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讨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61眼)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并对术前和术后眼压、视力及房角的变化进行6~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前平均眼压(18.25±3.12)mm Hg (1 mm Hg=0.133 kPa),术后(12.1±2.09)mm Hg,术前周边房角深度<1/2 CT者42例,术后周边前房深度≥1 CT者39例;术后房角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术中及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能够有效地改善病情,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加深前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板(Medpor)植入手术治疗单纯性眶壁骨折的效果观察。方法单纯性眶壁骨折患者31例,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板植入进行眶壁骨折复位术治疗。术前及术后CT检查对比眶壁骨折恢复情况及眼球突出度情况。结果复视完全恢复患者26例(占83.9%),所有病例术后眶壁成功完成复位,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眼球内陷、复视现象。结论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板植入手术治疗单纯性眶壁骨折是安全、有效且稳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γ-干扰素对实验性青光眼滤过术瘢痕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γ-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在实验性青光眼滤过术中抗结膜下瘢痕形成的效果。方法16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每组8只16眼。均行小梁切除术,用药组于术毕即刻、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结膜下注射γ-IF500×10^3 IU,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作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滤过泡及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IOP:2组术后IOP均较术前下降,但2组间术后IOP无差异。功能性滤过泡:用药组14眼,对照组6眼。电镜观察:术后21d,用药组纤维排列整齐;对照组纤维排列紊乱。光镜观察:术后21d,用药组结膜下组织疏松,可见纤维间隙,成纤维细胞较少;对照组结膜下被纤维组织填充,成纤维细胞较多。结论γ-IF可有效防止滤过泡瘢痕化及巩膜瘘道阻塞,提高滤过术成功率,有临床应用价值。【眼科新进展2007;27(2):99-101]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0岁,生后即诊为Sturge-Weber综合征,7岁时因右眼眼压超过30mmHg行首次小梁切除术。3.5年后右眼眼压仍控制不佳,再次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取1.5mm×2.0mm小梁网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光镜下能模糊辨认Schlemm管,睫状肌位置明显前移,几乎与Schlemm管中间位置相接触,角巩膜部的小梁网很薄,类似于Schlemm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用于房室间隔残缺损快通道麻醉患儿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脑组织代谢以及血浆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择期实施手术的52例房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和对照组(芬太尼),每组26例。两组均采用快通道麻醉方式,其中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芬太尼,比较两组在麻醉前(T0)、劈胸骨(T1)、复温3 min时(T2)、术毕(T3)及气管拔除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肾上腺素(E)、乳酸差(ADVL)、脑摄氧率(O2Ext)、动脉-颈静脉血氧浓度差(Ca-jvO2)、动静脉血糖差(Ga-j)以及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差异。结果 T1~T4阶段两组的MAP、HR、E均呈现上升趋势,T4时观察组的MAP、HR高于对照组,而E低于对照组;观察组Ga-j波动浮动小于对照组Ga-j波动浮动;两组Ca-jvO2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ADVL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且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O2Ext的变化趋势无差异;此外,两组Glu及GABA水平也呈现下降趋势,但观察组的Glu及GABA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瑞芬太尼应用于房室间隔残缺损患儿手术,可有效下调机体应激反应、改善脑组织代谢、减少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对22例老年卧床压疮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患者皮肤情况明显好转或治愈。现将有关压疮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50~87岁,平均年龄68岁,卧床时间1~12个月,平均卧床时间为6个月,其中高热昏迷6例,心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