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3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482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479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1787篇
内科学   949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266篇
特种医学   4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1111篇
综合类   3383篇
预防医学   1395篇
眼科学   195篇
药学   1330篇
  18篇
中国医学   1644篇
肿瘤学   42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540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556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99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359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340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2.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全球工作年龄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根据国际糖尿病地图研究预测,2045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将达1.74亿,DR正在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DR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作一阐述,从DR的流行病学推测疾病将来会波及的人群数量,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本病的预防。从糖尿病的病程发展推测可能的病因学,从氧化应激等反应来研究DR的发病机制,以便开发可靠和有力的手段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在视力丧失发生之前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对比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早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住院手术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POAG患者36例(36眼)。方法 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POAG患者12例(12眼)为观察组,行内路小梁切开术的POAG患者24例(24眼)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眼术前、术后1、2、3、5天、1周、1个月时眼压、视力、并发症和使用降眼压药的种类。主要指标 眼压、视力、并发症和降眼压药物种类。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最高眼压分别为(34.08±8.21)mmHg和(37.75±8.61)mmHg(P=0.46),观察组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0.75±11.89)mmHg、(21.23±8.72)mmHg、(15.00±2.22) mmHg,对照组术前、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6.08±5.63)mm Hg、(22.08±11.48)mmHg、(16.05±5.25)mmHg,两组术后眼压整体变化趋势随时间降低(P<0.001),两组间术后眼压波动虽然存在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77)。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降眼压幅度分别为53.09%±15.19%和55.68%±15.63%(P=0.64)。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分别为(2.67±0.99) 种和(3.08±0.72)种(P=0.16),术后1个月时分别下降至(0.17±0.58)种和(0.96±1.33)种(P=0.06)。观察组和对照组组术后眼压反跳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4.17%(P=0.03)。前房积血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62.5%(P=0.21)。观察组和对照组睫状体脱离发生率分别为25.0%和75.0%(P=0.004)。观察组中,8眼(66.7%)术后生活视力提高,4眼(33.3%)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0眼视力降低;对照组中,20眼(83.3%)术后生活视力恢复至术前水平,4眼(16.7%)视力降低(P<0.001)。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内路小梁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在术后1个月时降眼压作用相似。联合手术术后视力改善明显,眼压反跳发生率较单纯内路小梁切开术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及预防再喂养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lsevier关于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3篇文献,包括2 519例患者,其中病例组793例,对照组1 726例;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显示年龄(WMD=4.69)、APACHEⅡ评分(WMD=2.50)、BMI(WMD=-0.94)、白蛋白水平(OR=4.61)、前白蛋白水平(WMD=-53.46)、基线血镁水平(WMD=-0.05)、基线血钾水平(WMD=0.18)、基线血磷水平(WMD=-0.07)是重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APACHEⅡ评分、营养状况及电解质水平,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期间能量、蛋白质及电解...  相似文献   
7.
2015年1月~2019年4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固定和空心螺钉固定治疗26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9~64岁。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6例,Ⅲa型9例,Ⅲb型1例。钢丝固定12例,空心螺钉固定1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9 d。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脂肪和蛋白类饮食对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辖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参与常规体检的50例参检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参检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于清晨7时空腹抽血,实验组于进食蛋白、脂肪类标准餐后2 h抽血,对比两组参检者各项肝功能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经两组参检者检测效果比较分析可知,实验组各项肝功能(TBIL、DBIL、ALT、AST、ALP)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脂肪和蛋白类饮食并不会对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且肝功能抽血检验并不会受到进餐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双侧颈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 CAD)的病因、诊断及相关治疗。方法 分析1例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双侧自发性颈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完善双侧颈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以及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为双侧颈动脉夹层致重度狭窄; 在规范抗凝治疗10 d后仍有反复缺血性事件发生,因此予以双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CAD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少见病因,却是青年脑卒中的常见病因; 在规范抗凝治疗无效情况下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行双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血管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