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评价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transs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TSCPC)的中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3眼难治性青光眼行TSCPC,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眼压、视力、症状及用药情况.结果平均随访34个月(24~46个月),术前、术后眼压分别为(6.9±1.8)kPa和(2.6±2.2)kPa,术后眼压比术前明显下降(P<0.01);手术有效率为79%.4眼(12%)眼球萎缩;25眼(76%)视力不变,7眼(21%)视力下降,1眼(3%)视力提高;30眼(91%)疼痛明显缓解.术前用抗青光眼药种类平均为3.2(2~4)种,随访时减至平均0.2(0~2)种.结论TSCPC对于绝对期青光眼或不保留视功能的晚期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仍有视功能的患者,宜采用低能量击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评价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住本院青光眼病区资料完整的 2 7例 (2 7眼 )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 ,19例为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8例为继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患者入院后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 3个月~ 4年 ,平均 (19± 11)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0 35± 0 19,明显好于术前 0 11± 0 0 7(配对秩和检验 ,P<0 0 5 ) ;眼压 (2 0 3± 0 72 )kPa及联合使用不同类抗青光眼药物的种数 (0 87± 0 4 2 )种 ,较手术前的 (4 0 9± 1 6 1)kPa和(2 6 7± 0 2 4 )种药物减少 (配对秩和检验 ,P <0 0 5 ) ;前房深度也由术前的 (1 2 5± 0 5 6 )mm加深到术后的 (2 4 3± 0 6 7)mm(配对t检验 ,P <0 0 5 ) ,原来狭窄的房角增宽 ,关闭的房角部分开放。【结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新的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种激光能量的光动力效应对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光敏剂BPD,使其终浓度分别为39.0625ng/ml、78.125ng/ml、156.25ng/ml、312.5ng/ml、625ng/ml、1250ng/ml、2500ng/ml,分别给予1.2J/cm^2、2.4J/cm^2和3.6J/cm^2半导体激光照射;另设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处理。MTT法测各孔光吸收值(OD值),分别计算各组抑制率。并采用SPSS软件(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照光能量的IC50分别为192.068ng/ml、114.142ng/ml和91.970ng/ml。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用LSD法进行各两组间的多重比较,三种照光能量组内,光动力效应组均与空白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照光能量为1.2J/cm^2时,各组成纤维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1.62%、26.13%、47.68%、74.05%、88.08%、90.76%和92.54%;照光能量为2.4J/cm^2时,各组抑制率为12.5%、41.6%、66%、87.1%、90.3%、91.0%和93.3%;照光能量为3.6J/cm^2时,各组抑制率为21.97%、48.54%、78.37%、86.52%、91.85%、91.85%和94.85%。结论:光动力效应对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大小随光敏剂浓度和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的参效组合为BPD浓度156.25ng/ml及激光能量3.6J/cm^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光敏剂苯并卟啉衍生物(BP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抑制兔滤过术后术区纤维化的效果。方法制作新西兰大白兔滤过手术模型,PDT组术前3h术区结膜下注射BPD2.5μg,术后滤过区局部进行半导体激光照射;同时设单纯手术组、丝裂霉素C(MMC)组、BPD对照组和激光对照组。术后观察滤过泡形态、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病理组织切片及电镜检查评价术区纤维化程度。结果PDT组和MMC组滤过泡存留时间明显长于单纯手术组、激光对照组和BPD对照组。单纯手术组术后3d内眼压下降,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PDT组和MMC组在术后4周内均可维持比术前低的、稳定的眼压水平。与PDT组相比,MMC组的并发症更为严重。组织切片显示PDT组能明显抑制兔滤过区结膜下纤维增生,电镜检查提示术区成纤维细胞可能发生早期凋亡改变,胶原纤维数量明显减少。结论PDT在大白兔眼滤过术模型上可获得与MMC相近的抗纤维化效果,但并发症少,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PDT有望成为调控青光眼术区纤维化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5种蛋白激酶C(PKC)亚型PKCα、PKCβ,PKCγ,PKCδ和PKCε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株ES-BALB/c的表达情况。【方法】ES-BALB/c细胞株用普通ES细胞培养液培养,分别种植于预置有盖玻片的6孔板和直径100mm的培养皿,培养2d和4d后分别进行PKC亚型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免疫组化发现PKCα。在ES-BALB/c细胞有广泛的棕黄色的阳性表达,以细胞浆和细胞核最甚,而PKCβ,PKCγ,PKCδ和PKCε4种亚型无明显表达;Western印迹发现PKCα出现一条蛋白印迹条带,分子质量约为84ku,而PKCβ、PKCγ,PKCδ和PKCε 4种亚型无蛋白印迹条带。【结论】PKCα在ES细胞阶段即有表达,在将来的细胞分化阶段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PKCβ、PKCγ、PKCδ和PKCε4种亚型在ES细胞阶段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6.
260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慧怡  葛坚  刘杏  卢凤荷 《眼科学报》2000,16(2):102-105
目的:分析评价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60例(279眼)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并将病人分为3组。Ⅰ组: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Ⅱ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Ⅲ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并分析比较3组的术后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结果:3组病例术后视力≥0.3者分别为16.3%、32.4%和43.5%,术后视力改善率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取出术后发生锯齿缘截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130例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取出术后发生锯齿缘截离的15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异物大小、性质、眼内位置、出入口位置、取出方法、术中行巩膜环扎与否与锯齿缘截离发生无关,术前合并化脓性眼内炎、术后玻璃体视网膜情况差与锯齿缘截离发生有关。15例锯齿缘截离经手术治疗后,有12例视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