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筛未通过婴幼儿的听力追踪和确认情况。方法对2004年8月~200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18名复筛未通过婴幼儿分别询问病史,用耳声发射(OAE)、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18例受检儿中,耳声发射通过135耳,占21.39%(135/631)。ABR检查正常773耳,占92.46%(773/836);轻度听力损失11耳,占1.32%(11/836);中度听力损失10耳,占1.20%(10/836);重度听力损失10耳,占1.20%(10/836);极重度听力损失32耳,占3.83%(32/836),其中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耳声发射通过,而ABR检查为极重度听力损失。需干预的人数为21例,占5.02%(21/418)。结论新生儿筛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对未通过筛查和高危的新生儿需进行定期的追踪随访。联合应用OAE和ABR技术在婴幼儿听力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先天性非综合征性耳聋(NSHI)患者进行基因筛查。方法采集宁波市儿童听力筛查诊断中心确诊的100例先天性NSHI患者的外周血,提取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多态性分型技术检测缝隙连接蛋白[32(GJB2)、GJB3、SLC26A4、线粒体DNA(mtDNA)、12SrRNA热点突变位点。结果共检出GJB2基因突变22例(22%)、SLC26A4基因突变12例(12%);未检出GJB3基因和线粒体12SrRNA突变。结论本组耳聋人群中与筛查位点有关的耳聋比例高达34%,该人群遗传性聋GJB2突变的发生率最高,SLC26A4突变的发生率次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听性脑干反应(ABR)、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AERP)、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电反应阈与纯音测听各频率主观听阈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纯音测听、ABR、40 Hz-AERP、ASSR为一组测试组合,对55例(84耳)患者进行检测,分析ABR、40 Hz-AERP(500 Hz、1 kHz)、ASSR(500 Hz、1 kHz、2 kHz、4 kHz)客观电反应阈与纯音测听500 Hz、1 kHz、2k Hz、4 kHz的主观听阈的差值及相关性。结果 ABR与纯音测听2 kHz+4 kHz均值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29。40 Hz-AERP的500 Hz、1 kHz电反应阈与纯音测听500 Hz、1 kHz听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7和0.667。ASSR 500 Hz、1 kHz、2 kHz、4 kHz的电反应阈与纯音相应频率听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7、0.715、0.793和0.816。以上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4耳纯音测听听阈均值为39.8±22.9 dB HL, ABR、ASSR电反应阈均值分别为41.1±18.0 dB nHL和42.4±22.9 dB nHL,40 Hz-AERP/500Hz和1 kHz均值分别为39.5±18.0dB nHL和40.2±19.4 dB nHL。结论 ABR、40 Hz-AERP、ASSR电反应阈与纯音测听各频率主观听阈显著相关,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测试组合可以推断听力曲线的形态,对不能主动配合完成主观测听的婴幼儿及伪聋患者的听力学的辅助诊断非常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妇科疾病之一,利用信息学手段挑选特征肿瘤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包括卵巢癌在内的肿瘤分类、诊断研究。但是研究中单纯以提高分类率为指标而忽视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均衡,且模型为多变量或者复杂模型,成本过高,不太适合临床应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极少"特征标志物的两步预测模型,利用先期提取的多个特征作敏感性和特异性测试,然后构建特征变量的两步预测模型。先用单个变量预测,在一个变量不能得到可靠结果时,才增加另一变量参与模型。实验显示,筛选出的PPE8+LPE4和PPE8+LPC0两对变量组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均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小,且分类结果和4个变量的分类结果相当,与9个变量的分类率只差4%~5%。所提出的基于极少特征标志物的两步预测模型结构简单,在保持相同分类效果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用于预测的变量,为实际应用提供方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探测音声导抗测试法及多频率扫描声导抗测试法对婴幼儿中耳功能的评价效率。方法 122例听力正常婴幼儿和141例听力异常婴幼儿,应用GSI Tympstar中耳分析仪,分别以226、678、1000Hz探测音及多频率扫描声导抗测试法检测中耳功能,比较分析其测试效果。结果比较听力正常组和异常组检测结果,各月龄组的678、1000Hz探测音鼓室导纳图图形特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26Hz探测音鼓室导纳图在6月龄婴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共振频率差异在6月龄婴儿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月龄婴儿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频率探测音声导抗测试法对6月龄婴幼儿中耳功能诊断均较敏感,而678、1000Hz探测音对于6月龄婴儿中耳功能的诊断较为准确。随月龄增长,婴幼儿中耳共振频率逐渐升高,有助于评价6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 ABR)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在听力筛查阳性婴幼儿听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宁波市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 DPOAE)听力筛查阳性者70例转诊至宁波市儿童听力诊断治疗中心进行听性脑干反应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测试,综合分析ABR及ASSR的测试结果。结果 70例婴幼儿(140耳)中ABR正常37耳, 轻度聋18耳, 中度聋21耳, 重度聋31耳和极重度聋33耳; 非极重度聋ASSR的2 kHz和4 kHz反应阈与ABR反应阈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IP/I0.05), 而ASSR的0.5 kHz和1 kHz反应阈与ABR反应阈之间无直线关系(IP/I0.05)。极重度聋0.5 kHz、1 kHz、2 kHz和4 kHz ASSR引出率分别为42.4%、57.6%、45.5%和48.5%,高于ABR的引出率21.2%(I/Isup2/sup=9.7408,IP/I=0.0450)。结论 听力筛查阳性婴幼儿的高载波频率ASSR与ABR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且ASSR具有频率特性及较高反应引出率而更适用于极重度聋婴幼儿残余听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在中度以上聋儿残余听力检测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检测64例(128耳)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60 dBnHL的中度以上聋儿在睡眠状态下的ASSR阈值.按ABR阈值将聋儿分为2组:第1组84耳,ABR阈值为61~100 dB nHL;第2组44耳,ABR阚值>100 dB nHL.将第1组中ASSR在0.5,1.0,2.0,4.0 kHz频度处的阈值分别与ABR阈值作比较,统计分析两者的相关性;计算第2组中ASSR在各个频率的引出率.结果 第1组中,ASSR在O.5,1.0,2.0,4.0 kHz频率处阈值分别与ABR阈值比较,经各相关系数的t检验,P均<0.01,ASSR阈值与纯音听阈呈线性相关.第2组中,ASSR在0.5,1.0,2.0,4.0 kHz频率处的引出率分别为25.0%,43.1%,34.1%和31.8%,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3,P>0.05).结论 ASSR具有刺激强度大、频率特异性好、测试不受睡眠影响等特点,作为一种客观的测试方法,能够早期快速检测中度以上聋儿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淑飞 《中国妇幼保健》2018,(19):4427-4429
目的探讨11 014例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及追踪情况,为更好的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建立完整的筛查管理网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出生的11 014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听力筛查采用德国MAICO·ERO·SCAN耳声发射仪检查,以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为测试模式,对未通过者在42d时进行复筛,对复筛未通过者和含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于3月龄时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进行第一次诊断;检查异常者在6月龄时进行第二次确诊,对确诊听力损失的患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建立完整的检测网络。结果 11 01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初筛通过9 986例,有1 028例未通过初筛,初筛未通过率为9.33%。其中95例虽通过初筛,但存有听力高危因素。性别、分娩方式未通过初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37周未通过初筛率高于孕周≥37周,多胎未通过初筛率高于单胎,出生体质量<3 000 g未通过初筛率高于出生体质量≥3 000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 d进行复筛时583例仍未通过听力筛查,占5.29%。复筛未通过新生儿和存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第一次诊断后共有51例ABR有异常,经第二次确诊后此51例新生儿中24例正常,27例仍异常,占全部筛查的0.25%。在已确诊的异常新生儿通过随访,已有3例植入人工耳蜗,8例佩戴助听器。结论建立完整的筛查管理网络有助于更好的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异常儿童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并要做好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鼓膜穿孔对真耳一耦合腔差(RECD)的影响.方法:34例(34耳)中耳功能及听力正常成人为对照组,30例(34耳)干性鼓膜穿孔患者为实验组,用真耳分析仪测试RECD.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RECD值比较在1 kHz以下(含1 kHz)及4 k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要小;实验组的标准差变化较大,平均为4.4 dB,而对照组为1.4 dB;实验组RECD值与等效外耳道容积大小在0.75 kHz以下呈显著负相关(r=-0.70,P<0.01),而1 kHz以上无相关性;鼓膜穿孔大小对RECD值无影响.结论:鼓膜穿孔患者RECD值在不同频率变化较大,选配助听器时应进行真耳测量以测试个体RECD,尽量不用平均值,适当增加低频的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