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3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核苷类似物在体内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及其对鸭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寻新型高效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方法:实验组鸭分为2、10和50 mg·kg-1 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核苷类似物030703、030605和030705,对照组鸭给予阿德福韦10 mg·kg-1,每日1次,经口服连续...  相似文献   
3.
肝脏疾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10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IL-10在肝病患者血中的浓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体外检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IL-10的浓度。结果IL-4、TNF-α、IFN-γ在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组患者外周血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01-P〈0.05),而IL-10的肝病组与正常组之间、肝病组之间相比,均未有显著差别(P〉0.05);IFN-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的浓度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和重型肝炎组(P〈0.05);IL-4在重型肝炎组中的浓度显著高于急性(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结论细胞因子IL-4、IFN-γ、TNF-α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IL-4、TNF-α、IFN-γ分别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促纤维化作用和抗纤维化作用;促炎因子 IFN-γ、TNF-α和抗炎因子IL-4共同参与重型肝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肾功能严重损伤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经稳定内环境、利尿、导泻等治疗病情仍不能逆转时可考虑透析疗法。透析的指征 :1少尿超过 5天或无尿 2天以上 ,经利尿无效 ,尿毒症表现日趋严重。 2高血容量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效 ,伴肺水肿、脑水肿、肠道大出血 ,可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 3高钾血症 (血钾 >6 .5mmol/L )。 4进入少尿期后 ,病情进展迅速 ,早期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 ,尿素氮上升迅速 ,每日超过9mmol/L者 ,可放宽透析标准尽早透析。透析疗法可分为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腹膜透…  相似文献   
5.
<正>患儿,女,25 d,因发热3 d伴反应差、呼吸困难6 h入院。入院前3 d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8℃,入院前6 h出现皮肤苍白、呼吸困难、拒乳、少尿。入院体查:T 38.8℃,P 200次/min,R 60次/min,血压及经皮血氧饱和度测不出,一般状态差,表情淡漠,精神萎靡,皮肤灰白、花纹,双瞳  相似文献   
6.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以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其显著的特点是骨髓涂片或骨髓、肝、脾、淋巴结组织中出现体积较大的噬血组织细胞,并吞噬血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吉林省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11月8 960例手足口病门诊病例,并对其中874例收治住院病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患儿年龄以6岁以下多发(92.1%),其中1~3岁发病最高;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集中在6~9月份;58.9%的患儿发病前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症状轻,61.3%的患儿并发脑膜脑炎,9.0%的患儿有心肌损害,13.8%的患儿并发肺炎,危重病例22例(2.5%)及死亡10病例(1.1%)。结论手足口病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如治疗及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特异性脱氧核酶对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消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特异性脱氧核酶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体外消化作用。方法设计3个分别作用于HCV RNA 5'非编码区(5' NCR)上157、168、173位点的脱氧核酶(DRz),分别命名为DRz1,DRz2,DRz3,均以5'GGCTAGCTACAACGA-3’为脱氧核酶的催化活性中心,用内切酶XbaⅠ将含有HCV病毒序列的质粒pCMV/T7 NCRC,△Luc消化成线性,以此为模板体外转录出用α-^32PIUTP进行标记的靶HCV RNA。在37℃,PH7.5,Mg^2 10mmol/L等条件下,将HCV RNA(10nmol/L)与3个脱氧核酶(1μmol/L)分别混合进行切割反应,并进一步比较不同Mg^2浓度下DRz3的切割反应效率,反应产物在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电泳分离并行放射自显影,应用凝胶成像分析仪评价脱氧核酶的切割效率。结果在设定反应条件下,3个脱氧核酶对HCV病毒均有切割活性,随着Mg^2浓度的增加,DRz3的切割活性增强,结论特异性脱氧核酶可有效切割HCV RNA 5'NCR的RNA,且切割效率与Mg^2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院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的病原菌的分布、病区分布和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情况,为临床不同科室合理、及时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各科室患者清洁中段尿尿培养阳性的252例标本,共分离出270株病原菌,分析这些病原菌菌种、药敏及耐药性情况,同时分析其病区分布情况。结果:270株泌尿系感染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计202株(74.81%),尤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共121株(44.8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4株(8.89%)、铜绿假单胞菌10株(3.70%)、产酸克雷伯菌9株(3.33%);在革兰阳性菌中以屎肠球菌最为多见,共20株(7.41%),其次为草绿色链球菌12株(4.44%)、粪肠球菌10株(3.70%);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共28株,占所有杆菌的13.86%。产ESBLs的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10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美罗培南耐药的杆菌共有8株,占所有202株杆菌的3.96%。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5%。不同科室间病原菌有所不同,ICU科患者屎肠球菌感染排第1位,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干部病房患者屎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率相同,其他主要科室以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以杆菌为主,但球菌所致的尿感应引起重视。细菌对多种药物有一定耐药性,不同临床科室泌尿系统感染的优势致病菌有所不同,提示对不同患者应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消水汤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消水汤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脾虚湿困证的,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方法61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腹水,中医辨证为脾虚湿困证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消水汤口服结合顺铂局部腹腔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顺铂局部腹腔灌注治疗,治疗时间2个月。观察癌性腹水改善情况、治疗后生存期、生存质量、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研究对小鼠模型分组治疗,观察腹水消退情况及生存期。结果 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近期总有效率为42.4%,单纯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抽取腹水时间间隔分别为(17.95±9.63)天和(10.87±7.7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33.3%和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尤以乏力、腹胀、恶心呕吐改善明显.安全性检测结果表明,消水汤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服用安全:动物实验表明:在接种两种瘤株的小鼠腹水模型中,治疗组在腹水减少和生存期延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水汤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脾虚湿困证可收到满意的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得到实验证实;且能够改善中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肝癌腹水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