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关村地区25~74岁人群1984—2000年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依照北京MONICA研究中心的研究方案,1984—2000年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对25~74岁近4万人群开展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死亡的监测工作。以中关村地区资料为依据,按年度、性别、年龄分别计算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1984—2000年中关村地区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呈轻度上升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合计发病率为128.5/10万,大于女性51.4/10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初期与研究末期相比,男性65~74岁组每10万人群发病率的绝对增加幅度最大,差率为307.8/10万,男性55~64岁组发病率相对增加幅度最大,差率为211%,均有统计学意义。医疗救助率为73.6%,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发病集中在冬、春季,占总发病人数的58%。结论:中关村地区中老年男性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呈显著上升,应加强这一人群冠心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管辖社区内,成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社区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40~69岁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共239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果:①调查女性119例(49.79%),男性120例(50.21%),男女在健康生活方式测量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049岁年龄组80例(33.47%)、50~59岁年龄组79例(33.06%)、60~69岁年龄组80例(33.47%),3组健康生活测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教育水平和不同婚姻状况分组中,健康生活方式测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慢性病患者152列,总患病率63.60%,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患病率依次为高血压30.92%,高脂血症29.72%,糖尿病14.46%,冠心病7.63%,患病与无病人群健康生活方式测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吸烟开始年龄≤20岁,男性31例(25.83%),女性2例(16.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49岁17例(21.25%),50~59岁6例(7.59%),60~69岁10例(12.5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社区成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存在差异。②性别、年龄、学历及婚姻对健康生活指标有影响。③慢性病防治要从中、青年人开始,并不断深入强化。④控烟教育应从大、中学生开始,并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3.
社区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干预的生命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生命质量基本情况,探讨采取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对该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量表)修订中文版对北京中关村社区(干预组)和学院路社区(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前调查,然后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再次对两组进行SF-36量表调查,评价生命质量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人群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中仅有BP和RE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人群生命质量的PF、BP、VT、SF、RE、MH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命质量的PF、RP、BP、GH、SF、MH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生命质量的PF和RP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可以使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生命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二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转轨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所城市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根据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认真审时度势,做出正确选择,向社会卫生服务转轨。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转轨过程中,主要做了转变观念、进行医院结构和功能调整、建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以团队形式开展“六位一体”的服务、实行规范管理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社区的认可。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二级医院优势,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呼吁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价格体系、筹资与补偿机制、成本核算、人事制度改革等问题给予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北京中关村地区人群1984—2000年16年间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探索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线索。方法采用北京MONICA监测方案及后续研究资料,按其统计方法,用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计算标化发病率,并分析性别、年龄别在监测初、中、末期发病率变化。结果(1)中关村地区1984—2000年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男性378.16/10万大于女性209.95/10万(P<0.01)。(2)女性脑卒中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3)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251.33/10万大于出血性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41.47/10万(P<0.01)。(4)两型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P<0.01)。(5)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1984与1993年相比个别年龄组呈上升(P<0.05)。结论中关村地区脑卒中防治重点是中老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变化是病因因素中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死亡率和病死率在中关村地区居民中的变动趋势和流行因素。方法按照WHO-MONICA方案进行脑卒中的监测、统计、分析。结果(1)1984—2000年中关村监测区脑卒中平均死亡率为36.82/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41.37/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32.40/10万。(2)女性脑卒中、亚型脑卒中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3)中关村地区人群脑卒中年平均病死率为12.58%,其中男性年平均病死率为10.94%,女性年平均病死率为15.44%。(4)女性总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病死率呈下降趋势(P<0.05)。(5)冬季为脑卒中死亡构成比最高季节,72小时内死亡构成比为60.19%,中关村地区死亡病例的住院率为83.50%。结论死亡率受发病率影响,寒冷等气象因素与脑卒中死亡率有关,医疗救治是降低脑卒中病死率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肠结核患者用胸腺肽-α1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方法 66例肠结核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水平;62例常规抗结核治疗的肠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66例患者在治疗12,16周后,CD3~+、CD4~+、CD8~+、CD4~+/CD8~+检测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NK细胞在治疗第8,12,16周均显著性增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则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试验组临床疗效较好(P<0.05).结论 胸腺肽-α1能够显著改善肠结核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超重肥胖在中青年中已比较普遍,是2型糖尿病(2TDM)的主要危险因素。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将空腹血糖受损(IFG)诊断标准从空腹血糖(FPG)下限6.1mmol/L下凋到5.6mmol/L,以提高对2TDM的预测能力。本组资料分析了3766名成人不同年龄、不同体重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内青年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社区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清园社区内20~39岁人群中,进行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161人,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果:1.女性占50.30%,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0.37±2.25)kg/m2;男性占49.70%,平均BMI(22.43±2.53)kg/m2;男女平均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健康生活方式测量指标女性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年龄组(占49.70%)与30~39岁年龄组(占5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占76.40%)与大专及以下学历人群(占2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者(占56.50%)与已婚者(占4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社区青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存在差异。2.性别、年龄、学历及婚姻对健康生活方式有影响。3.社区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应对男性、年龄偏大者、学历较低者及已婚人群采取针对性教育方法,有效改进其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关村地区1984—2000年急性冠心病事件病死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降低病死率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地区人群心血管病动态监测方案中中关村地区近4万监测人群中1984—2000年发生的250例急性冠心病事件为研究样本,分析病死率的变化趋势及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论该地区急性冠心病事件总病死率为53.6%,医院内病死率为35.6%。有冠心病史人群病死率为65.0%,无此病史人群病死率为43.6%,差别有显著性(P<0.05);发病后1小时内猝死者占死亡总人数的50.7%,24小时内死亡者占死亡总人数77.6%。结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教,争取并缩短院前诊治时间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