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上,胃管常用于胃肠减压和胃肠营养支持,但置入胃管过程对鼻咽部、食管具有很强的刺激,如引起恶心、呕吐,这对病人的心理、生理造成许多不良影响,病人紧张不能配合,致插管困难.若插管失败更加使病人恐惧,不能很好地配合,难以达到治疗效果[1].我科于2008年起在予清醒或意识不清的病人留置胃管过程中分别总结出新方法,以诱导喝水吞咽法插胃管,经过实施对照以往插管方法,效果显著.现介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胡诚  章聪 《校园心理》2009,7(6):436-438
<正>强迫症(OCD)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强迫症在世界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约为2%~3%,且多于青春期发病[1]。由于OCD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往往在大学阶段出现明显症状,并常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对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1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舌苔形成的微生态学机制。方法新发胃癌患者47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年龄性别匹配,基于16SrRNA基因进行454高通量焦磷酸测序检测舌苔菌群,统计分析苔色、苔质与舌苔菌群的相关性。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不同舌苔的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1个(1纲、6目、9科和14属)和10个(1目、3科和6属)分类单元具有苔色显著差异(P0.05),然而仅有5个(1目、1科和3属)和2个(1科和1属)分类单元具有苔质显著差异(P0.05)。其中,黄苔慢生根瘤菌科(Bradyrhizobiaceae)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白苔(P0.05)。舌苔菌群共生关系显示,苔色、苔质组间比组内拥有更高比例的显著负相关。基于舌苔菌群进行功能预测,胃癌黄苔患者嘌呤代谢显著高于白苔患者(P0.05),与血清尿酸水平一致;对照组厚苔人群脂质代谢显著高于薄苔人群(P0.05),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一致。结论舌苔菌群结构与苔色相关,菌群共生关系可能反映了中医舌苔辨证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牛膝多肽(ABPP)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介导的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ABPP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培养的光感受器细胞RGC-5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BPP(0.05 mg·L-1、0.10 mg·L-1、0.50 mg·L-1、1.00 mg·L-1、5.00 mg·L-1)...  相似文献   
5.
汪桂霞  章聪 《全科护理》2010,(11):1014-1014
临床上,胃管常用于胃肠减压和胃肠营养支持,但置入胃管过程对鼻咽部、食管具有很强的刺激,如引起恶心、呕吐,这对病人的心理、生理造成许多不良影响,病人紧张不能配合,致插管困难。若插管失败更加使病人恐惧,不能很好地配合,难以达到治疗效果。我科于2008年起在予清醒或意识不清的病人留置胃管过程中分别总结出新方法,以诱导喝水吞咽法插胃管,经过实施对照以往插管方法,效果显著。现介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胰肠吻合法联合大网膜铺垫技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改良组(n=33)行改良胰肠吻合法联合大网膜铺垫技术,其中21例为腹腔镜PD;传统组(n=32)开腹PD行传统的胰管-空肠黏膜的胰肠端侧吻合法,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胰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小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发生B级胰瘘共2例(6.10%),显著低于传统组9例(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化漏、胃排空延迟、胆漏、腹腔感染、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胰肠吻合法联合大网膜铺垫技术相比传统吻合方法,可有效降低吻合难度,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由于腹部脏器间密度差较小,实质脏器内病灶如肝实性结节多为等低密度等原因,均对图像噪声(SD)有一定限制,扫描剂量是影响SD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腹部增强CT具有大范围、多时相重复扫描的特点[1],其扫描参数和图像质量受体型影响较大[2].据文献介绍,腹部扫描的辐射剂量约为8 mSv[3],为年平均本底照射的2.5倍左右.为保证影像质量,把有效X射线剂量降到最低,笔者对腹部MSCT扫描参数、断面参数、体格参数及图像质量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自动曝光控制(AEC)系统的分析,探讨腹部CT个体化扫描参数的确定以及AEC系统噪声指数、参考mAs设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定位像胸部横径(LD)与平均CT值(CTchest)在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冠状动脉成像(Prospective ECG-gated CT coronary angiography,PG CTCA)管电流调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连续进行CTCA扫描的194例患者按例数不等的完全随机区段分组法分为3组,即回顾性心电触发序列组(RG组)69例,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组(PG1组)68例及PG2对照组57例.其中RG组固定600 mA扫描,于前后位定位像上测量第10胸椎椎体上缘水平LD、右侧膈肌上方锁骨中线处肋间隙的CTchest;相同高度侧位像胸部前后径(APD),以及CTCA图像冠状动脉左主干层面的升主动脉噪声(SD);拟合各测量参数与SD的关系,推算管电流换算公式及速查表.PG1组扫描管电流依据推导的管电流速查表进行选择.PG2组依据体质量固定选择管电流(<77 kg者取400 mA,≥77 kg者取500 mA).对3组图像质量评分、SD、CTDIvol、DLP、有效剂量(E)进行比较和评估.SD与LD、APD及CTchest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3组间定位像胸部LD、CTchest、SD,以及CTDIvol、E比较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图像质量评分比较采用R×2列联表的x2检验.结果 管电流换算公式:mA=600/282·(0.487LD+0.064CTchest+13.7)2(R2 =0.53,F=36.13,P=0.00).3组胸部LD及CTchest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SD、扫描毫安值和CTDIv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96、167.37和1 071.26,P<0.05);但图像质量评分及可评估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89,2.54,P>0.05).结论 根据胸部定位像LD及CTchest选择PG CTCA个体化管电流,可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更科学合理地控制X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