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吸人异氟醚并静脉泵入丙泊酚,B组采用TCI系统Marstl模型输注丙泊酚,C组吸入异氟醚,B组和C组均联合硬膜外麻醉.记录麻醉期间9个时点无创SBP、DBP和HR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和剂量.结果:B组或C组SBP、DBP在切皮、腹腔探查、拔管期波动较小(P<0.05).B组HR在关腹至拔管期相对稳定(P<0.01).A组使用尼卡地平次数较B组或C组增多(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静吸复合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以丙泊酚TCI联合硬膜外麻组心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GE)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患者分为3组.A组吸入异氟醚并静脉泵入丙泊酚,B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C组吸入异氟醚,B组和C组均联合硬膜外麻醉.记录麻醉期间9个时点无创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在其中4个时点抽中心静脉血测定NO和ET的血浆浓度.NO、ET、NO/ET值与同时点的SBP、DBP、HR做相关分析.结果:(1)NO和ET:B组和C组在切皮后5 min时NO均较A组明显升高(P<0.01),C组在切皮后100 min时仍高于A组(P<0.05);在切皮后100 min时B组ET较C组降低程度明显减少(P<0.01),在拔管后5 min时较A组ET降低程度减少(P<0.05);C组NO/ET值在切皮后5 min时较A组升高、在拔管后5 min时较B组升高(P<0.05).(2)NO与SBP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GE可使血浆NO浓度明显升高,3种不同全麻方法都可以使血浆ET浓度降低.NO和ET的变化可能部分参与了GE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吸入异氟醚并静脉泵入丙泊酚,B组采用TCI系统Marsh模型输注丙泊酚,C组吸入异氟醚,B组和C组均联合硬膜外麻醉。记录麻醉期间9个时点无创SBP、DBP和HR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和剂量。结果:B组或C组SBP、DBP在切皮、腹腔探查、拔管期波动较小(P〈0.05),B组HR在关腹至拔管期相对稳定(P〈0.01)。A组使用尼卡地平次数较B组或C组增多(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静吸复合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以丙泊酚TCI联合硬膜外麻组心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 40例择期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L组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1/3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2 g,C组用生理盐水润滑气管导管前1/3.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相同.观察麻醉诱导前(T0)、吸痰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2 min(T3)、拔管后5 min(T4)的HR和SBP、DBP;拔出气管导管前做套囊充气放气试验2~3次,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反应,观察拔管后患者屏气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相比,L组的HR、SBP、DBP在T1~T3时点明显降低(P<0.05).C组患者出现呛咳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1),屏气反应和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也高于L组(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减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拔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EAP在全麻中终止PSVT的疗效,同时与胺碘酮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术前24h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0例,随机分为TEAP组与胺碘酮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全麻期间发生PSVT时,两种方法治疗PSVT的成功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TEAP组成功率为92.86%,明显高于胺碘酮组(69.23%),转复时间明显快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P在全麻中终止PSVT安全有效,明显优于胺碘酮,值得在麻醉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EAP在全麻中终止PSVT的疗效,同时与胺碘酮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术前24h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0例,随机分为TEAP组与胺碘酮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全麻期间发生PSVT时,两种方法治疗PSVT的成功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TEAP组成功率为92.86%,明显高于胺碘酮组(69.23%),转复时间明显快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P在全麻中终止PSVT安全有效,明显优于胺碘酮,值得在麻醉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占海波  蔡政杰  杨晓峰  陈灿栋 《吉林医学》2011,32(22):4597-4598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阻滞脊麻时左旋布比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30例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第一个患者给予10 mg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每次剂量调整0.5 mg。成功:阻滞15 min时麻醉平面维持在T6水平,手术期间不需要硬膜外腔加局部麻醉药。下一个患者的布比卡因用量减少0.5 mg;失败:阻滞15 min时麻醉平面低于T6水平或手术期间患者疼痛要求硬膜外腔加局部麻醉药,下一个患者的布比卡因用量则增加0.5 mg。结果:15例患者麻醉成功,左旋布比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为10.66 mg,95%可信区间10.03~11.33 mg。结论:采用序贯法测定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阻滞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是10.66 mg。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甲强龙静脉注射对老年腹部全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拟于我院行腹部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均对其行全身麻醉。两组病人麻醉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05 mg/kg,速眠安0.15 mg/kg,乙咪酯0.2 mg/kg,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呼吸机。麻醉维持咪达唑仑和速眠安各0.05 mg/kg,给予实验组静脉注射甲强龙1 m L(40 m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 L。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_1)、给药后10 min(T_2)、20 min(T_3)、30 min(T_4)、40 min(T_5)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的顺应性(Compl)、气道阻力(Raw)等呼吸动力学参数值。以及两组患者给药前20 min(T_0)和T_1~T_3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并于以上各时间点采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测定其血浆中cAMP和cGMP含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数据变化以及拔管后10 min(T_6),15 min(T_7)和35 min(T_8)的RAMSAY镇静评分和RASS评分。结果实验组在T_2~T_5时Compl明显增高,而同期Ppeak、Pplat、Raw则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在T_0到T_4的SBP、DBP、MAP和HR无差异,且各时间点的数值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患者在T_0和T_3cAMP和cGMP含量比较无差异,实验组cAMP和cGMP含量在T_1和T_2时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T_8时的Ramsay评分和RA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但实验组患者在T6和T7时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同一时间点的RASS躁动——镇静量表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强龙静脉注射能稳定老年腹部全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动力学,抑制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改善苏醒质量和镇静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的制备与质量考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占海波  李航  杨莲芝 《中国药房》2001,12(12):922-923
目的 :研制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方法 :用卡波姆 -940作凝胶基质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 ,建立了性状、鉴别、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控标准并对制剂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pH值7 0~8 0 ,卫生学检查合格 ,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100 15 % ,RSD=0 31 % (n=3)。结论 :本方法设计合理 ,制备的凝胶稳定性好 ,具有应用方便 ,作用持久的特点 ,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L组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1/3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2g,C组用生理盐水润滑气管导管前1/3。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相同。观察麻醉诱导前(T0)、吸痰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2min(T3)、拔管后5min(T4)的HR和SBP、DBP;拔出气管导管前做套囊充气放气试验2~3次,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反应,观察拔管后患者屏气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L组的I-IR、SBP、DBP在T1~T3时点明显降低(P〈0,05)。C组患者出现呛咳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1),屏氢厘应和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也高于L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减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拔管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