χ2=2.813,P=0.245)。在不吸烟患者中,CT和TT基因型均显著增加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OR=1.98,95%CI:0.98~4.02,P=0.059、OR=2.49,95%CI:1.20~5.17,P=0.014),T等位基因明显增加个体患冠心病的发病风险(OR=1.49,95%CI:1.07~2.08,P=0.019)。结论 TGF-β1-509C/T(rs1800469)多态位点在不吸烟人群中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有关,并且T等位基因是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评估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外膜及微循环功能,并根据FFR>0.83及IMR≥25界值对患者进行分组随访,以明确不同组别患者的预后。方法纳入FFR>0.75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22例,进一步测量IMR值、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值(CFR)。根据是否IMR值≥25 U及FFR值>083分成4组,A组(IMR<25 U及FFR>0.83)、B组(IMR≥25 U及0.75<FFR≤0.83)、C组(IMR≥25 U及FFR>0.83)、D组(IMR<25 U及075<FFR≤0.83),其中A组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按照指南正规服用药物治疗。患者出院当天即开始随访,出院后2周以后每月随访1次,如病情变化随时就诊,随访截止日期2020年8月31日。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情况。结果年龄、高血压病比例、Gensini积分、HDL-C、LDL-C、CFR值、Hcy 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B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比例、Gensini积分、LDL-C和Hcy较对照组高,HDL-C及CFR值较对照组低(P<0.05)。C组患者年龄及Hcy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D组患者HDL-C水平及Gensini积分较对照组高(P<0.05)。B组患者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MACE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组、D组MACE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