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眼科学   7篇
  2021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中,脱细胞异体真皮覆盖义眼台及其两个不同组织面的朝向对手术效果的影响。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眼科中心接受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且术中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覆盖义眼台的患者20例(20眼)。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基底朝外组)10例患者,在覆盖义眼台时,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的基底膜面朝外;第二组(真皮朝外组)10例患者,植入异体真皮的真皮面朝外。所有患者均随访24周,观察比较两组间结膜伤口、结膜下组织愈合以及结膜囊的情况。主要指标 结膜伤口愈合状况、结膜水肿消退时间、结膜囊有无明显皱缩以及结膜下植片情况。结果 基底朝外组和真皮朝外组两组患者术后结膜伤口均愈合良好,结膜水肿消退时间分别为(13.1±1.79)天和(12.8±1.93)天(t=0.355,P>0.05);结膜囊均未见明显缩窄;结膜下植片呈白色致密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切口不愈合、异体真皮坏死、义眼台暴露等)、未发生二次手术(包括清创手术、修复手术、取出术等)。两组患者均于术后4周佩戴义眼片,效果满意。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在义眼台植入术中是良好的屏障及覆盖材料,且不需要区分两个不同组织面的朝向,操作简单。(眼科,2021, 30: 465-468)  相似文献   
2.
李琦琰  庞秀琴  于洁 《眼科》2006,15(2):132-135
目的探讨眼内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早期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对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因性眼内炎疗效的影响。设计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外因性眼内炎患者94例(94眼)。方法全部患者均在确诊眼内炎后不同时间行常规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其中46眼在发现眼内炎后先行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在注药后3-14天(平均5.6天)行玻璃体切除术(Ⅰ组),其余48眼则直接行玻璃体切除术(Ⅱ组)。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 观察患者的视力等术后情况。主要指标视力。结果 94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0),其中Ⅰ组治疗有效率优于Ⅱ组 (P=0.029),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明确眼内炎后7日内即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者无论其术前是否行玻璃体注药术,治疗的有效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692),但在7天以上者则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尽早行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外因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对于不能尽早施术者,在手术前及时行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窥镜引导睫状突光凝治疗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联合玻璃体、晶状体手术的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31例(31眼),应用内窥镜引导睫状突光凝术进行治疗(A组)。收集已应用传统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条件相当的外伤性青光眼病例作为对照,其中引流物植入术(B组)20例(20眼),小梁切除联合MMC术(C组)23例(23眼)。各组患者术后随访6月以上。以无需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眼压6~21mmHg,且无其它严重术后并发症作为判断手术成功标准。结果患者平均随诊时间为:A组14月,B组19月,C组17个月。A组术前平均眼压为(34.80±15.95)mmHg,术后降至(21.38±10.86)mmHg;手术成功率为80.66%,与B组(80.00%)相当,优于C组(52.17%);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低于B组(50.00%)和C组(65.22%)。且无持续性低眼压、眼球痨或严重视功能下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窥镜睫状突光凝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对于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特别是需联合玻璃体及晶状体手术者,优于传统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4.
李琦琰  杨勋  庞秀琴 《眼科》2007,16(5):354-356
目的探讨应用眼内窥镜治疗屈光间质混浊的伴有眼内异物的眼内炎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8例角膜混浊的伴有眼内异物的眼内炎患者。方法对上述患者应用内窥镜引导行患眼玻璃体切除术,同时行眼内异物取出,7例眼内充填硅油。术后随诊3~12个月,观察患眼的视力及眼内炎的转归。主要指标视力、房水闪光、视网膜情况。结果在内窥镜引导下所有患者均成功取出异物。随诊期内所有患者角膜水肿消失,前房积脓及房水闪光消失,玻璃体腔清亮透明,眼内炎症得到有效控制。6例视力提高(光感~0.2),其中2例矫正视力≥0.1,2例术前术后视力无变化。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结论内窥镜的应用扩大了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范围,不受角膜混浊的限制,及时对伴有眼内异物的眼内炎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治疗,且有助于发现显微镜不能窥清区域的异物和病变。(眼科,2007,16:354-356)  相似文献   
5.
李琦琰  陈小丽  郑鹏飞  唐炘 《眼科》2021,30(2):142-146
目的探讨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CP)治疗外伤性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3年5月至2020年5月北京同仁医院接受至少一次抗青光眼手术且术后眼压仍>21 mmHg的外伤性难治性青光眼患者24例(24眼)。方法采用ECP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3.6±2.3)年(范围6个月~7年)。回顾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眼压、视力、降眼压药物使用、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OVA)和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主要指标眼压、视力、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术前患者平均眼压(37.8±8.7)mmHg,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为(21.9±6.9)mmHg(P<0.001),83.3%患者眼压≤21 mmHg。术前使用降眼压药物(2.75±0.79)种,末次随访时为(0.88±1.12)种(P<0.001)。末次随访时87.5%患者视力不变或提高。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平均随访3.6年的结果显示,ECP治疗常规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的外伤性青光眼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内镜的发展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而眼内窥镜不同于其他内镜,它的精密程度高,附件环节与处理要求较高.眼内炎多为外源性感染伤口,要保证它的常用常新、保证灭菌流程的完善,还需具有专业的保养知识和细致安全的操作流程做保障.总结68例眼内炎手术的内镜处理与保养流程,对重点环节进行总结,保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ECP)治疗儿童青光眼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8月至2020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接受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的儿童青光眼患者。观察指标包括第一次ECP手术时的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与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视力及眼压等。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眼压和视力。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成功组及失败组的各项临床特征。结果 22例(27眼)儿童青光眼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先天性白内障术后12眼,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联合硅油填充术后10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2眼,先天性青光眼3眼。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6年(中位数:5年)。术前眼压为37.8±8.1 mmHg,ECP平均次数为1.2±0.6次,术后末次随访眼压为22.6±9.8 mmHg,术后眼压下降幅度约40%。末次随访时,19眼眼压控制,7眼眼压失控,1眼眼球萎缩。行1次及以上ECP手术的1年,3年,5年及6年的累积成功率分别为84.4%,71.7%,71.7%,53.8%。手术成功组首次ECP范围(均值:287O)比失败组大(均值:223O)。结论 ECP对治疗儿童青光眼,尤其是难治性继发性青光眼是有效的。术后眼压在药物辅助下可以长期稳定。对儿童青光眼长期乃至终身眼压随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内镜的发展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而眼内窥镜不同于其他内镜,它的精密程度高,附件环节与处理要求较高.眼内炎多为外源性感染伤口,要保证它的常用常新、保证灭菌流程的完善,还需具有专业的保养知识和细致安全的操作流程做保障.总结68例眼内炎手术的内镜处理与保养流程,对重点环节进行总结,保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9.
李琦琰  庞秀琴 《眼科》2002,11(1):12-14
目的:探讨对儿童施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例(22只眼)无法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白内障患儿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同期(11只眼)或二期(11只眼)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结果:随诊1-12个月,术后视力0.8以上者3只眼(13.6%),0.2以上者15只眼(68.2%),0.02-0.1的3只眼(13.6%),1只眼术后视网 膜脱离而于2周后取出人工晶状体。结论:对儿 童施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减少可能的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