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口腔小涎腺腺样囊性癌47例局部复发及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由于其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因此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必要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方法 通过对 47例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原发部位、组织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了解和此病相关的各种因素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腭部病灶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5 2 % ,2 9% ;舌部的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6 3% ,38% ;筛状型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33% ,2 5 % ;实体型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80 % ,6 0 % ;早期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2 0 % ,2 0 % ;晚期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80 % ,5 0 % ;综合治疗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36 % ,18% ;单纯手术治疗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为 71% ,5 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该肿瘤的临床分期 ,手术切除的彻底性及综合治疗的应用是直接影响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畸形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颌面部畸形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PSYCHOLOGICANALYSISANDNURSEOFMAXILLOFACIALREGIONDEFORMITYPATIENTS袁汶华慧娟口腔颌面部整形手术目的是矫正颌面畸形和修复组织缺损,以恢复生理功能和容貌完整。随...  相似文献   
3.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手术治疗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颞颌关节功能率乱综合征手术治疗的22例26次手术,术式是随着手术进展而采用的五种方式,即髁状突截除术十关节盘摘除术2例2侧,髁状突囊内成形术十关节盘修补术或复位术3例4侧,关节盘摘除术2例2侧,髁状突高位截除术12例14侧,颞颌关节重建术3例4侧。术后观察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关节组织切除过多者,有张口偏位,精神症状随术后疗效而有轻重不同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了手术指征的宽、严观点,手术疗效的评定标准,手术术式的选择依据,辅助治疗的重视与应用,对这些当代颇为流行,但还存在着认识不一致或者说未被重视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商椎。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前后鼻孔填塞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出血,既是鼻腔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多种疾病所表现的一个特殊体征。对严重的鼻腔后端的鼻出血,多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法,而该方法使患者不适感较重,有恐惧情绪及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本文对我院耳鼻喉科200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3例前后鼻孔填塞的鼻出血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在护理中运用罗伊的适应模式为框架,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心脏监护仪和汞柱台式血压计测量房颤患者血压的一致性,为临床上选择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住院治疗的房颤患者180例和正常心律患者160例,使用两种方法测量其血压,比较两种方法所测血压值有无差异。结果180例房颤患者使用监护仪测得的收缩压为(126±22)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75±13)mmHg,使用汞柱台式血压计测得的收缩压为(134±25)mmHg,舒张压为(69±15)mmHg,两种方法所测得的血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比较:t=3.2230,P=0.0014;舒张压比较:t=4.0555,P=0.0001)。在160例正常心律患者使用这两种方法测得的收缩压分别为心脏监护仪测得(128±24)mmHg和汞柱方式血压计测得(129±25)mmHg,舒张压分别为心脏监护仪测得(78±11)mmHg和汞柱方式血压计测得(76±12)mmHg,两种方法测得的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比较:t=0.3650,P=0.7154;舒张压比较:t=1.5541,P=0.1212)。结论房颤可能影响监护仪测量血压的准确性,为房颤患者测量血压时,宜使用汞柱式血压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眼底形态学角度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72例(72只眼)随机分为复方血栓通治疗组和丹参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行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分支静脉相对直径(d/D)和眼底出血相对面积(a/A)的测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P<0.01),d/D值均明显减小(P<0.01),且均无组间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a/A值均明显缩小(P<0.01),但治疗后血栓通组a/A值(4.11±2.46)明显比丹参组a/A值(8.36±2.73)小(P<0.01).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能有效提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后的视力、缩容迂曲静脉、促进出血吸收.  相似文献   
7.
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人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  相似文献   
8.
两种常用肌内注射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国内常规肌内注射法和Z径路(Z-track)肌内注射法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肌内注射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需要肌内注射给药治疗的住院患者386例。采用自身对照,在每例患者的两侧臀大肌首次注射给药时,分别使用常规肌内注射法和Z-track肌内注射法,观察并记录注射后药(血)液外溢、皮肤变色、组织变形和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386例病人中,使用Z-track肌内注射法给药时有41例发生了不良反应,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而当他们接受常规肌内注射法给药时则有81例发生了不良反应,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6,P=0.000)。结论Z-track肌内注射法较常规肌内注射法所致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相关并发症少,药物利用度高,适合在临床上,尤其在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DO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78D前置镜、眼底数码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中心30°视野检查确诊为DON的患者235例235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DON亚型分成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视盘水肿(DP)、视盘新生血管(NVD)3组,分别为71、71,93只眼.每一组再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500 mg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囊10 mg口服治疗,均为2次/d.对诊断为AION的患者,均额外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加人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6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疗程间隔3~4 d,疗程持续6个月.分别于开始治疗后2、4、6、8个月观察疗效,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视野缺损面积与中心30°总视野缺损面积比值(VFD/V)、视盘水肿面积与视盘面积比值(EA/d),视盘新生血管网面积与视盘面积比值(NA/d)、视盘新生血管FFA渗漏面积与视盘面积比值(LA/d)等视视盘参数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治疗后2个月,羟苯磺酸钙组VFD/V为0.25±0.10,较治疗前的0.49±0.13有明显改善(P<0.001);EA/d为0.94±0.53,较治疗前的1.57±0.71有明显改善(P<0.001);LA/d为1.83±1.12,较治疗前的3.42±1.88有明显改善(P<0.001).在开始治疗后的2、4、6、8个月,羟苯磺酸钙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访期内,同对照组相比,羟苯磺酸钙组参数VED/V、EA/d和LA/d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更为快速(P值均<0.01).参数NA/d在各随访时间点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能快速有效改善DON出现的视野缺损、视盘水肿,降低视盘新生血管的不良渗漏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肌内注射方法致药液回渗发生率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国内常规肌内注射法与国外Z径路(Z-track)肌内注射法所致药液回渗情况。方法 2005年5月~2005年12月期间接受肌内注射治疗的患者400例,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200例,老年组200例,每组男女各占一半,采用自身对照,各组每例分别在两侧臀大肌交替使用常规肌内注射法和Z-track肌内注射法给药,观察并记录注射后药液回渗情况。结果 无论在中青年组还是老年组,Z-track肌内注射法均较常规肌内注射法药液回渗的发生率低,差异具有显著性,老年组的差别更加明显。结论 Z-track肌内注射法较常规肌内注射法所致药液回渗的发生率低,相关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在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