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将124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60例使用放射治疗防护剂涂抹为观察组;64例只作常规的健康教育为对照组。观察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预防和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皮肤反应发生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放射治疗防护剂提高了皮肤对辐射的耐受程度.减轻了皮肤损伤程度,降低了严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近20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出现,银屑病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调节细胞因子平衡的白细胞介素10及白细胞介素11,抑制T细胞活化的阿法西普及依法利珠单抗在银屑病治疗中均取得一定疗效,但阿法西普与依法利珠单抗因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均已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 PP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临床试验的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PPP患者共73例,随机分为3组: 低剂量组以2倍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 MED)为起始剂量、中剂量组(以4倍MED为起始剂量)和高剂量组(以6倍MED为起始剂量)。各组均接受每周3次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持续12周。分别评估治疗第0、2、4、6、8、12周时掌跖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lmoplantar pustular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p-PASI)和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评分,并记录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治疗结束时均获得良好疗效。高剂量组pp-PASI降低(26.92±4.90)较中、低剂量组pp-PASI降低更为显著(21.05±4.48,17.3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组患者DLQI评分均有改善,高、中剂量组DLQI评分改善快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12/24,50%)。结论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掌跖脓疱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以6倍MED为起始剂量,每次治疗较前一次递增20%可较快达到满意疗效,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应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在选择剂量前对皮肤厚度及皮肤类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背景剂量输注和无背景剂量输注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足月妊娠的初产妇共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背景剂量为5ml/h,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组无背景剂量输注,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评估用药后0.5、1.0、2.0h和宫口开全时的疼痛程度及产妇镇痛满意度;记录产程、用药量(不包括试验剂量和负荷剂量)和Bolus按压次数。结果:观察组除用药量小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两组观察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背景剂量输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可产生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增加用药量。  相似文献   
5.
早期梅毒1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对188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8例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64:1,年龄主要集中在21~50岁,传播途径以卖淫嫖娼及其他非婚性接触为主。一期梅毒74例(39.36%),均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硬下疳;二期梅毒55例(29.26%),以掌跖梅毒疹、扁平湿疣、斑疹样皮损为主;一、二期梅毒同时存在5例(2.66%),表现为硬下疳合并其他皮肤黏膜损害;早期潜伏梅毒54例(28.72%),临床无任何症状。完成随访的98例患者中,15例(15.31%)患者在随访结束时表现为血清固定。结论早期梅毒有一定的临床特点。早期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误诊、漏诊。潜伏梅毒相当常见,所以对高危人群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全身皮肤散在褐色斑丘疹,伴瘙痒2年.2年前躯干部出现红褐色米粒大小丘疹,无自觉症状.丘疹缓慢发展为环形或不规则皮损,至面部和四肢.当地医院多次以汗管角化症予以维甲酸霜外用,未见好转,且皮疹数量逐渐增多,遂至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7.
8.
《伤寒杂病论义疏》为民国初年湖南名医刘世祯述义,由刘仲迈执笔,秉承师说,述义成疏,是对湘古本《伤寒杂病论》的注释本。文章从平脉辨证、见病知源,相体制方、活法一贯,知常达变、见微知著,脏腑交合、意深旨宏,少厥并病、其势更剧,审时度势、把握病情,升降失常、正虚邪填,厥证分阴阳、误判祸即至,释文精当、高屋建瓴等9个方面,对该书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探讨,旨在唤起有识之士重视这一典籍,从而找到学用经方的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在《国医论坛》2014年第1期发表了“《伤寒杂病论义疏》的学术思想”一文的上半部分,今再从5个方面浅探如下,是为续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